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日本依然蔑稱中國為支那 直到這場戰爭後才讓其改口

@ 2016-02-24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宣告中國在付出了三千五百五傷亡的代價後,終於打贏了這場民族生存之戰。

根據戰勝國與戰敗國簽訂的協議,日本方面在媒體及政府文件等地方不能再出現「重慶政府」等戰時稱呼,更不能出現「支那」「支那豬」等侮辱性詞眼。

可是日本方面卻在方面依然非常不注意,當時國民政府派駐日本的軍事代表團抵達東京後,依然能見到日本媒體以「支那」這樣子的侮辱性詞眼來稱呼中國。

國民政府的代表立刻以戰勝國身份請求占領日本的盟軍指揮立刻制止此類新聞的宣布,美國遂對日本辱華性媒體進行了封殺。

可是私底下日本人依然以「支那」稱呼中國。因為二戰時期,他們覺得中國軍隊表現得太差勁了,中國並沒有將他們打敗,要不是美國和蘇聯人插手,中國打不贏他們,特別是到了二戰後期,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都已經在戰略反攻了,唯獨中國的正面戰場卻迎來了豫湘桂大潰敗。

日本向來崇拜強者,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打心眼裡就覺得中國並不是戰勝國,依舊蔑稱中國是「支那」。

直到這場戰爭的爆發,已經中國取得勝利後,才讓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及稱呼得以改觀。

這場戰爭就是「韓戰」。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

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在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依然決然的「亮劍」而起,跨過鴨綠江,用落後的武器,頑強的意志,將已經陳兵鴨綠江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一直趕回了三八線以南。用莫大的犧牲換來了這得之不易的勝利,甚至連美國人都說韓戰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韓戰的勝利,傳到日本本土後,日本人甚為震驚,沒想到在他們看來已經在他們國土上駐軍的龐然大物,竟然也是可以打敗的,於是慢慢的他們便將「支那」改成了「中國」。

不僅是日本本土,甚至在中國的東北的撫順戰犯管理所內,依然覺得輸得不服氣的日本戰犯們,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尊嚴,不是靠別人的援助得來的,一個國家要想獨立自主被別人尊敬也不是引進多少外國先進武器就能得來的。需要血與火的錘鍊,需要用自己的拳頭去爭取去打拚。

所以別以為日本人稱咱們從「支那」改口成「中國」,僅僅是一個詞眼而已,可是這個詞眼卻是中國人的尊嚴,是韓戰我們英勇的志願軍用獻血和生命打出來的尊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