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首相接受了鳳凰衛視的專訪,據說這是他第二次當選首相以來首次接受華文媒體的專訪。鳳凰衛視、鳳凰網,在第一時間對這次採訪進行了全程報道,安倍首相強調,日本誓言不再戰;自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之間建立了開誠布公的個人關係。
鳳凰衛視播放了採訪過程,鳳凰網對此進行了文字追蹤並歸納,同時還針對播出節目組織了民意調查,網民對此之積極回應超出想像。鳳凰網組織的"民調" 共設三大問:一、對於安倍說不再戰如何看?二、安倍是否在日本投降70周年之際進行深刻歷史反省?三、改善中日關係的障礙何在?
筆者粗略地看了一下統計結果,對於第一及第二個設問,百分之八十強的中國網民不相信安倍首相所言。鳳凰衛視將這次"終於採訪到首相"的專訪歸結為: 安倍首相的發言"釋放了善意"!?但是,中國老百姓對他"釋放善意"並不買帳,日本首相安倍自己應該最清楚其中原委,他聲稱說的是真話,但中國人沒有人相 信。
五一黃金周大量中國遊客赴日本旅遊,不少人在日本採購"馬桶蓋",中國輿論為此一分為二,支持者認為日本"馬桶蓋"物有所值,評價很高;反對者主張 安倍首相處處、事事與中國為敵,在這樣的時刻,中國人不應該也沒必要買日本的"馬桶蓋",將"馬桶蓋"這一單一消費品上升到政治高度。相比較而言,中國老 百姓對日本"馬桶蓋"至少都打了50分,可中國老百姓對安倍首相這樣的日本政治家的信任度,竟然還不如"馬桶蓋",中國網友對安倍首相發言的打分豈止"不 及格",他的信用度接近零分。
筆者曾於2015年4月22日在鳳凰網上發表了名為"在美國'失信'的日本首相'短命'"的博文,當時安倍晉三首相為自己能在美國國會演講 "意氣風發",可他人還在美國,返回日本前就開始蔫了(日文是:變小了),他回國後"揚鞭催馬"般要求日本國會迅速審議並通過相關法案,如今審議卻遭到內 外的雙重"夾擊"。
自民黨大佬對他追隨美國,要往海外派兵不滿,反對黨不滿,國會外的日本民眾也不滿。如今資訊發達,世界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瞬間都會進入千家萬戶的 電腦,個人手機的螢幕上。綜合各方面有關日本的信息,安倍首相如今多少有點"自行車將傾拚命蹬"的架勢,他要設法挽回頹勢。如今,日本老百姓首先認為安倍 首相"言而無信"。比如,安倍首相申辦奧運時說已完全控制好了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廢水,可實際卻是將廢水排入了大海。
安倍首相說自從實施了貨幣寬鬆的"安倍經濟學"之後,日本經濟好轉,老百姓普遍感覺日子好過了,可日本的民意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的日本民眾都不認 可,都說自己對經濟好轉沒有任何實際感受。安倍說的與老百姓回答的相左,總不可能百分之九十的日本民眾的錯;安倍晉三首相一個人對。安倍首相口口聲說要推 動"積極的和平主義",在東海實施"專守防衛",可如今日本不單要"守"東海,還要"守"中國的南海,進而追隨美國的全球軍事行動,"守"印度洋、紅海、 地中海。
其次,日本稱美國是自己的鐵桿盟友,但如今美國覺得安倍晉三首相不可信。日本對美國以及《安保條約》的要求,簡明地說就是:打日本=打美國;打美國 ≠打日本。但美國對此不答應,認為這樣"unfair"(不公平),安倍為此專程到美國國會發表講話,他要讓美國國會議員放心,他保證通過他的努力,要在 日本通過一系列立法,讓"不等式"變成"等式"。
可安倍首相人在美國還沒回日本,日本國內就開始批評他對美承諾過多。如今國會開始了一系列相關立法的審議,但如今法案審理受阻,為此國會專門延長了 會期,據說要在8月底前出結果,而9月又面臨自民黨總裁的大選。如今的局面是:安倍首相要竭盡全力推動通過,但否能通過依然是一個未知數。恰在此時,美國 出現了"信安倍還是信日本民眾"的聲音。
再次,中國人不相信日本首相。上自領導層,下至一般民眾,中國人普遍質疑日本首相的言行。半年前安倍晉三首相在世界各個場合抹黑中國,抹黑中國領導人,誣陷中國是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可現在他卻說跟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之間建立了開誠布公的新型關係。
一方面多次寫親筆信,不斷在各種國際場合求見;另一方面在中國沒有參加的G7上抹黑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煽風點火。如此失信於本國民眾,失信於自己盟友美國,失信於日本對手中國,這樣的日本領導人在內外交困之時接受中國媒體專訪,
只會讓大多數人進一步想:安倍首相欲對日本國內欺騙以加速新法案審議通過;對外想糊弄中國,讓美國扮演惡人,日本裝好人,將日本扛美國出來抗中國之 實掩蓋。這次採訪中的一個重要問答就是:"中日友好幾千年"。在戰後日本歷屆領導人中,像安倍晉三首相這樣精力超人,要"畢齊功於一役"的領導人罕見。
安倍晉三自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到處炫耀其作為日本首相的領導能力、執行能力,他要同時玩轉三個大國,想北邊解決與俄羅斯的"北方四島"問題,南邊解決琉球、中國的釣魚島問題,還有南、北韓問題,日本國內重振日本經濟問題。
既要抹平俄羅斯,又想取悅美國,還想讓中國信服,在日語中有一個詞專門定位這樣的人物及行為,叫"八方美人"。安倍晉三首相想當"八方美人",可他靠的卻是他的一張嘴。動嘴皮子當"八方美人"的背後,是"強化日美同盟"。
以前歷屆日本首相,僅一個問題都因為日本想按日本的意志完成,因此碰得頭破血流,遑論安倍晉三想"畢齊功於一役"了。今年9月份預計舉行自民黨總裁 大選,它決定了首相的去留,而彼時的結果取決於當下的"政績",還有就是8月6日、8月15日,日本首相言行之後的國內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