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份才送錯1份,印度一群沒文化的送飯小哥,完爆任何快遞公司

@ 2016-02-27

「無論發生什麼,必須到達」——這是印度孟買有著120年歷史的Dabbawala(達巴瓦拉)的行規。5000人,平均每天送出200000份午餐,沒有專門的交通工具,但他們的準時正確到達率超過99.99999%。低文化卻做出超高效率運營,我們能學到哪些?

今天,我們要說印度孟買,一群送午餐小哥的故事......

每天早上他們從各個家庭的廚房取走飯盒,然後送到在孟買市區工作或學習的人手上,為他們帶來可口的家常美食。這些送餐小哥,就是Dabbawala。

在印度語中,Dabba(達巴)是指午餐盒,而Dabbawala(達巴瓦拉)就是送午餐的人。這份職業,已有超過120年的歷史。而從事Dabbawala工作的有5000人,每天送出的午餐將近20萬份。

跟其他的外賣小哥不一樣,他們幫忙送的,都是那些客人自家的飯....

Dabbawala的主要顧客是學生(包括大學生和中學生)、小企業老闆、上班族,特別是銀行職員和工廠工人。他們有的是為了省錢,有的是為了衛生,有的是因為有特別的民族飲食習慣,總之一日也離不開Dabbawala的服務。

也許你會好奇,既然是自家帶的飯,為什麼不能上班時自己帶著,專門要用Dabbawala送餐呢?

很簡單,這是因為在孟買,居住在市郊的人們主要靠火車上下班。而孟買的火車....上班高峰期的時候,哪裡還能有手有空間拿個飯盒啊!!!

對於上班族的妻子和母親來說,不需要早起就能為心愛的人準備午餐也是件美好的事情

於是就孕育了Dabbawala這份特殊的工作!

每天上午,Dabbawala會去各個客戶家中取餐,然後在附近火車站將午飯盒集合分類,趁著非高峰時期火車不那麼擠的時候,把各家的飯送上合適的火車行李車廂,發往目的地:

到達目的地火車站後,再次分類,最後準時送到各個區域的辦公室或學校,整個過程他們都用最高效率的方式做完...

客人們拿到飯的時候... 基本還帶著剛出鍋的溫熱...

一份午餐從客戶家送到客戶的手裡要經過5道Dabbawala轉手,大概的流程是這樣的:

1、10點前收餐

家裡的妻子在上午10點鐘之前準備好午餐並放進餐盒,這個時間之前必須備好.. 耽擱一分鐘都會導致後面整個環節的時效... 如果顧客的家人連續幾次不能在規定時間內準備好餐盒,Dabbawala有權在一個星期之內拒絕服務。

2 、規劃最優路線

Dabbawala A 在10點之後趕來取餐盒,再前往下一個顧客家。他要負責30-35名顧客,取餐順序和路線都經過詳細考慮,基本是最優和最短的路徑...

3、10點半團隊傳遞

10點半,Dabbawala A趕到距離最近的一個城郊火車站,將收集來的餐盒交給在那裡等候的Dabbawala B。 整個B團隊專門負責按照目的地將餐盒進行分揀、歸類,之後交給Dabbawala C帶上火車。

4 、餐盒在火車上旅行

火車在一個站的停留時間是兩分鐘,10:40至11:30,餐盒在火車上旅行。

5、 經5人到達目的地

在城區各個火車站站台上,Dabbawala D已經開始等候。火車到站後,他接過餐盒,再次按區域分揀。 最後的運送會交給Dabbawala E,由他將盒送到顧客指定的地點。

6 、用餐完畢,原路返回

Dabbawala E把餐盒放到客戶單位,客戶吃過飯後將餐盒放回原處,Dabbawala就會按照來時的方法把它運送回家中。

7 、無論發生什麼,必須準時送達

Dabbawala的行規是:無論發生什麼,必須準時送達。

這樣的服務,一個月的服務費大概是150-300盧比,大概人民幣15-30塊錢。Dabbawala的員工文化程度都不高,每天工作12小時,除去中間的費用,月純收入4700盧比,約合400-500人民幣。

每天孟買的5000個Dabbawala要準時送達將近20萬份午餐,而在整個送餐過程中,Dabbawala使用的交通工具基本就是火車,自行車,板車和雙腿...

令人驚奇的是,在整個送餐過程中,客人們不需要在飯盒上寫任何的地址....只要每月訂上了他們的服務,口頭告訴他們地址,Dabbawala會用自己發明的顏色和數字代表來取餐地點和送餐地址。

始發和到達火車車站代號,街道代號,具體房間和樓層代號.. 他們有這麼一套自己的系統:

就是用這樣簡陋的標識方式,他們每天送出的20萬份午餐,出錯率是驚人的八百萬分之一。換言之,他們的準時正確到達率超過99.99999%。

單就統計來說,Dabbawala已經超過了六西格瑪 (six sigma)的標準,遠遠甩開了聯邦快遞等使用現代技術和工具的快遞公司。

而且從1890年這個行業出現開始,不論天氣如何,Dabbawala都堅持周一至周六風雨無阻的送餐。

甚至是發生了2005年的孟買大洪水或是2008年的恐怖襲擊那樣的重大事件,都不會暫停他們的服務...

巨大但精準的送餐量,有限的人手、老舊的交通工具、簡陋的標識方法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引起了學術界的興趣。包括哈佛商學院在內,有不少商學院的教授嘗試破解Dabbawala的成功秘訣。

因為大眾的關注,Dabbawala也成為了孟買的一個象徵。 在他們的眼中,遞送餐盒是為了解決顧客的基本午飯需求,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2003年,英國的查爾斯王子訪問印度指名要會見Dabbawala。結果,就算王子駕到,Dabbawala們也只是同意在某一個送飯匯合的車站簡單見一面.... 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他們每日的送飯流程。

維珍公司的老大Richard Branson 也來這裡特地探望這些送餐小哥。

在訂餐App盛行的現在,Dabbawala仍然用可靠穩定的表現堅持著百年的傳承,並且成為了孟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真的是一個傳統戰勝現代技術的神奇職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