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英雄拉起一支四千的農民礦工部隊 百戰百勝殺了好幾萬的鬼子

@ 2016-02-25

浙江,自從大運河開通後,就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經濟發達讓當地人普遍養尊處優,讀書經商行,可是打戰嘛,卻大多數人都怕死,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你見過有幾個有錢人家的子弟,願意放下家中的萬貫家資,去和人拚命的?有錢人可是最惜命的。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在明朝,就有一位民族英雄,拉起了一支由四千浙江人組成的部隊,百戰百勝,大大小小的戰爭殲滅日本鬼子,當時叫倭寇十幾萬,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沒有之一。

他們就是威名赫赫的——戚家軍!

在戚家軍成立之前,其實明朝北起山東,南至福建廣東都深受倭寇之患,當時的沿海兵是不堪一擊的,因為當時明朝的都是軍戶兵,也就是祖祖輩輩就得當兵,朝廷腐敗,老百姓又看他們不起,所以他們沒理想也沒追求,常常被十幾個真倭(真正的日本人,當時的倭寇很多是中國人,應該有八成倭寇都是中國的海盜)追著幾千人跑,幾百個真倭基本上就是無敵的。

戚繼光深知這樣子的軍戶兵不能用,卻發現金華、義務一帶的百姓彪悍,不畏死,別說打戰了,便招募了三千人,並結合南方地理等因素,加以訓練,於是就練成了威名赫赫的戚家軍。

戚家軍成軍時三千人,在整個抗倭戰爭中人數最多也就四千人。四千人的部隊有多少呢?一點都不多,現在一個城市裡隨隨便便一個中學,做課間操時,操場上站著的都不止四千人。

可是這四千人的戰績,絕對會讓你嘆為觀止,說這四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咱們現在就來看看戚家軍的戰績: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經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鬥,十三戰十三捷,斬殺真倭三千餘,燒殺溺斃無算;福建之役,總兵力六千,經橫嶼、牛田、林墩三戰,斬真倭五千餘級,其中橫嶼之戰是一場精彩的步炮協同作戰,先以火炮擊沉倭寇戰船並轟擊倭寇大營,再以突擊隊強行登陸突破倭寇本陣,斬殺倭寇頭領。嘉靖四十二年平海衛,經仙游、王倉坪、蔡丕嶺四戰,共斬殺真倭兩萬餘,福建倭寇被一掃而空,另於廣東剿滅勾結倭寇的海盜吳平,擊敗吳平手下的海盜三萬餘人,吳平逃亡海上。

別以為倭寇沒戰鬥力,都說了當時的倭寇,特別是真倭們,都是日本百戰餘生的武士,不怕死又各個身手靈活,戰鬥經驗豐富,不然也不會從朱元璋那會開始,一直到萬曆年間,能為禍中國近兩百年,而明朝在沿海數十萬上百萬的軍隊都拿他們沒辦法。

現在戚家軍,四千人就把他們解決了。

不僅是打倭寇,打蒙古人戚家軍照樣如砍瓜切菜一般就手起刀落了。

隆慶元年,戚繼光及其老部下三千人調往京師,督陣薊遼,戚家軍火槍隊易步為騎,成為中國第一支火槍騎兵隊。

戚繼光督陣薊遼期間編練車步騎營三萬。

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關請罪。

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又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

這個時候的蒙古人,已經不是元末那被中原花花世界腐蝕了的蒙古人,草原的惡劣環境,加上成吉思汗那勇猛善戰的血液基因,讓這個時候的蒙古人雖然不一定能有成吉思汗時期那麼能打,卻也有蒙古人巔峰時期的八成戰鬥力了。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十五萬餘,這十五位都是難啃的骨頭,都是當時世界上一直在打戰的真倭和蒙古人。可是面對戚家軍,他們各個都只有求饒的份。

而且戚家軍的威名並沒有因為戚繼光的去職而低落,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

萬曆朝鮮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頭功,其中許多人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將吳惟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