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了!這麼多年在理髮店用的毛巾,竟然如此的

@ 2016-02-29

去理髮店洗頭或剪髮,洗完頭,不少人會用毛巾擦臉上的水珠,甚至擦眼睛。這樣的動作以後可要當心了!

最近,南京洗染行業協會以及相關執法部門,對南京5家美容美髮店的毛巾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將採集到的毛巾送去疾控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除了肉眼可見明顯污漬外,5家的毛巾均檢測出了細菌。長期接觸這些「病菌」毛巾,有可能影響健康!

探訪:一條毛巾反覆用,路邊曬曬當消毒

△搭曬在路邊的毛巾

一些理髮店門口,掛著幾條十來條毛巾隨風飄蕩。

這些毛巾是怎麼清洗的呢?一家規模較小的理髮店老闆說,一般都是自己清洗,然後拿到外面的晾曬架上晾曬。清洗會用到清洗劑,也會用84消毒液等泡泡消毒,之後就掛在外面晾曬。

事實上,不少美髮店的毛巾都不是一客一換,為了節省成本,顧客共用一條毛巾的現象很普遍。一位從事美發行業好幾年的人士透露,為了省事兒,有些理髮店直接給毛巾過過水晾乾就再次使用了。

亂象:毛巾用後堆地上,上面能看到污漬

在南京洗染行業協會檢查過程中,記者在清涼門大街上一家理髮店內看到,洗頭區的柜子里塞滿了疊好的紫色毛巾,而用過的毛巾則被隨意堆放在一邊的地上。仔細一看,不少毛巾上面殘留著黑色或者灰色的污漬。

這家理髮店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和一家專門清洗毛巾的廠家簽訂了合作協議,2500元一個月,「每天上午11點半左右,廠家會把清洗好的毛巾直接送到理髮店這邊來。」這家店每天使用毛巾150條到200條。

至於清洗毛巾的廠家在哪裡,清洗設備是否完善,是否具備相關資質,這名負責人卻表示不清楚。「一般都是好幾個廠家送來清洗樣品和合作報價,我們再進行篩選和對比,最後確定一家。」

抽檢:5家理髮店的毛巾均檢出大量細菌

△毛巾使用的時間越長,毛巾上的細菌越多

南京洗染行業協會將現場抽檢到的毛巾送到了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結果顯示,5家美容美髮店的毛巾雖然沒有檢出大腸菌群,但細菌總數均檢出超過10cfu/ml,細菌總數最高的一條毛巾達到了40cfu/ml。

而根據南京洗染行業協會提供的《公用紡織品清洗質量要求》規定,細菌總數越少越好。有些細菌是對人體有害的,如果長期接觸,還可能引起沙眼等眼部疾病。

現狀:不少理髮店沒有專門消毒設備

△ 部分理髮店選擇洗滌企業提供的消毒服務

號稱消過毒的毛巾可能真沒消毒。記者跟隨檢查隊伍在現場看到,不少美容美髮店都沒有消毒設備,更別提給毛巾消毒了。

此前的調查還發現,有些專門為美容美髮店服務的洗滌企業屬於沒有資質的「黑作坊」,現場不僅混亂不堪,毛巾也隨意堆放在地上,晾曬也相當隨意,清洗質量根本不過關。

風險:使用不幹凈毛巾會傳染疾病

毛巾干不幹凈可還真是關乎健康的大事,使用不幹凈的毛巾,增加了罹患疾病的風險。

如果毛巾不清洗乾淨或者消毒,那麼一些患有傳染性皮膚病的顧客就會把病菌傳染給下一位顧客。

一名專業醫師表示,如果只是簡單的清洗和晾曬,不做專門消毒的話,時間久了很容易孳生細菌。

這些細菌也很有可能引發一些皮膚病,比較常見的有糠疹和溢脂性皮炎。此外,一些皮膚較為敏感的顧客也可能會產生過敏症狀。而且,大家一般理解的陽光暴曬只適用於表面殺菌,並非等同於專業的消毒措施。

尷尬:消毒毛巾尚無衛生標準

△ 2007年出台的《美容美髮場所衛生規範》

根據衛生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的《美容美髮場所衛生規範》,美發機構的毛巾、面巾等公共用品用具應一客一換一消毒,清洗消毒後分類存放。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美髮店沒做到這一點。

洗滌行業門檻低,買來設備請了工人就能開工,也沒有機構來檢查消毒設施。這種情況下,小作坊就容易鑽空子,不僅使用的洗滌劑不夠,洗滌乾淨後的毛巾暴露在髒亂環境中沾染細菌,也會形成二次污染等。

據了解,目前,消毒毛巾的衛生標準並不明確,衛生質量把關全靠行業自律,監管存在著空白。

揭秘理髮店十大潛規則

永遠不知道瓶子裡裝的啥

櫃檯上擺滿各種各樣高檔品牌的燙、染、護髮產品,瓶子上全部寫著韓文、日文、英文,其實這些東西大多數沒打算給客人用,基本都是擺設。即使你禁不住天花亂墜的忽悠,使用了理髮師推薦的「高級產品」,盒子裡裝的也可能是10元以下的雜牌或無牌貨,一般人根本感覺不出來。

