也許應該讓朝鮮美國再打一仗?

@ 2016-03-05

也許應該讓朝鮮美國再打一仗?

安理會全票通過制裁朝鮮決議

中美兩國終於在嚴厲制裁朝鮮的問題上達成一致,這這件事的直接影響之一,可能是讓全世界鬆了一口氣,以為一場新的朝鮮大戰就此大概得以消弭。

從避免戰爭與殺戮的角度看,這的確是好事。但從另外的角度看,這又是相當麻煩的事情。因為中美兩國都說了,兩國不接受朝鮮核國家的地位,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所以,制裁不是目的,目的是徹底搞掉朝鮮的核武器。

究竟怎樣才能搞掉朝鮮的核武器呢?

就目前的情況看,制裁差不多就是唯一的手段了。中國主張在制裁之後還應重啟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把朝鮮棄核與簽署和平協議聯繫起來進行。但這樣的說法並未得到美國的同意,也沒有得到韓國的同意,況且美韓等國認為六方會談基本沒用,或者根本也沒想讓這個破玩意起作用。這樣一來,接下來的問題就相當棘手:一方面是朝鮮執意擁核,一方面是中美日韓一定要朝鮮去核,雙方嚴重頂牛。如果即將施行的空前嚴厲的制裁仍然不管用,六方會談或者談不起來,或者談起來也沒有用,那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出現這等尷尬情形的可能性相當大。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朝核問題就還要麻煩連連,中國就還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中美之間就還要因為朝核問題既朝鮮問題出現嚴重的「分歧」,影響中美關係的大局。這樣一來,問題就相當嚴重了。難道就沒有一勞永逸解決這個麻煩的辦法嗎?

據此,有關朝核問題不妨換個思路,中國也許應該鼓勵、支持美國直接使用武力,再戰朝鮮,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金正恩只會給中國製造麻煩

提出這樣的思路是有理由根據的。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都有很多「專家」、「學者」赤膊上陣,利用各種輿論與媒體大肆鼓譟,痛說朝鮮是多麼地一意孤行、肆無忌彈,不把中國放在眼裡;大講朝鮮忘恩負義,給中國帶來了多麼嚴重的麻煩,給中國的國家利益造成嚴重的傷害;歷陳現如今朝鮮非但不是中國的戰略屏障,反而是中國巨大的戰略威脅,朝鮮的核武器也是用來威脅中國的,朝鮮的核泄漏可能會讓東三省永久荒蕪;高叫讓美國占領朝鮮,讓韓國統一朝鮮對中國意義多大多重要,將給中國帶來多少便宜,等等。更重要的是,這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們的鼓譟,官方對此似乎也相當程度的認可了。不要以為這是小問題,這是有關朝鮮在中國國家利益中的定位、定性的大問題。如果這樣給朝鮮做戰略定性,那麼朝鮮就非但不是中國的戰略盟國,甚至連「夥伴」都不是,誰都知道,當今中國各種戰略夥伴滿天飛,連菲律賓都曾經是中國的戰略夥伴,日本也是,而且好像還冠以「全面」之類,以此比較,那就意味朝鮮對於中國的關係,比之日本、菲律賓還不如,還更惡劣。這樣的定位,等於是在思想理論上已經判定朝鮮的「死刑」了。

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更是早已宣判朝鮮的死刑。在美國的思想輿論與戰略定位下,朝鮮已經被妖魔化了,是獨裁的政權,是邪惡軸心,是人類的公敵。所以,不要說什麼朝鮮的核國家地位,美國連朝鮮的國家地位都不承認,絕不同朝鮮討論簽訂什麼和平協議之類,這就是說,對於朝鮮,美國只有戰爭與停戰兩種狀態,彼此之間沒有和平,美國是不僅僅要解決什麼朝核問題,而是要把朝鮮也一併徹底解決。

或許應該讓美國朝鮮打場有限度的戰爭?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今中國大量的「愛美國者」,為了自己的精神祖國,他們都一直奮勇戰鬥、奮勇爭先,在中國製造了聲勢浩大的反朝、棄朝聲浪,儼然形成一股巨大的「民意」,給政府給地政策造成巨大的壓力,以至於許多官方報紙及官方智庫都公開大聲呼籲,中國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必須充分考慮這樣的「民意」。

