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近日稱,儘管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行動依靠的是重型防空飛彈,但中國的空軍規劃者可能也必須解決對手的地對空飛彈。2015年12月,其中一種應對方案曝光:中國產的殲-16D戰鬥機。根據推測,殲-16D的機身、機翼掛點可掛載用於空戰的近距紅外格鬥彈、中距雷達攔射彈,以及包括反艦飛彈,反輻射飛彈在內的眾多空地/空艦飛彈。
與只能使用進口的俄制武器的蘇-30MK2不同的是,殲-16D戰機完全實現了武器系統的國產化,可供使用的飛彈包括了PL-10先進的近距空空飛彈、PL-12主動制導中距空空飛彈、YJ-83K空艦飛彈、KD-88防區外對地攻擊飛彈、YJ-91反輻射飛彈等。
在殲-16D使用的飛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近距空空飛彈型號的變化。在此之前,國產戰鬥機所使用的近距空空飛彈以PL-8為主,該飛彈為引進以色列"怪蛇"-3近距空空飛彈的成果,在阿以戰爭中曾經獲得了大量的戰果。而在最新露面的殲-16D影像資料中可以看到,其翼尖掛架上搭載的飛彈不是人們熟悉的PL-8,而是國產最新型的PL-10近距空空飛彈。
探測認為PL-10的性能應當遠遠優於PL-8和R-73,與美製的AIM-9X相當。在殲-16D的主要武器中,KD-88防區外對地攻擊飛彈也是值得關注的。該型彈是中國新一代的防區外空地飛彈,由YJ-83K空艦飛彈改進而來。該型彈正常式氣動布局,彈體中部為4片前緣後掠切梢三角形大彈翼。
4片控制舵而位於彈體尾部,彈翼及舵面均呈X型配置,動力裝置採用小推力的渦噴發動機,據說射程最遠可達180千米,戰鬥部為重達165千克的半穿甲彈頭。該型彈的制導方式為中段慣性制導加雙向數據鏈加末端電視制導,戰機在掛載飛彈的同時,也掛載一個制導吊艙,對飛彈進行控制,武器操作員可根據末端電視圖像來選擇攻擊點,極大地提高了對點目標以及重大目標薄弱部位的毀傷效果。
該型彈的體重比俄制同類飛彈要小,掛載飛行阻力也比較低,這更有利於作戰使用。未來如能像美製"斯拉姆"-ER飛彈一樣,採用增長彈體、改用大展弦比摺疊翼,並增加熱成像導引頭,其作戰潛力還可以大幅提高。殲-16D在掛載使用以PL-10和KD-88為代表的新型國產機載武器的情況下,
其實際戰鬥力絲毫不遜色於蘇-30MK2戰機,甚至局部還略有優勢。其實最關鍵的是殲-16D使用武器的國產化,特別是各種飛彈系統,只要國內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就從根本上避免了戰機"有槍無彈"的不利局面出現的可能。從而為猛烈地常規空襲鋪平了道路。
近期中國網際網路軍事論壇出現了最新式殲16殲轟機入役塗裝照片。據消息人士稱,首批24架部署在空軍8師22團,其中16架已經交付使用。 國外空軍裝備專家稱,殲-16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
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殲16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機相當。
殲16戰鬥機是中國基於俄羅斯蘇27和蘇30平台的最新改進型 。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獲得突破。有分析認為,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具有與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據稱,這一項目是中國獨立創新設計、開發製造先進戰機,在技術上超過俄羅斯蘇34,甚至是最終趕上美國的一個重要步驟。
殲16的電光瞄準系統(EOTS)這是一個高性能的、輕型多功能系統。它包括一個第3代凝視型前視紅外(FLIR)。這個FLIR可以在更遠的防區外距離上對目標進行精確的探測和識別。EOTS還具有高解析度成像、自動跟蹤、紅外搜索和跟蹤、雷射指示;測距和雷射點跟蹤功能。
俄羅斯媒體稱,與殲轟7相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此外,從網上流傳的照片可以看出,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可與多目標作戰,性能類似韓國F-15K戰鬥轟炸機。那麼大量裝備F15E重型戰鬥機的美日空軍是如何看待和評價殲16戰鬥機呢?
日本媒體引述軍事專家的分析稱,殲16與F15E相比,掛載能力各有所長。F15E機身兩側的保形油箱,每個有三個前後排列的重載掛架,能掛大量炸彈,但因為每側翼下僅有一個重載掛架,大型飛彈卻掛不了多少;而殲16翼下掛架多,機身下縱向空間充裕,特別擅長掛飛彈。
一架殲16就形同一個小型飛彈庫,一共是12個武器外掛點,最大的載彈量可達12噸,既可掛在各類空地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來打擊地面目標,又可以掛載鷹擊83和鷹擊62反艦飛彈來攻擊海上目標,同時還可以掛載霹靂9、霹靂13等空空飛彈與敵機進行空中較量。
霹靂13是中國最新研製的空空飛彈,飛彈的長度約3米,直徑是170毫米,翼展是500毫米,這一數據要超過世界上現役所有格鬥飛彈,由於其速度高達4馬赫左右,因此在空戰時幾乎沒有誰能夠擺脫它的鎖定。霹靂13空空飛彈射程應該達到俄羅斯R77M--PD的160公里水平,甚至達到200公里左右,遠超美日戰鬥機搭載的AIM120中距彈的射程,也就是說殲16可以在160-200公里之外先於擊落美日戰機。
日本雜誌表示,殲16在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情況之下,如果再與霹靂13結合就如虎添翼了,日本從美國購買的武器裝備,將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霹靂13的潛在射程也可能表明,解放軍正在為它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戰機研製遠程機載雷達,或可能對利用先進的俄制遠程雷達對現有戰機進行升級感興趣。
消息稱,中國正在研製射程達到400公里的地空飛彈,如果這種新型的地空飛彈是在俄制S一400基礎上研製的話,那麼這種新型地空飛彈的體積就有可能改進到足夠小,而成為超遠程空空飛彈,甚至有可能在將來具備空中反導攔截能力。
由於至今還沒有霹靂13的公開報道,所以該型飛彈還不能代表中國中遠距空戰飛彈的最新水平。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國海空軍已經服役的霹靂12飛彈去展望霹靂13的威力。中國的PL-12空空飛彈是以俄羅斯AA-12飛彈為基礎研製的。後者大小重量與美軍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極為相似,重約385磅,長約11.9英尺,直徑178毫米,最大射程90千米。
中國在研製PL-12時充分吸取俄方教訓,改進設計,提高飛彈性能。美國空軍官員說,PL-12空空飛彈比美軍的先進中距空空飛彈更為先進,中國的蘇-30戰機在裝備上PL-12後,戰力將超過美軍現役裝備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F-15C戰機,只有美軍的F22戰機裝備上先進中距空空飛彈後才能予以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