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在騎行的過程中都有屁股不適的體驗。接觸坐墊的部位有時會不適或者疼痛。幸好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避免或減輕的。
第一步:仔細地感受:如果你的下背部開始出現僵硬的感覺,那麼就不能忽視坐墊給你帶來的傷害了。如果認為這只是一個過程,慢慢練出「鐵屁功」就會適應的,那麼就大錯特錯了,不顧你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而繼續的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二步:把屁股從坐墊抬起來:即使不爬坡,每10-15分鐘站起來離開坐墊也會幫助你的血液順暢流通。
第三步:檢查坐墊的位置:仔細而正確地調教車輛,特別是合適坐墊的高度往往產生明顯的乘騎感覺改善,也可以防止你在坐墊上東扭西歪。
第四步:穿上合適的服裝:根據我的體會,一條合體的帶有護墊的騎行褲會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用一點護膚霜可以進一步的減少摩擦從而起到明顯的保護作用。
第五步:保持個人衛生:保持個人衛生可以防止各種細菌感染的發生。每次都應該穿洗乾淨的騎行褲,而且當汗水把騎行褲浸濕的時候避免到處亂坐。有些護膚霜本身就含有抗菌成分比如:各種草藥的提取物。
第六步:選好坐墊:每個人的臀形不盡相同,也沒有一個坐墊能適合所有人。不要傻乎乎的認為那種又大又肥的坐墊最適合屁股,有時候那些瘦小細長的非常輕薄的坐墊反而更舒服。雖然隨著時間推移,坐久了的坐墊也會慢慢的開始發生變形從而適合你的臀形,但這恰恰是因為它原先不適合你的屁股,也是造成後背和腰骶部疼痛的元兇。
小常識:什麼是坐墊引起的疼痛?
任何不適都是你身體對你的警告,告訴你,哪裡不對頭了,馬上就要演變成明顯的疼痛和傷害了,坐墊引起的疼痛就是這樣。
坐骨結節是「坐」這個姿勢的主要承力部位,在騎行中承擔了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而會陰部(從生殖器到肛門中間的部位)是主要發生疼痛的位置。
皮膚破損:經常是在大腿內側的部位,持續的摩擦坐墊兩側邊緣產生了皮膚破損,非常痛處,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發生此處的皮損。
毛囊炎和癤:毛囊炎是汗毛囊發炎,癤是則是其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毛囊炎往往並不怎麼痛,而且自己也會好的,但是癤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就會非常疼痛,病程很長,使你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騎車。
皮膚潰爛:即使是細小的皮膚損傷護理不當的話也可能潰爛。當表皮破損後,細菌就可以侵入真皮層,並在那裡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滋生繁殖,如果不及時治療潰爛會逐步擴大發展成嚴重的皮膚感染。
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疼痛?
壓迫:坐在坐墊上的時候,身體重量壓在坐墊細小的面積上,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強,壓迫到毛細血管,影響了血液循環。
剪切力和摩擦:蹬踏的時候導致人體在坐墊上發生輕微的左右搖擺,摩擦坐墊邊緣,產生摩擦,摩擦生熱,不久就導致疼痛和皮膚損傷。和坐墊摩擦產生的剪切力結合壓迫的作用進一步加重了血液循環障礙。
濕氣:汗水帶來的潮濕更加加重了剪切力的作用。
溫度:當騎行的時候,皮膚溫度,特別是會陰部的溫度會明顯上升。溫度上升加快了皮膚的新陳代謝,在壓迫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血液循環又發生障礙,此時皮膚因為不能得到充足的養分而開始壞死。
由於以上所說的四個主要原因,你身體和坐墊接觸部分的皮膚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而導致疼痛、組織壞死,潰爛。而且像皮膚這種結締組織因為自我修復能力較差而更容易發生潰爛。
在長時間的騎行之後,這些部位的皮膚會發紅發燙,這種情況一般在過一夜之後就會恢復的。但是也提示你要控制好騎行的頻率,特別是在騎行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來防止這些情況 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