F-22部署韓國

另一種可能就是美國沒有取勝。或者朝鮮半島陷入長期的戰爭膠著狀態,或者美國的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美國再戰朝鮮,可能採取「外科手術」式行動,摘除朝鮮的核武器;也可能採取「斬首」行動,幹掉朝鮮元首及其政權。如果上述這樣的軍事行動失敗了,但失敗了也沒什麼,失敗乃成功之母,下次再來;如果因此陷入長期的大規模戰爭,那也很好。須知,美國是需要戰爭的,戰爭對美國的意義很大,對美國的發展與霸權的領導至關重要。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就是這樣,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冷戰後這兩場戰爭對於美國的重大影響。既然這樣,何不鼓勵支持美國在朝鮮再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呢?如果美國能再戰朝鮮,再戰伊拉克、再戰阿富汗,在敘利亞也投入地面部隊進行大規模戰爭,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中國完全可以隔岸觀火,在一邊悠閒自得地欣賞美國大軍大打出手、大展雄風,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遺憾的是,中國這次好像著實被美國的戰爭威脅嚇著了,因此不得不以同意嚴厲制裁換取美國不動武。而美國則又玩了一把戰略上的空城計。此次美國裝腔作勢的一副摸樣,與當年歐洲中導問題上對蘇聯的把戲別無二致。當年,美國以將要部署潘興--Ⅱ式相威脅,換取蘇聯銷毀大量已經部署到位的SS--20,並以此為突破口,開啟了前蘇聯走向崩潰的進程。在此次朝核危機上也是這樣,美國拉開十足的架子:一要動武,調動了什麼特戰部隊、F--22隱形飛機之類;二要部署「薩德」。然後大張旗鼓地炒作這兩個「要」,結果要來了中國同意嚴厲制裁朝鮮。中國這樣做,也許並不會贏得美國的青睞與讚許,說不定還讓美國內心鄙視。韓國對中國恐怕也是這樣。這又是何必呢?

現在,美國在朝鮮半島又一次玩弄了「不戰不和」的把戲。「不戰」就是一番裝腔作勢之後並未真打,威懾而已;「不和」就是絕不同朝鮮談和平,只談「去核」,別的一概免談。這樣一種階段性結局對中國真的沒什麼意思。美國未見得領情,韓國未見得領情,朝鮮也未見得領情,甚至連國內那些普世人士,對此都未見得領情,對此,用一句民間俗話來形容,就是「抱著磨杆放屁,轉圈丟人」。更嚴重的是,今後的麻煩還要更大,美國還將用朝鮮及朝核問題繼續敲打中國、脅迫中國,連同在南海、東海問題上的敲打壓迫,中國的日子今後也許還要更難受。

基於這樣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因,筆者以為,中國政府就不必拘泥於不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的底線了,不妨放手讓美國在朝鮮半島再打一仗,來一個再戰朝鮮。

拘泥於不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繼續維持朝鮮半島的現狀,朝鮮繼續存在,則很多有影響的中國「公知」會繼續鼓譟,說中國背上了朝鮮這個包袱,繼續為朝鮮這個麻煩所困擾,繼續被朝鮮所綁架、所威脅;拘泥於不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中國政府可能自認為是保護了朝鮮,讓朝鮮躲過一場戰爭的劫難,但朝鮮卻很大可能並不領情,因為中國畢竟與美國一起空前嚴厲地制裁了朝鮮,可以肯定地說,這相當得罪朝鮮,一方面保護了人家,一方面又得罪了人家,干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又是何苦呢?

如果放手讓美國再戰朝鮮,結果無非是兩種:

一種可能是美國取得勝利。如果是這種可能性成為現實,結果要麼朝鮮無核,要麼南北統一。這樣中國就沒有麻煩了,沒有包袱了,沒有威脅了,中美兩國在戰略上離的更近了,從此少了一個重大分歧,更可「良性互動、密切合作」,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幹掉朝鮮,消滅一個獨裁政權、邪惡軸心,也必將極大地激發中國國內一些人「融入」美國、與美國「一體化」的熱情、勇氣與鬥志,極大地鼓勵「救美國就是就中國」的勢力,這又是多麼可喜可賀的事情啊!

