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的票房爆發形成了一股周星馳潮流,這股潮流是在近幾年才有這麼的勢力,大多數喜歡周星馳,都是被他的喜劇感染,比較了解周星馳的粉絲也知道他是個極度內向,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傳奇人物,很多年前有位主持人曾用這段話來評價一位搖滾歌手,如果一個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成為瘋子,就是成為傳奇。
這段話是描述黃家駒的,同樣適合周星馳,他不善交流,不問世故,不懂人情,所以他自己也說過自己這樣的性格沒有朋友,周星馳在劇中劇後,反差最大的一個人,在電影中他就是唯一的焦點,他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放在電影中,在電影中周星馳是如此自信。
但在現實中,他卻是個卑微,脆弱的孩子,當初跟梁朝偉一起在訓練班之前,梁朝偉就回憶說,「星仔對演戲充滿激情,整體發白日夢,幻想成為萬人矚目的大明星,他經常教我如何演戲,那時候自己還是星仔的一個伴角兒」。可是有點諷刺的是,「伴角兒」很快功成名就,在「主角」還跑龍套混盒飯的時候就開上了豪車,成為影帝。」
即使這樣,周星馳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每天刷牙都會對著鏡頭喊「加油」,但尊嚴還是反覆被踐踏,為了能表演,為了一個跑龍套的角色,驕傲沉默的周星馳以獻殷勤、扮演乖巧來積攢機會,有時只是為了得到的角色有一兩句對白,或者只有一點肢體動作。他不得不說好話來討好有些大哥或導演。
但卻聽到這位「大哥」跟身邊的助理導演以及場務說「這個人怎麼跟一條狗一樣」,而回到家裡偷偷流淚。因為經歷過,所以周星馳永遠站在屌絲的一方,所以他演的角色無限貼近我們現實,把那個屌絲的無奈與尷尬赤裸裸的讓我們開懷大笑,他的影片不僅搞笑,還很勵志,看他的影片似乎能夠讓我們暫時擺脫憂慮和痛苦,勇敢自信的面對生活。
大家都知道周星馳害怕害羞在人群中,當這種害羞達到極致,他就會嘗試逃離人群。2001年,他到北京大學與學生交流並發表演講,上千人早早地在廣場上等候他,以至於他躲進了一所校內食堂的廚房裡。而每次節目採訪時,周星馳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緊張感。
如果觀察細微,可以看到他表情嚴肅,兩手交叉不停,兩腿也有一些抖動,這些行為都在證明他的內心極度不安,周媽媽對此也很無奈,因為她也走不進周星馳的內心世界。
就像現在這部《美人魚》已摧古拉朽之力暫居上映票房第一,周星馳似乎已經掌控了一切,但他依舊不願意去看自己拍的電影,因為「他很怕看到別人的反應」。害怕看到別人對他影片的惡言惡語,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就將他評為唯一一個「亞洲英雄」,香港的卓別林,但對於周星馳的擁躉來說,這顯然過於保守了,他們更樂意將這個稱號擴大到整個中國。
現在的周星馳每次看似乎都蒼老了許多,神情依舊憂鬱,他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懷舊的人,但他的言談「出賣」了他,還有電影也是,所以很多人都說周星馳已經江郎才盡,用的還是以前搞笑的老套子,但這又有什麼呢,觀眾喜歡,愛看,願意買單這就夠了。何況周星馳的影片一般都是比較超前的,並不能以現在簡單的眼光來評論他影片超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