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斤胖子的勵志鐵三路:成為真正的[鋼鐵俠]Ironman!

@ 2016-02-26

春煦小時候做過造火箭的科學家夢、做過開勞斯萊斯的土豪夢,卻獨獨沒有做過體育夢。從2011年時的沉迷魔獸世界、每天抽菸兩包的180斤胖子,到今年相繼完成美國舊金山逃離惡魔島鐵人三項賽,馬來西亞蘭卡威ironman鐵人三項賽,一年時間兩場完全不同風格的鐵人三項比賽,我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洗禮。

回憶起來這一年的經歷,仍恍若夢中。因為運動,因為參加鐵三比賽,我從虛擬回到現實、從胖子成為精壯男,足跡也是從海峽對岸到了大洋彼岸,活出了精彩和自我。

從遊戲宅男到站上鐵三領獎台

雖然我從小沒有經過任何訓練,也從未展現過什麼運動天賦,但基本還算健康活潑的小孩。但我從初二開始沉迷CS和《傳奇》,趁父母睡著偷偷溜去網吧通宵達旦砍殭屍。高中又中魔獸癮,晚上遊戲白天上課睡覺,成績一落千丈,高中復讀時因逃課打遊戲,氣的得母親欲剁我手指。

大學曠課打遊戲更是家常便飯,白天dota晚上魔獸世界,在團隊領袖的意淫中不可自拔。

大三時,回想自己的20多來年的人生,除了有頂級裝備的魔獸世界帳號、嫻熟的dota操作技巧外,一無所有一無是處。抽著紅塔山不停咳嗽的我,低頭看了看自己三層肚皮、鏡子裡的滿頭油膩的目光呆滯的臉龐,下定決定開始做改變。

2011年4月開始,我每個周末騎行成都周邊,經過3個月具備了一定的體能基礎,不僅身體狀況好轉更感受到回歸現實的樂趣。

2011年7月到8月,我和幾位朋友全程騎行了2200公里的川藏線。這次旅行後不僅體重從180斤降到了140多斤,而旅途中更結識形形色色的騎友,特別是一位香港騎友阿楓,講述了他的馬拉松和健身的經歷,從他那裡了解到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麼精彩故事,嚮往之極。

我想成為像阿楓一樣有健碩體格和豐富經歷的人,我結束川藏線旅程後。回到學校便在健身房「舉鐵」。從剛開始臥推只能空杆到後來推起100公斤,從初跑2公里就腿酸發漲到能夠不間斷跑七八公里。這一時期的鍛鍊正逐漸改變著我廢柴的體質。

只要參與,人人都能做鐵人

雖然如今已經被一些鐵三新人稱「大神」,實際上在2012年以前,我對於鐵人三項的認知還是一片空白,如果當時有人問我哪三項,我的回答或許會是:「鐵餅、鉛球、標槍。」

2012年初,進入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工作,適逢集團60周年大慶舉行運動會。因為之前的力量訓練和跑步,我在登山賽取得冠軍,之後又在4個項目獲得亞軍。能在體育比賽上拿名次,建立起了極大的自豪感和信心。

之後了解到9月成都金堂將舉行鐵人三項比賽的消息,這也是四川第一次舉行鐵人三項比賽,一看,游泳、騎車、跑步,我不都會嗎?雖然游泳只會蛙泳,裝備是入門級自行車,我依然鼓起勇氣報名。游泳被人蹬、自行車帶水、跑步跑錯道,儘管處鐵比賽中狀況百出,當我拼盡全力衝過終點時,那感覺恐怕世界冠軍也不過如此。

在國內,不少人對鐵三不了解,認為這是一項折磨人的魔鬼硬漢運動。其實在國外,鐵三就是一項大眾運動,在美國一年上千場鐵人三項比賽,日本有300場左右,台灣也有近百場。愛好者數以百萬級,其中職業運動員連1%都不到,鐵人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只是在業餘時間進行訓練和比賽,年齡從幾歲到80多歲都有。而我們國家一年的鐵三比賽只有十多場,愛好者區區幾千人。

賽事對於一個地方的運動氛圍的推動是不言而喻的,正是金堂這場比賽,四川誕生了第一批鐵三愛好者,我不再孤軍奮戰。2013年初我加入了四川拖家帶口鐵人三項俱樂部,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不同的年齡、不同身份和背景,相同的是對健康快樂追求以及生活的熱情。