王洪光:中國在朝鮮半島已仁至義盡

資料圖:王洪光中將。

中國在朝鮮半島已經仁至義盡——王洪光

近期,朝鮮違反聯合國決議,連續進行核試和衛星(飛彈)發射。在聯合國還未作出反應前,美國派出B-52戰略轟炸機飛臨朝鮮半島,F-22隱形戰機進駐日本,特種部隊和炮兵、防空兵部隊進駐半島;據日媒稱,另一艘航母正向朝鮮半島駛來;美韓新一輪聯合軍演正在加緊準備中。韓國撤出開城工業園區人員(同時朝鮮驅逐韓方人員),美韓正在協商在半島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一時黑雲壓城,風雨欲來,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有關各方外交活動也在緊張進行中。中國外長王毅在不同場合重申和強調了中方的立場:一是中國堅決反對朝鮮擁核,反對核試和衛星(飛彈)發射;二是強調朝鮮半島穩定,反對使用武力,反對在半島生事生亂;三是有關各方應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升級軍事活動和緊張局勢;四是中國的安全利益不容損害,反對在半島部署「薩德」系統。中國的立場和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朝鮮和美韓是朝鮮半島的當事國,中國在其間的影響和作用是有限的,甚至躺著也從兩面中槍。中國反對朝鮮擁核和衛星(飛彈)發射的立場是一貫的,並積極做朝鮮的工作。但朝鮮聽勸嗎?先是牡丹峰樂團罷演,後又在中國歡慶元旦春節期間,進行了第4次核爆;中國派出特使武大偉勸阻朝鮮發射衛星(飛彈),武前腳從朝鮮回國,朝後腳就發射衛星(飛彈)。這些舉動絲毫不給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面子,不僅打了美國的臉,也打了中國的臉。中國對朝鮮的工作,已經仁至義盡了。

中國對朝鮮半島已仁至義盡

中美兩國外長會談,中國同意美國在聯合國提出對朝鮮加強制裁,讓朝鮮「付出必要代價」。但中國的意圖,不是使朝鮮經濟運行和民生受到重大損害,逼迫朝鮮政權垮台,在朝鮮半島生事生亂,影響到中國的安全。美國可以不考慮,但中國不能不考慮。美國、韓國也不聽中國的,韓國領導人還責備中國。美國、韓國加強軍事力量,加緊軍事活動,放任半島緊張局勢升級。中國不讓美韓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美韓並不聽中國的,用所謂的「縮短探測距離」版「薩德」反導系統敷衍中國。看來,部署「薩德」是勢在必行了。中國對美韓的工作也是仁至義盡了。

朝鮮的擁核對於朝鮮和美韓雙方來說,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朝鮮用核武自保,是其應對美國巨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做出的戰略對策,儘管這一對策是錯誤的,會把自己引向更深重的險境。美國從小布希以來,不願與朝鮮坐下來談去核問題,而一味施以重壓,有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正如王毅外長所言「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和西方世界轉移視線,試圖把朝鮮擁核的主要責任推到中國身上,是毫無道理的,是霸權邏輯。解鈴還須繫鈴人,朝鮮的最終去核,只有美國有這個能力,其餘各方都無能為力,包括中國。

鑒於中國對朝鮮和美韓雙方都已仁至義盡,下一步雙方如何博弈,中國無能為力,只能拭目以待。無論半島形勢如何發展,中國當前都要強調中國的安全利益不能受到損害。當前面對的就是「薩德」系統部署問題。在美韓不顧中國反對,執意要部署的情況下,我國要事先聲明,為了應對「薩德」對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削弱,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以減少這種損害。在我境內東北和其他適合地區,部署反雷達干擾設施,只要檢測到「薩德」雷達信號,立即實施反雷達干擾和壓制。由於「薩德」信號強大,相應的我反雷達干擾信號也必須強大,如果因此影響了半島甚至東北亞地區民用、軍用無線電使用,包括民航、艦船和其他無線電通信、導航、定位等功能,責任不在中方,美國、韓國要負全部責任。

若真開戰!朝鮮半島的勝負掌握在中國手中

金正恩一而再的給中國製造麻煩

與朝鮮的戰爭是否開打,規模升級到什麼程度這決定權在我們。如果擔心同朝鮮開戰,那麼當年抗美援朝怎麼就不擔心與美國打一仗的後果?

現在不徹底解決朝鮮核問題,以後後患無窮,到時我們面臨的是美日韓三方的東北亞小北約的戰略空間擠壓,和朝鮮發生一次小規模的戰爭衝突遠比同美日韓三個強敵發生戰爭強的多划算的多!

