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決心投入中國的懷抱了:把生產世界最大飛機技術送給中國

@ 2016-02-25

2016年,中國的運20開始服役,隨著更多的運20新機交付,中國空軍缺少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問題將得到徹底的解決。這對於中國空軍的發展意義遠深,中國的戰略投送能力與速度將有機會與美俄一較高下。同時,中國的空中加油機與空中預警機也將擁有好的載台可以使用。

人們通常將軍用運輸機按用途劃分為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兩類,其中的大型運輸機,主要承擔遠距離投送,一般為洲際級別,最大起飛重量一般指超過150噸,載重40噸以上,正常裝載航程超過4000千米,比如:C-17、伊爾-76。

從實際需求而言,伊爾-76一級的運輸機即可達到戰略空運的需求,不過它並非頂級產品,還有更大的超大型運輸機,載重量100噸以上的大傢伙,擁有生產能力的國家只有美國與俄羅斯,型號也只有3個,C-5、安124、安225,其中,安225僅有一架,另二種的產量也不少,且目前實際都處於停產狀態。超大型飛機的意義可不小,有些任務也只有它們能完成,比如:一些重型設施的運輸等。

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安225

既然大型運輸機的問題解決了,那麼下一步的就是超大型運輸機難關了。想過這一關絕對不容易,這可是人類航空技術的頂端之作,由於其巨大的載重量與航程所帶來的意義非同小可,中國自然不能放棄。

這就是僅次安225的安124

幸運的是,安124可能以國際合作生產的方式落戶中國,它是僅次於安225的世界第二大運輸機,以前的載重量達到120噸,新生產的有望達到150噸的水平。它是原蘇聯開發的超大型運輸機,解體之後其設計單位劃歸烏克蘭,原本俄羅斯與烏克蘭多次就恢復安-124生產進行談判,後因故沒答成協議,如今更不可能了。如今烏克蘭政府已經批准向中國轉移安-124的生產,中烏雙方企業正在就具體問題進行交流。

這張圖,可以讓人更好的體會其巨大了

如果這一合作能夠達成,那麼超大型運輸機問題也就隨之解決了,甚至有望合作生產出安225,這種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畢竟該機也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即與中方合作的烏方企業。

無論怎麼說,這對於我們都是一個好消息,烏克蘭將生產世界上最大飛機的技術送給了中國,這與其說是一筆下商業決定,不如說是一個政治決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