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做缸,但我有一些養魚保貴小經驗分享
由於地方落後原因,所在城市並沒有能做底濾缸的店,幾家玻璃店最多就給你粘個上濾缸,還只是普通玻璃,而我自己,對做缸方面更是一竅不通,所以也不能對商家進行任何指導,因此我自己開車到廣州定了一個,期間自己經歷了不少狀況,下面會說出來,龍巔有很多diy高人,如果能順便幫我釋疑一下就最好不過,內容可能會有一點偏題,只求能給跟我一樣什麼都不懂的小白們提供一些小幫助,內容可能有點亂,請諒解。
魚缸當時做好後由於自己出差,所以在廠家那裡放了一個月,所以漏水這個問題就跳過了,廠家已測試,如果是新做好是不能馬上加水的,膠水未乾。
找車拉回小區,遇到了第一個問題,差點就進不去門,所以除非在家裡粘缸,否則尺寸要把握好,我住19樓的,如果進不去就等於完蛋了。
成功進家後,擺好魚缸,這裡往回說一下。在魚缸沒回來的那段時間就可以先把各種雜項備好,水泵,氧氣泵,發熱棒,濾材,各種棉,燈具,造浪泵,插座,濾材等,特別是水泵氣泵發熱棒,一定要先計算清楚或了解清楚,一步到位。
不要像我傻不拉唧的水泵換了3個,氣泵換了2個,水泵方面對應流量就行,變不變頻就看自己喜歡吧,一直是有爭議的;氧氣泵最好要交直流的,以防停電,至於它的瓦數真的沒必要太大,我第一個氣泵不是交直流,換了,第二個是交直流,但是16w的,唉那個氣量多得嚇尿,整個缸都布滿小氣泡,再換,最後換了個8w並且可調節的,效果好很多。發熱棒要兩個這方面沒啥爭議,例如你需要1000w的就買兩根500w的,不要只用一個1000w。海綿我是用三種:白色高密度棉,黑色生化棉跟藍色的滕棉,濾材就全用了細菌屋。
回到說那個缸…擺好魚缸後就消毒一下,高錳酸鉀,大鹽都ok的,有些朋友說新缸不用消毒,我也是保障一下,以免有些什麼蛇蟲鼠蟻進去大小便之類的,至於氧水闖缸之類就說了,不然離題真太遠啦。
水聲:
相信這個問題很常見,就是底濾缸上下水管的流水聲,在安靜的情況下聽到那聲音真的會使人抓狂,在論壇看到前輩們用兩種東西解決:溢流區放滿生化球或毛刷,我都試了一下,效果很好,特別是毛刷,但它們需要定期清洗。
生化球
毛刷
如果不想洗的,可以用第三樣東西:消音片,我也試了,有用,但效果沒有前面兩種好,不過也能有效減噪,它是塞到溢流區裡面那個管裡面的。
消音片
乾濕分離區:
可能用了上面的東西還是會有大噪音,這個就是出水管發出來了,特別是沒有雨淋管直接排水的,如果你接受得了可以套個絲襪。
這裡說到雨淋管就連乾濕分離一起說了,訂缸的時候一定要跟商家問清楚,有沒有乾濕分離區,或者要求它預留位置以便自行加工,但這裡提醒一下自己另外定造一個亞克力的乾濕分離盒是不便宜的,最好要求商家方面出好方案,起碼也要預留好位置。我當時是不知道這個,結果商家就給我弄了一個直排。
亞克力乾濕分離盒
雨淋管
瀝水籃,這類是最省錢省事的,只要位置夠用它足以。
水流:
缸底的污物是令人抓狂的,而我的情況有時候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我也有開造浪泵,但吹完沒多久就會重新出現,後來發現水流是很大的一個原因,我的進水管跟出水管是在同側的,進而沒有形成一個循環的水流,基本都是對沖,所以魚缸另一側的污物並沒有跟隨水循環排出,所以水流的循環流動是很重要的,這裡不怕麻煩可以買水管把出水位改到溢流區對側,簡單的就可以加個鴨嘴頭,可以調節嘛,等水流進行持續循環。
一些小雜項:
定時插座,這東西我覺得很好用,用來配合造浪泵,也不貴。
魚缸蓋托架,我的魚缸蓋是亞克力材質,很容易凹陷,我在缸兩側加了這玩意後好多了,亞克力蓋凹了就反過來吧。
這個隔離網,圖中的可拼接,價錢便宜,亞克力的較貴,不要問為什麼,我相信很多混養的早晚會碰到。
軟管卡,我連接水泵的管之前老是掉,因為太短,要麼用圖中這個,要麼把軟管加長。
尾聲:暫時就想到這些,因為自己很多東西不懂,周邊也沒這方面的良師益友,所以只能自己慢慢交學費摸索,直到遇上龍巔網站,到現在遇上了自己的團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