便宜的髮型師永遠沒空

理髮店裡通常都有「店長」、「總監」、「高級設計師」等不同職稱,收費不相同,理髮店推薦給你的肯定是「資深」設計師。最便宜的不是休假就是沒空。

藥水暴利超過400%

業內人士透露,在美發行業,給純國貨戴上洋品牌的帽子,這是盡人皆知的秘密,明明是從廣東某些批發市場引進的藥水和洗髮水,被包裝成不知名的國外貨,利潤一般都在400%以上。有的理髮店乾脆直接山寨和假冒市面上名牌產品,50元成本的東西甚至敢賣到500元!即便真有專業的消費者提出質疑,理髮店也會聲稱高價是服務,而不是藥水。

辦卡消費有玄機

理髮店通常會極力遊說消費者辦卡充值,表面上看折扣確實讓人心動,實際上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很難得到真正的優惠。

辦卡時,故意將各種價格提高,然後跟你說打折,而且往往餘額不會退還。為什麼理髮店這麼喜歡讓人辦卡?這是來錢最快的方式,是強迫消費的一種「潛規則」。

以此類推,在短時間內資本擴大,但是幾乎不付出什麼成本。更有甚者,卷了現金就跑路。

高科技的護髮產品不可信

理髮師都會給你推薦一些頭髮護理的產品,有頭髮營養的、有柔順的、有補水的、有去油、甚至還有生髮的,簡直無所不能。事實上呢?

無非就是護髮素和發膜這一類的產品,很多都是批量低價購買的,質量未必比自己買的那些好。去理髮店做頭髮保養不是不可以,但是利用消費者不懂行的特點,添油加醋誇大效果、使用劣質產品、收費高額費用,這就不能忍了!

理髮師賺錢主要靠染燙頭髮

為什麼有些理髮師對你永遠是愛理不理的樣子?因為你不染頭髮啊,你不燙頭髮啊!理髮小哥當然不高興了。

理髮這個行業中,理髮本身是最不賺錢的,單純剪個頭能賺多少錢?何況還要跟店裡分成。所以理髮師賺錢的大頭永遠是動輒幾百元上千元的染髮和染髮,以及一些昂貴的頭髮護理。

在理髮店,客人消費多少決定理髮師的提成,如果你回絕了一切,他們只能希望你早點完事,尋找下一個目標。

不良理髮師故意傷人頭髮

這個陋習就更可惡了。按理來講,藥水不應當直接接觸頭皮,而是通過髮捲、錫紙等形成的空間,駐留在頭髮上。任何藥水不管是化工的還是植物的,停留在頭皮上一定時間都會讓你在今後幾天備受煎熬。

所以,你就願意選那個便宜的藥水用?好,我就往你頭皮上倒,加熱時間拖長一點,癢了吧,難受了吧?這就是你用便宜藥水的後果,早告訴你有純天然的你不用……那麼下次你怎麼選?你是不是乖乖挑貴的用?

號稱全國連鎖其實並不是

有些理髮店你可能第一次聽說它的名字,但店內很多資料宣稱這是全國連鎖、全國多少家店,有多少牛掰人士都在這裡工作,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消費者不會費力去查詢理髮店的來龍去脈,只是憑裝修和理髮店內部資料來判斷,所以理髮店也很會抓用戶心理把成本都用在裝修上來提高消費價格,在藥水、人員、管理等方面投資反而沒這麼大了。

美發行業「沒有發票」

大部分人在理髮的時候不會索要發票,即便你索要發票,一般店主也會告訴你「沒有發票」或者「不開發票」。按照法律規定,美容美髮經營者也必須開具發票,美髮店之所以「沒有發票」,一方面本身收費就非常混亂,外加逃避一些稅務,另外有些小的美髮店乾脆沒有辦理稅務登記證。

團購多是「幌子」

美發團購曾經大紅大紫,原價1000多元的美發套餐,團購價100多元就可以做了,你是不是曾經心動過?

有些人去了美髮店之後,被告知團購中不包括營養藥水、燙染前的護理等等,如果不做這些步驟,髮型等於白做,所以還得多掏錢。另外,如果消費過程中出現不滿意、糾紛、退款等問題,理髮店和團購網站往往也會互相推脫,最後不了了之。

好了,我也只能說到這兒了,有些事,說多了都是淚!

公共場所使用毛巾一定要注意衛生

去美容美髮店消費,除了毛巾,理髮器、刮鬍刀、粉刷等工具如果沒有經過消毒,也容易成為細菌的傳播渠道。

因此,除了選擇有資質、正規的美容美髮店以外,進去之後,也要主動看看毛巾等是不是乾淨,再聞一下是不是有異味,如果有明顯的污漬和味道,一定要拒絕使用,要求提供經過消毒的、衛生的毛巾。

如果去公共浴池,最好能自帶毛巾等個人用品。

家用毛巾每3個月換一次 最好每周用微波爐消毒

毛巾使用越久,越易滋生細菌,即使在定期消毒情況下,也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次。

不科學的使用習慣,如一巾多用、多人一巾、不破不換等,會導致毛巾發硬和滋生細菌。用久了的毛巾會成為污染源,引起皮膚過敏或炎症。

在常見的消毒方式中,用沸水煮和高壓鍋汽蒸,會影響毛巾的色牢度和強度,不建議經常使用。而微波爐消毒效果可靠,殺菌快,且無化學消毒劑不良反應,是比較理性的消毒方法。專家建議,應每7到10天對毛巾高溫消毒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