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用戶為了省油,在下坡(尤其長坡)時掛空擋或抓離合,只用剎車(主要靠後剎)控制車速。下面我們對這種操作方法的利弊進行分析,使用戶明白這種操作方法的危害,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1
易使後輪輞輪轂變色
長時間用後剎控制車速,必然使後輪輞溫度過高,溫度超過使用範圍,會使材料退火、變色、強度降低、長期使用還有斷裂的危險。
2
增加維修換件的費用
存在安全隱患:後輪輞溫度過高,易使後輪輞軸承座異常磨損和早期損壞引起後輪擺動,操控性變差;後輪輞溫度過高還會使摩擦片高溫失效,降低制動效果,加快摩擦片、剎車盤的磨損。以上情況,不僅增加用戶維修換件的費用,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3
省油效果是微乎其微
對某車型,按不同下坡操作方法實際測試油耗如下:
測試結果表明:「擋位+剎車」、「空擋+剎車」、「抓離合+剎車」這三種下坡方式,其油耗相差不大。用3擋下坡與空擋下坡相比,100km油耗相差0.078升,按油價7.7元/升計算,油費相差僅為0.6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摩托車在下坡(尤其長坡)時掛空擋或抓離合,只用剎車(主要靠後剎)控制車速弊大於利,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另外,《中華人 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第四項中明確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下陡坡時熄火或者空檔滑行」,故以上方法也是違法的。
下坡時用「擋位+剎車」控制車速,可以有效利用發動機阻力來協助制動,減少後剎的製動力,避免諸如後輪輞輪轂部變色、零部件異常磨損等故障的發生,即使考慮油耗微量增加產生的費用,總體維修使用費用還是降低了很多,也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是《使用說明書》上介紹的正確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