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據美國福克斯 新聞報道,美國官員稱情報人員在之前幾天發現,中國已向西沙群島永興島部署殲-11和殲轟-7飛豹戰鬥機,總數量低於10架。此前中國曾於2015年11月發布部署在該島的殲-11照片,但殲轟-7的部署尚屬首次。加之中國於本月上旬向該島部署了兩個紅旗-9中遠程防空飛彈連,該島擁有的作戰力量已空前強大。
西沙永興島位於海南島東南方向,距離約340公里,位於南海中部海盆的北部,距離南沙永暑礁約800公里。該島面積約2.6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自1980年代後期開始大規模建設,現擁有跑道長2.7公里的大型機場和面積0.15平方公里的港池,可供所有類型飛機和5000噸船舶起降停靠,是我國與南沙群島之間重要的中轉站。
之所以在實行"軍隊要忍耐"政策、大幅削減軍費開支的時期建設該機場,是因為在1988年爆發的中越南沙海戰中,我海軍艦艇編隊雖然當場擊沉兩艘敵艦,卻因缺乏防空能力、擔心越軍空襲而不得不立即撤退。而我軍當時裝備的殲-7、殲-8戰鬥機的防空巡邏半徑僅有300-500公里,無力為南沙作戰的艦艇提供空中掩護。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要想在南海安全活動,就必須建立前進機場,將戰鬥機部署到距離南沙更近的區域。雖然將機場直接修到南沙最好,但當時我國國力尚弱,缺乏大規模建島的能力,因此只能選擇在面積較大、距離較近的永興島上建設機場,為向南沙航渡的艦艇編隊提供掩護。
隨著國力的增強,2012年我國開始在南沙永暑礁、美濟礁、渚碧礁建設島嶼,目前已完成大部分基建工作。今年1月7日民航客機首航永暑礁,標誌著南沙機場已經具備部署各型飛機的能力,在幾個月內即可形成全面保障能力,供航空兵團進駐,為我軍在南沙群島的活動提供全面的空中掩護。同時我軍當前已大量裝備作戰半徑較大的殲-10、殲-11戰鬥機,轉場航程均超過3200公里,掩護範圍大幅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永興島作為前進機場的價值已有所下降,但考慮到國際政治局勢的微妙變化,仍有很大的價值。當前南沙島嶼爭端正處於熱點期,我國在完成南沙建島工作後,已經有用絕對力量優勢,掌握了地區主導權,無需在短時間內刺激其它國家,讓事件自然冷卻平息最符合自身利益。但在美國和菲律賓等少數國家挑動下,南沙熱點不斷升溫,對我國南沙島礁的潛在威脅升級,又需要提升由本土至南沙海域的投射能力。
將殲-11戰機部署到西沙群島,一方面使其與南沙的距離更加接近,便於在更短時間內趕到現場提供掩護;另一方面又無需直接部署到南沙,不會過度刺激緊張局勢,有助於事件緩和。而且永興島和永暑礁均是海島機場,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十分相似,部署在這裡有助於部隊適應南沙的條件,儘快形成戰鬥力。
而殲轟-7是專門用於對地對海攻擊的戰鬥轟炸機,現在已很少執行防空巡邏任務。該機部署到永興島,是為了擴大對海、對陸攻擊範圍,更有效地威懾其它國家在南沙海域活動的水面艦艇,這是十分強烈的警告信號:
假如真有人近期在南沙挑起衝突,我軍原部署在海南、廣東的殲11戰鬥機、殲轟-7戰鬥轟炸機以及其它支援飛機可以先轉場至西沙永興島機場,在永興島補足燃油和彈藥後,再向南沙海域出擊,打擊一切敢於來犯的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