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各種媒體焦點聚焦中國,而中國公布的軍費開支數量增長之快,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按照公布的數據,我國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886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014年中國軍費預算約為8082億元。而根據剛剛公布的2016年中國軍費增長7.6%達到9540億元人民幣(1460億美元),系6年來漲幅最低。去年中國軍費增長率為10.1%。中國國防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有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許多人不禁會問,這麼多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三部分組成,就是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當然也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運輸和儲存費用。由於今年的中國軍費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0億美元。所以就有中國的部分鄰國擔心中方大規模提高軍費會導致地區不穩定。而中國軍費的增長只是中國國防開支的正常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國防支出確實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就是因為起點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增長幅度過大的原因。
遼寧號航母訓練www.miercn.com 愛國交流理性平台
首先,我們國家面臨著軍事變革;軍隊中大量老舊的武器需要淘汰退役,換更新的裝備,這是軍費一個重要的支出,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自己頂級裝備的。
裝備採購費不便宜
中國陸戰裝備和空軍裝備的費用也是異常驚人的,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300億元。而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而如果給一個裝甲師全面換裝則大約需要200億元,現代戰爭武器的花費之高可見一斑。武器裝備使用的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則更加龐大。
米爾軍事論壇 bbs.miercn.com
中國99A坦克
然而現代高技術裝備的價格是驚人。目前,中國海軍建造的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例如一艘054A型飛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C型飛彈驅逐艦為5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則高達7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現役和在建的大型主力艦艇計算,30艘054A、18艘052C/D的總採購費用就超過千億元,這只是裸船的價格。
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7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飛彈驅逐艦或055型飛彈驅逐艦,4艘054A飛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8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800億元。那麼還有那些武器中國軍費重點投入的項目呢?
國產航母呼之欲出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搞軍事變革,隨著日本准航母加賀號的服役,東北亞航母競賽已經展開。而
中國國產航母建造進度大大提高,近日有網友上傳了疑似在建國產航母照片,顯示正在安裝後部最大分段。這說明國產航母甲板模塊建造工作徹底完成!
這一段時間,關於中國正在建造的二艘航母(大連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上海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網上。外媒包括軍迷都比較關注中國將要建造幾艘航母。很多觀點認為根據中國海軍未來的全球任務,按照三三原則的基本規律,在未來發展可能允許的條件下,中國應該至少擁有3艘中大型超級航母。如果考慮兩個戰略方面: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話,中國就應該擁有6-8艘航母。這樣在戰時就可以保證每個方向至少有一艘中國航母。轉自米爾軍情網 http://www.miercn.com
國產航母照片顯示,目前該艦的機庫、艦艏、艦艉等主要部分的分段均已安裝上艦
中國航母未來在太平洋、印度洋都會有任務,航母基地假設設置4個,這麼算來就是至少4-6艘。這樣算來每個戰略方向都始終能保持有1艘航母執勤狀態。中國未來對航母、兩棲艦的需求將越來越多。俄羅斯媒體認為中國未來超級核動力航母艦載航空兵能在一天之內摧毀10個艦艇編隊,包括飛彈艦艇編隊,反擊敵方1個中隊到1個大隊的戰術航空兵的2-3波次打擊。就算是常規動力的遼寧號航母,其艦載航空兵每天能以規定效能毀傷最少3-4個,最多8-10個目標。
中國火箭軍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中國正在持續壯大發展自己的戰略飛彈家族,那現在作為對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研製計劃的回應,中國軍隊的核遏制武庫中出現了一種能夠攜帶更多分飛彈頭的飛彈-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西方媒體稱,東風-41的最大射程為10000至14000公里,可攜帶10個主動制導分彈頭,配有假目標和用於突破反導系統,甚至連美國的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一旦這種洲際彈道飛彈裝備解放軍二炮部隊,將會明顯改變中美戰略核力量的對比。
同時網上剛剛曝光了疑似中國東風-5B洲際飛彈地井坑道發射畫面。這也說明了中國洲際飛彈部隊而通過長時間的戰備值班經驗摸索,對液體洲際飛彈的儲運技術也 有改進。使得地井部署的液體燃料戰略飛彈也能通過預先加註燃料具備一定的快速反應作戰能力。這也令美軍不解因為東風-5B洲際飛彈開始正式戰略值班。
同時根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近期對東風洲際飛彈也進行多彈頭升級,這將進一步提升對敵大城市的打擊能力。這將使得東風系列洲際飛彈其能在未來和打擊 精度更高,適合打擊美國。中國正處於研製現代化彈道飛彈的時期,這些飛彈的研製將大大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這一現代化研製計劃將通過增加核彈頭的數量來增加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同時,也增強中國火箭軍的作戰能力。
蘇霍伊幫大忙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正式簽署了供應24架蘇-35戰機的軍售合同,兩國的軍事合作再一次上了頂峰!這次蘇-35戰機交易高達23億美元。與當年引進俄羅斯蘇-27戰鬥機不同,中俄談判如此漫長,重點便是是在蘇-35戰機各個子系統的技術轉讓上的爭執。而在引進蘇-27的時代,俄羅斯還有智慧財產權的意思,中國的市場經濟也不完善,雙方對智慧財產權的意識還很朦朧,因此並未為此消耗大量的時間。
蘇-35戰機
中俄關於蘇35軍售談判的過程極為復 雜。因為它中國購買蘇-35的合同包含了蘇-35的發動機配套、火控及外掛武器名錄、機載雷達等。事實上早在中俄蘇35合同達成前,很多俄羅斯媒體分析中國購買蘇-3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117S矢量發動機的技術。蘇-35戰鬥機採用更加強大的AL-41F1S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有個更廣為人知產品編號----117S。其在試飛中就發現蘇-35戰機具備有限程度的超音速巡航能力。AL-41F1S由土星聯合體開發(留里卡-土星設計局與雷賓斯克發動機廠合併而成)。目前由烏法發動機廠聯合生產。
中國空軍引進117S發動機還有助於我國第四代戰機殲20的研發。隨著殲-20已進入開始大規模量產,但是為殲-20研製的渦扇-15數量發動機進度明顯落後,而目前殲-20在試飛中配備的AL-31FN-M3發動機性能仍然不足,中國四代戰機定型急需可靠的發動機。而殲-20隱身戰鬥機只能以目前的A狀態服役。
(中國新一代殲-20戰鬥機)
所以未來殲20量產機目前還是會採用俄制發動機進行服役,等俄羅斯117S發動機到貨時進行小批量試驗改裝,學習俄制發動機技術後,在進入B狀態,這樣不至於使殲20戰機的服役進程放慢。中國花巨資購買的俄制117S發動機,將勢必加速我空軍現代化。
這以上都是武器採購的例子,但可以說明我們軍隊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性。軍費是漲了,可我們起點低,我們國家的國土廣,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海洋利益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事情,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我們國家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