傳統上,成都人的娛樂休閒以搓麻將、泡酒吧聞名,而我們平時相約游泳、周末騎車跑步,假期帶上家人去有山有水的地方訓練,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快樂如此純粹。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鐵三就是深度旅行的一種形式。如今馬拉松在國內已經火起來了,相信鐵三成為大眾運動的那一天也很快來到。鐵三不僅比賽趣味強,也沒有單項訓練的枯燥,對人體的鍛鍊也更均衡,游泳強化上肢、自行車和跑步鍛鍊下肢,受傷的風險也更小。因為鐵三訓練,我戒掉了5年的菸癮,每天早晨6點多起床練自由式再去上班,更注意飲食營養,按時睡覺,走出去別人經常說精神得就更變了一個人。

當然,也有人好奇我們為何折騰自己,實際上哪怕拿冠軍也只有1600人民幣,有時連機票都不夠。的確參加鐵三比賽,食宿車旅報名費都是得自掏腰包,而且我和隊友們都不是專業的運動員,是享受不到體制內所提供的任何支持,裝備、健身房、游泳館,都是由自己買單,但是,我們熱愛運動。運動引導我如何學會自我管理,如何保持自律性和執行力。我們可能成不了世界冠軍,但我們能嘗試改變生活習慣,不再是下班了就只願意蝸居在家看電視、上網,社交方式也從吃吃喝喝打麻將,變成了約跑約騎。放下滑鼠、遙控器,離開麻將桌,你會發現世界如此之大。2013年6月,我有幸受國家體育總局鐵人三項運動協會邀請參加了台灣海峽杯鐵人三項賽。

長期堅持訓練得到了回報,9月相繼在北京國際鐵人三項賽和威海長距離鐵人三項賽獲得亞軍。賽制的設置也是鐵三比賽很容易讓人得到成就感的一點,鐵三比賽首先分專業組和業餘分齡組,業餘組按照5歲或10歲年齡組劃分去比賽,也就是說哪怕80歲你都是和同樣白髮蒼蒼的對手較量。比起馬拉松賽場上不可戰勝的黑人神話,加入打鐵大軍,只要你努力,拿名次甚至站領獎台都不是夢。

冰 逃離惡魔島戰勝恐水

最負盛名的「逃離惡魔島」鐵人三項賽

國內舉行的鐵三比賽,絕大多數是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車、10公里跑步的奧運標準距離,俗稱標鐵。而在國外,還有著像美國舊金山的逃離惡魔島、ironman等形式各種各樣、距離也不盡相同的鐵三比賽。2013年北京鐵三我獲得亞軍的同時也獲得了2014年6月1日美國舊金山逃離惡魔島鐵人三項賽的資格。

逃離惡魔島是一場什麼樣的比賽呢?

作為全球知名四大鐵人三項賽之一的舊金山國際鐵人三項賽創辦於1981年,具有3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超過30屆比賽。其中久負盛名的逃離惡魔島國際鐵人三項賽系列賽總決賽位於美國舊金山惡魔島,該島四面峭壁深水,交通不易,美國政府曾設有惡魔島聯邦監獄,於1963年廢止,現與金門大橋同為舊金山灣的著名觀光景點。每年來自全球的頂尖鐵人三項運動好手們齊聚惡魔島,從這座古老囚禁島嶼附近停泊的渡輪上一頭跳下,先在只有10度左右徹骨的海水中游過金門大橋,然後在舊金山的城市公路上開始騎車和跑步項目比賽。正是因為極具挑戰性,包括許多奧運冠軍在內,每年有2000人會參加這項比賽。

說出來恐怕都沒人相信,已經比賽這麼多場鐵三的我居然有恐水症,每場比賽下水前都要反覆做心理鬥爭,比賽中也需要調整很久才能找到節奏。而逃離惡魔島算上是游泳比重最大也最難的鐵人賽。克服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那些焦慮的事情,我決定完成逃離惡魔島戰勝恐水。

5月27日抵達舊金山,舊金山白天夜晚溫差極大。早晚只有幾度而中午則會升到20多度。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有一句最著名的總結:「我所經歷的最寒冷的冬天是舊金山的夏天。」6月1日早晨6點30,所有選手在港口上船後繞惡魔島一圈,7點25,船艙打開,寒風吹得我情不自禁在膠衣里尿了一泡,站在船舷邊,看著遠方熟悉又陌生的舊金山城區心中感慨萬千,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刻再一次來臨。

我身旁的黨旗和職業選手入水都是魚躍式,而向來怕水的我則採用的是插蠟燭(摁住泳鏡捏住鼻子)跳水。當天水溫不到14度,比我參加過得任何一場比賽都寒冷,跳下去必須趕緊游讓自己身體熱起來。而在遊了幾百米剛找到感覺時洋流和風浪交替襲擊直讓人天旋地轉想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挺住。

