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總是穿越久越黃,穿出門超丟臉!那是因為你沒有「這樣做」

@ 2016-02-27

圖片來源 1 2

你有洗完鞋用衛生紙包住的習慣嗎?

這裡頭有什麽科學根據?

鞋子洗完後為什麽要用衛生紙包住?其原因是因為洗衣服刷鞋子不可能洗的絕對乾淨,殘留水分中還溶解有很少量的髒東西,如蛋白。所謂的發黃其實就是那些髒東西在空氣中氧化的產物。

當晾曬時,表層水分先蒸發,鞋子裡面含水量高於表層,水分會由內向外運動。而此時,水中溶解的髒東西也會隨著水分的運動向鞋子表層聚集,水分蒸發後,髒物質就留在了鞋子表面。這樣看起來鞋子會有一點發黃,特別是白色的鞋子。

如果鞋子用衛生紙包緊,髒物質會殘留在表層的衛生紙上。這也是衛生紙發黃的原因,而鞋子相對就更加乾淨一些。同樣的道理,白色衣服晾曬的時候應當反過來。

圖片來源,以下同

以下是科學解釋:

自然界所有的水肯定都不是純水,裡面有溶質的存在,水分運動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溶質的遷移。溶解於水中的物質稱為溶質。而多孔介質中的溶質運移原理一般應用於土壤以及巖石中養分、汙染物以及鹽分等的遷移研究中。鞋子、衣服也算是多孔介質。

在水鹽運動中有一條重要的原理:鹽隨水走,水走鹽留。

在地下水埋深較淺的區域,如果蒸發強烈的話,農田很有可能發生土壤鹽漬化危害。當農田土壤中水分蒸發時,表層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使底層土壤水分會補給到表層。水分從地下水轉移到土壤表層,而補給到表層的水分蒸發散失之後,水分中含有的離子即各種各樣的鹽分留存下來,慢慢的就導致土壤表層鹽分積累。日積月累,萬畝良田也可能變成鹽堿地從而產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

在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的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量小,蒸發量大,溶解在水中的鹽分容易在土壤表層積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鹽隨水滲到下層或流走,這就是「脫鹽」季節;春季地表水分蒸發強烈,地下水中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層,這是主要的「返鹽」季節。東北、華北、半乾旱地區的鹽堿土有明顯的「脫鹽」「返鹽」季節,而西北地區,由於早降水量很少,土壤鹽分的季節性變化不明顯。

地理條件:地形部位高低對鹽堿土的形成影響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運動,也就與鹽分的移動和積聚有密切關系,從大地形看,水溶性鹽隨水從高處向低處移動,在低窪地帶積聚。鹽堿土主要分布在內陸盆地、山間窪地和平坦排水不暢的平原區,如松遼平原。從小地形(局部範圍內)來看,土壤積鹽情況與大地形正相反,鹽分往往積聚在局部的小凸處。

再看看發黃的鞋子:

是不是挺像的~可見無論水分多麽純淨,如果水分長期在地表蒸發的話,土壤中都有鹽漬化的可能。同樣的,無論洗的多乾淨,如果洗完鞋子不包裹衛生紙的話,鞋子都有發黃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