徹底解決朝鮮的核問題,風險是大,但收益更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從古到今,沒有一個大國崛起沒有發生戰爭的,以前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區別就是發生戰爭的規模和多少。

我們提出和平崛起那是說給別人聽的,別把自己忽悠了!金三胖這樣一而再再二三的破壞我們的戰略規劃,從現實結果看更像是美國的幫手,這種負資產我們還有啥割捨不掉的?

金三胖的所作所為真正體現了很多小國做事的狹隘眼光,從戰術上看很成功,但戰略上看金三胖這是徹底把其金家王朝在中國的信譽資產打的粉碎,中國政府將來不會對金三胖抱有任何期待,任何信任。

美國是不會徹底解決朝鮮核問題的,解決了怎麼捆綁韓國日本,朝鮮有核危機美國的美日韓東北亞小北約就越牢固,到時我們在第一島鏈面臨強大的壓力,會浪費我們極大的軍費開支加強東北亞的軍事力量,也會極大消耗我們的政治外交資源,這些遠遠超出薩德反導系統本身的軍事意義!

朝鮮製造戰爭恐懼是為了轉嫁國內矛盾

巧合的是前天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環球日報的「摧毀朝鮮核能力是否系中方立場」,既沒肯定更沒有否定,這裡面大家沒覺得很微妙嗎?

兄弟的情緒有點大,恨朝鮮恨的咬牙根,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前面說過很多次了,朝鮮搞核炸和洲際彈道飛彈,主要是內政的需要,這個事兒很不容易理解,但是說轉移矛盾就好理解了。

朝鮮搞的就是用製造戰爭恐懼的辦法轉移國內矛盾,至少是轉移人民的注意力,這是朝鮮的既定方針,是國家定的戰略。

而美韓呢,也是反過來利用朝鮮的這個策略,不斷激化矛盾,目的是讓朝鮮不斷被各方制裁,最終一點點削弱朝鮮的實力,導致朝鮮的崩潰,進而政權崩潰。

所以,朝鮮和美韓的底線都不是真打,我們從幾次擦槍走火上就看出來了,擦槍走火是戰爭的機會,雙方卻都沒有去利用和把握,說明雙方都不準備真打,要打早就打起來了。

人心隔肚皮,雖然我們對它們雙方的花花腸子,也就是政策底線是什麼不知道,但是毛主席說過,透過現象看本質,雙方表現出來的現象就說明了本質是什麼。

美韓不斷的恫嚇朝鮮是真,但是最後時刻總會收手,而朝鮮的反彈又極大,動作粗糙激烈,給制裁造成口實,這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發展下去朝鮮其實是受害者,但是卻是不值得同情的受害者,因為美韓和朝鮮的把戲中國看的清清楚楚,中國的政策是靜觀其變,把握戰略的主動權。

戰爭的最後一擊是中國發出

什麼是主動權?歷史已經做了回答,單就半島來說,就是戰爭勝負的最後一擊,一定是中國出手!

但是,中國什麼時候出手,只要不打起來,永遠是個迷。

如果中朝內定中國出手的時間,一定會害了朝鮮,但是只要中朝沒有內定中國出手的時間,朝鮮對戰爭的結局還是清楚的,那就是打來打去朝鮮還是會輸掉戰爭,政權就更是談不上維持了。

按照這個邏輯,中朝關係越壞,朝鮮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中國也敢於參與制裁和斥責朝鮮。

但是,中國總是在制裁中留一個尾巴,就是供給糧食和燃料以維持朝鮮的基本生存,所以,美國才會用打中國嘴巴來形容中國對朝鮮的這個政策,就是說中國是假招子。

這套極其複雜的博弈,最終受害的是朝鮮,因為朝鮮發展不起來,而當今世界是以發展為主流的,你不發展就只有落後甚至挨打。

所以,兄弟說的中國出手端掉朝鮮和核設施,根本是一句氣話,半島形勢如何發展,中國心裡有數,反正下下策是中國最後出手,而之前是讓他們先打。而他們又都不想打,都在玩陰謀詭計,我們就沒有必要急著揍誰了。

這套爾虞我詐的制衡策略,中國幾千年前就玩過,加上我們現在有實力,我們怎麼玩都是贏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