逃離惡魔島的游泳賽段的參照就是登陸沙灘,途中沒有水線浮漂作參考,尋找跟游的目標是我當務之急,我選擇了一個由仰泳領游的5人小集團。當時考慮的理由很簡單,能在這麼重要的比賽中用仰泳,一定是一位出類拔萃的高手。事實證明,隨性美國人民真的只是把比賽當玩。距離海岸線還有200多米時,仰泳哥們終於去看了看岸邊才發現游歪了~此時我們明顯游偏到了登陸點的遠端,不僅多遊了不少里程,更有被衝到下游的風險。趕緊往回遊,上岸一刻真感覺自己得救了。

接著的自行車賽段雖然只有29公里但幾乎沒一處平路,而在騎行的過程中,舊金山的海岸線和公園風光一覽無餘。自行車算我強項,只有我超人沒有人超我。

進入到最後的12公里跑步,是由沙灘、碎石、草地、沙梯構成,比公路跑難度大趣味也更濃,我的鐵三服後背上印有國旗,看到前面有運動員,都忍不住加快速度跑到他前面,讓他看看我背後的國旗,到後來整個人完全嗨了竟越來越快似不知疲憊。

當我以2小時46分衝過終點,眼淚不爭氣的揮灑而出,不是因為訓練的心酸,而是我再一次戰勝自我,恐水症都能克服那還有什麼可怕的。我的成績在2000名運動員中排名199位。

火 學會真正享受比賽

對於鐵人三項,國內存在一定誤區。奧運距離鐵三,是為了讓更多大眾參與才制定的規則,國外被稱為Triathlon即三項全能。實際上,鐵人三項上世紀70年年代最早起源夏威夷,距離是3.8公里游泳、180公里自行車、42公里跑步,被稱為Ironman。在鐵人心目中,只有完成了Ironman,才能稱為真正的鐵人。

如同足球的舞台是世界盃一樣,鐵三屆中最受矚目的並非奧運會,而是至高殿堂Ironman世錦賽。每年10月夏威夷kona島會舉行的約2000人規模的世錦賽,參賽選手從全世界各地分站賽中選拔而出。比起逃離惡魔島,今年9月27日馬來西亞蘭卡威舉行的Ironman比賽,爭奪Kona資格才是我一年訓練的最重要目標。這場1500規模的比賽也因為有多達50名中國大陸選手參賽而格外引人注目。

比賽當日,3.8公里的游泳基本按照自己的節奏輕鬆完成

自行車頭一圈90公里按計劃騎出了滿意的速度,和前方選手的差距不斷縮小。但狀況出現在了第二圈,隨著氣溫超過35度,體液揮發得更快,我低估了高溫濕熱下電解質流失速度,在鹽丸吃光後很快發生腿部抽筋,十餘次的抽筋伴隨了最後40公里的騎行。因為「斷檔」,進入到跑步後,哪怕我一口氣吃下4粒鹽丸也無法克服腿部的綿軟無力感,跑過20公里,我知道,取得kona資格已經沒有希望了。

放下那份對成績的執著,放慢自己的腳步,我開始真正的來享受這場比賽,給沿途的選手加油打氣,在每個補給站吃西瓜。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也逐漸下降,吹著海風、欣賞風景,看著賽場上拼盡全力朝向終點的人們,我更像是一名旁觀者。

以前比賽時總想,我訓練的這麼辛苦,一定要拼盡全力取得最好成績才對得起流下的汗水。累得不行時,鼓勵自己的是大喊「never give up」。而這一次,想的卻是訓練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並將持續一輩子,比賽不過是一點動力和規劃,結果不在重要過程中已足夠幸福。累得不行時,喊的是「enjoy」。我們選擇了以鐵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比賽目標。游泳、騎車、跑步,已經成為了與吃飯睡覺工作一樣重要的大事。我享受訓練的過程而忘卻期間的辛苦,回憶滿滿是充實。

臨近終點線從隊友苗靖手中接過國旗,而我來到終點的方式、我跑步的姿態甚至終點放的音樂都不陌生,這一切,在之前的幾百個日日夜夜我已經想像了無數次。當主持人大喊著,you are ironman!我身披國旗衝過終點,最終成績11小時22分,全場排名99。

成為Ironman不算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但在這樣的一天裡,通過把自己逼到極限的一種方式,人生體驗又達到了新的巔峰。對於鐵人三項這一終生愛好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編輯寄語:春煦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目前國內寥寥少數真正的「Ironman」之一,他的努力和他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的「通過把自己逼到極限的一種方式,人生體驗又達到了新的巔峰」和JAY的「在極限的狀態里,才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感受不謀而合。春煦希望通過自身的事跡去感染更多的人去接觸鐵三,愛上鐵三;美騎網也希望廣大美騎網友通過一種新的方式去尋找自我,感受生活。未來美騎網將逐步增加和豐富關於鐵人三項運動的賽事、資訊、訓練知識等內容,幫助廣大運動愛好者跨進鐵人三項的門檻,敬請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