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了,一家人都樂呵呵的圍著他轉。寶寶身體一旦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可真是會急壞家長。其實,新生兒出現一些「異常」表現,往往都是正常的呢。
1.脫水熱
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及汗腺發育尚不完善,如果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沒能及時補充水分,使得新生兒體內流失水分過多,很容易就會產生脫水熱。多發生在出生後2~3天,補充水分後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護理方法:不要將新生兒包裹的太過嚴實,不利於散熱;如果母乳太少,可以選擇在兩次母乳之間給寶寶餵15~20ml的白開水,以補充水分。
2.幹哭無淚
新生兒的淚腺一般為部分封閉甚至完全封閉的,產生的液體量很少,僅僅能顧維持眼球的濕潤,所以媽媽就會發現,小寶寶的哭鬧大都是「光打雷,不下雨」。一般在半年後淚腺才能完全打開,如果寶寶一直不能流淚,家長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查看是否為淚腺堵塞。
3.體重減輕
寶寶出生後幾天體重有所下降,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體重下降的原因多是生理性:出生後寶寶會將胎便排出;最初幾天寶寶一天大多時間都在睡覺,吃的太少。不過大概7~10天後,就會恢復到正常體重並繼續增長。
4.脫皮
多數新生兒都會有脫皮現象,屬正常情況。因為寶寶皮膚表皮的角質層較薄,所以很容易脫落。且皮膚表皮與真皮層之間連接尚未發育完善,所以就更容易造成脫落。新生兒脫皮多見於寶寶手指及腳趾部位,也可能見於全身,只要寶寶睡眠好,精神沒有異常,家長就不必擔心,等它自然脫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