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支依靠陸軍奪取政權的軍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裡面,最初並沒有海軍陸戰隊這一兵種,一直到1953年,出於解放台灣以及國民黨軍所占據沿海島嶼的需求,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軍隊開始建立自己的海軍陸戰隊。不過,與美英等國的海軍陸戰隊不同,中國海軍陸戰隊由於是依靠蘇聯幫助建立的,但蘇聯軍隊在當時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陸戰隊,在蘇聯軍隊裡面,其被稱作為海軍步兵。
當時的中國與蘇聯一樣,都是典型的陸地國家,對於兩棲作戰缺乏必要的理論與訓練,事實上,所謂的海軍陸戰隊不過是經過極其有限的兩棲作戰培訓的一般步兵部隊。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擔負中國軍隊進行兩棲作戰任務的,不過是一些受過兩棲作戰訓練的普通陸軍步兵師。
在80年代初,中國出於自己的需要,加之與西方的溝通,明白自己需要的並不是蘇聯模式的海軍步兵,而是西方式的,真正意義上的海軍陸戰隊,不過,與西方不同,在中國軍隊的編制裡面,海軍陸戰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軍中,而只是海軍下面的一個兵種,戰時在海軍的支持與保障下,擔負兩棲登陸、反登陸、搶占礁島、渡口、橋樑及應急作戰等任務。
不過,即便是開始接受真正的海軍陸戰隊概念,但受限于軍費投入不足的問題,中國海軍陸戰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其戰鬥力,相比美國海軍陸戰隊和英國海軍陸戰隊,在戰鬥力上都存在較大差距,除了缺乏現代化的裝備之外,在運輸工具上,也僅有數級能力有限的登陸艦,缺乏進行現代化登陸作戰的能力。現在,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071型兩棲登陸艦,但是很明顯,中國海軍還是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端的裝備來為海軍陸戰隊提供支持,那就是兩棲攻擊艦。
據美國戰略之頁報道,中國準備建造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直升機航母),模仿美國組建自己的遠征打擊集群(ESG)。事實上,儘管目前並沒有確切的消息,證實中國正在建造自己的兩棲攻擊艦,不過,在國外舉行的多次防務展上,中國企業都展示了自己設計的兩棲攻擊艦,吸引客戶訂購。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在中國的鄰國中,日本和韓國都建造了自己的兩棲攻擊艦,攻擊力強大,俄羅斯也在試圖獲得兩棲攻擊艦,即便其本身並沒有能力建造這種複雜水面艦艇。中國海軍目前最先進的兩棲作戰艦艇是071型兩棲登陸艦,雖然相比較中國此前的登陸艦有著巨大的技術進步,不過相比周邊國家的兩棲攻擊艦,其遠程投送能力極為有限,至於對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的能力更是基本沒有,只能依靠海軍的其他艦船來執行,打擊力有限。
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的經濟觸角已經伸向了世界幾乎所有角落,而這些角落,有很多都是出於政治不穩定地區,及其容易受到戰亂影響,導致中國在當地的投資和僑民受到威脅乃至損失,因此,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遠洋投送力量,在必要的時候在衝突地區部署力量,將戰亂衝突方隔絕在某些範圍之外。
除此之外,中國目前與自己的周邊海上鄰國,還在某些海域與島嶼上存在主權爭議,雖然現在都保持克制,中國方面提倡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並不排除在某些情況下,事態激化,導致必須進行武力解決,在這個時候,具有強大打擊力的兩棲攻擊艦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可以利用其搭載的直升機控制較大面積的地區。
不過,中國發展兩棲攻擊艦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適當的艦載直升機,中國目前最大的國產運輸直升機是直-8,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實現了全國產化,但其最大的問題是結構不夠緊湊,兩棲攻擊艦攜帶數量有限,而且其弔掛能力有限,無法吊運對海軍陸戰隊至關重要的榴彈炮來提供火力支援。中國目前正在發展的直-20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投入現役,適合艦載的重型直升機也沒有發展計劃,雖然可以購買俄制直升機,如卡莫夫系列,但在艦載運輸直升機上,卡莫夫系列明顯比不上美國"黑鷹"。
軍事評論員趙喜估計,在中國的直-20真正成熟之前,中國海軍裝備真正意義上的兩棲攻擊艦的可能很有限。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就是其搭載的人員與裝備主要依靠登陸艇輸送,而兩棲攻擊艦上攜帶的專業武裝直升機,比如武直-9和武直-10來提供火力支援,儘管如此,中國仍然缺乏垂直起降戰機來攜帶重磅炸彈,對那些加固目標進行打擊,當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引進英國"海鷂"戰鬥機的初衷也是如此,而並非像英國海軍那樣,將其作為爭奪空中優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