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隱身制空戰鬥機,挑戰中國殲20空戰能力

@ 2016-02-25

日本空中自衛隊目前的主力機型除了自產的F-2戰鬥機之外,就是F-15J了,其中F-15是日本空中自衛隊的主力裝備,頻頻出現在電視新聞中,攔截中國或者俄羅斯偵察機。不過,F-15J加入日本空中自衛隊已經近40個年頭了,其原型原本是F-15C,不過美國在將這種當時的先進戰鬥機出售給日本的時候,做了許多技術上的「閹割」,除了不能用於對地攻擊之外(事實上美國空軍自己的F-15C也是一款純制空戰鬥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對地攻擊),還無法發射「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儘管在後來的升級中,F-15J獲得了超視距作戰能力,但是,畢竟這種飛機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日本在對其升級上的進度也十分緩慢,不要說面對總過和俄羅斯不斷列裝的新式重型戰鬥機,即便是與韓國空軍的F-15K相比,日本也難以占據優勢了。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日本空中自衛隊一直以擁有東亞地區最先進的戰鬥機而自豪。

美國已經率先裝備了F-22隱身戰鬥機並已經形成戰力,東亞地區也即將進入五代機時代,其中,中國自主研發的殲-20戰鬥機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即將投入現役,而韓國也已經訂購了F-35戰鬥機,相比起來,儘管此前日本也已經訂購了42架F-35戰鬥機,但F-35並不足以保證日本在未來能夠掌握技術上的優勢。其實日本當初看中的是美國空軍的主力裝備F-22戰鬥機,這也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戰鬥機,不過,儘管日本表示在經濟上不存在任何壓力,但美國依舊沒有將其出售給日本,根據美國國會的法案,不僅美國空軍無法購買更多數量的F-22戰鬥機,為了保持技術優勢,還禁止將這種先進戰鬥機出售給任何國家,即便是自己的盟國。

很明顯,在未來,日本最為先進的戰鬥機將是F-35,包括常規性和可以用於兩棲攻擊艦的垂直短距起降型,不過,很顯然,F-35難以為日本帶來足夠的技術優勢,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要比中俄五代機落後。在美國空軍的裝備體系中,F-35是一款多用途戰鬥機,主要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奪取制空權任務是交給F-22這種純制空型戰鬥機執行的,但在其他國家,F-35的任務卻尤其突出爭奪制空權,日本很顯然也打算用其來爭奪空中優勢,不過,很失望的是,F-35在設計上就在空戰領域有所缺失,F-35不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F-35作為第四代戰鬥機,要次於F-22。根據模擬空戰數據分析,它不敵蘇-27、蘇-35和殲11B。

很明顯,日本需要一款純制空戰鬥機,在未來保持空中優勢,在外購無門的情況下,就有了自研的「心神」,其設計目標是要打造一款操控性能更佳、具有空中優勢的隱形戰機。該機作為實驗機,研製成功後可能並不會大量裝備部隊,而是在其基礎上擴大發展第五代戰鬥機,編號可能是「F-3戰鬥機"。同時日本防衛省將用該戰機研究先進技術與系統集成,之後計劃生產一款集「i3」(信息化、智能化與迅捷度)概念和反隱形能力於一體的「第六代」戰機。

不過,近日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稱,目前資金捉襟見肘的航空自衛隊面臨著選擇挑戰,是集中資源購買先進的美製戰鬥機呢,還是堅持發展本國航空工業,西方專家認為,威脅日本的並非中國戰機而是數以千計的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應優先採購和升級美國戰機。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對於日本來說,空戰能力孱弱的F-35確實無法滿足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需求,日本研製「心神」的初衷即是獲得一款純制空戰鬥機。不過,自二戰之後,日本雖然研發了多款戰鬥機,不過,這些戰機很大程度上說,並不是日本獨自研發的,除了美國特許生產之外,就是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研發的。事實上,即便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主要的盟友,但是鑒於二戰的教訓,在某些核心軍工研發能力上,美國是在可以壓制日本的,諸如先進航空發動機、機載雷達和氣動設計,至今,日本自己研發的飛機,不論軍用還是民用,在做氣動試驗的時候,還是需要送到美國,自然,其數據也就跟美國方面共享了。

目前「心神」還處於驗證機階段,離正式成熟服役還很遠,不過,作為一款純制空戰鬥機,在概念上已經超越了F-35,目前來看,「心神」儘管技術上的某些短板,諸如雷達、外形設計和發動機之外,不過卻被日本賦予了更大的意義,除了作為日本空中自衛隊未來的主力制空戰鬥機之外,還有著發展日本真正的航空工業,擺脫日本束縛的意義。日本已經突破「和平憲法」,朝一個正常國家逐步邁進,在軍事上自然也要做到獨立自主。F-35的核心代碼,美國沒有對外透露,這樣,除非得到美國允許,其使用國都無法使用自研武器和對其升級,甚至在使用中,美國方面也可以監控,在必要的時候獲取其控制權。日本研發「心神」,就是為了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極力阻止日本開發「心神」,除了擔心其會搶占F-35的市場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加強對日本的控制,避免日本成為真正的獨立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