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代世界海軍裝備發展的風潮,兩棲艦艇無疑是一大熱門,而兩棲攻擊艦更是以優良的戰術靈活性和強大的投送能力備受各國海軍青睞。自中國海軍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以後,中國何時開工建造直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就一直是媒體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中國將建造大型兩棲作戰平台的傳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證實。國產「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的模型照片的出現也進步一佐證了這一消息。
中國未來大型兩棲艦方案
從外形上看,075型兩棲攻擊艦採用直通甲板設計,具有4個直升機起降點,1台升降機,在機庫下還設置有巨大的塢艙,可以搭載一定數量的國產氣墊船。
該型兩棲攻擊艦沒有配備進攻性武器,可以說其防禦和攻擊的任務很可能由未來搭載的戰機來完成。未來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噸位應該在4萬噸級左右,兩棲登陸作戰奪島維權應該是其主要任務,在沒有航母參戰的情況下也可擔當不同海上編隊的聯合作戰指揮艦,還能承擔各種維和、護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如果中國裝備了4萬噸兩棲攻擊艦,則就有了足夠大的平台去搭載固定翼飛機而不僅僅是運輸直升機。只有裝備了可進行對空、對海、對陸作戰的固定翼飛機,這樣的大型戰艦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現在可以在海上打擊平台上垂直起降的戰機似乎已經出爐。
網傳殲-18戰鬥機
最近一直有傳聞,中國仿照美國在研發一種可垂直起降的戰機殲-18,如今官媒的報道似乎驗證了此前的傳聞,中航工業成發與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項目,已經舉行簽約儀式。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飛機推進系統項目(簡稱「短垂項目」)是針對提高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填補該類作戰武器裝備空白而進行的探索項目。這是迄今為止來自中國官方的最權威的報道。
此前有報道說,中國軍方高層對殲-15簡單的滑躍起飛不太滿意,認為無論航程還是載彈量都大大受限,轉而開發第四代垂直起降戰機殲-18。殲-18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如果屬實,那麼殲-18就是中國第二款固定翼艦載機。據說,殲-18擁有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作戰性能對今天的飛行器有明顯的優勢。
航母與兩棲艦組成的特混艦隊
殲-18的出現就會大大緩解航母的壓力,航母上的殲-15既要執行編隊的防空任務也要執行對海攻擊的任務,而由於採取滑躍起飛,攜帶反艦飛彈之後相應就不能攜帶更多的油料,航程大大收到限制。殲-18完全可以去執行反艦作戰任務,而讓空中優勢明顯的重型艦載機殲-15騰出手來專門去對付敵方的飛機,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航母戰鬥群可以不受來自空中的威脅。
075兩棲艦與殲-18的搭配不僅能獨立完成兩棲作戰任務,還能在艦隊決戰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航母的最佳「搭檔」。短時間內中國不可能像美國一樣擁有數量龐大的航母戰鬥群,發展這種可攜帶固定翼戰機的大型兩棲艦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後記】目前除了美國外,其他國家建造的兩棲攻擊艦噸位多為2萬噸左右,如法國「西北風」級、英國「海洋」級、韓國「獨島」級等,而日本「出雲」級直升機母艦。而最新的「美國」級兩棲艦排水量已經達到了5萬噸,跟中型航母處於同一水平。但是,中國的海上維權任務要比任何一個大國都要緊迫,並且中國的對手中也都具備一定的海上作戰能力,中國要想順利奪下被侵占的島嶼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海空力量,因此大型化的兩棲戰艦才是中國的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