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四大國軍隊占領日本,最終為什麼成了美國一家獨大

@ 2016-02-22

美國在日本駐有大量的軍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其實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按照規定是四大國各派遣軍隊分區占領日本。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英國、中國、蘇聯三國全部爽約,最終四大國占領日本的行動成了美國一家獨大。

一、日本對英國沒有任何的價值,英國宣布退出

根 據之前的規定,美國占領本州,蘇聯占領北海道,中國占領四國,英國占領九州。四大國向對待德國那樣占領日本,但這個行動實施起來難度很大。英國第一個表示 來補了,這裡面原因很多。首先就是經濟問題,一戰和經濟危機對英國的影響相當大,直到二戰爆發,英國的經濟還沒有恢復正常。在二戰期間,英國的各個大城市 遭到了德軍戰機和飛彈的襲擊,損失很大。在二戰結束以後,英國急需恢複本國的經濟。在這一時期,英國真是窮到家了。英國根本沒有富裕的資金來支持對日本的 駐軍,在英國看來,占領日本對英國沒有任何的實際利益。僅僅為了一個面子不值當,英國人是非常現實的。

除 了經濟原因,在政治原因上,英國也有困難。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被稱為英女王王冠上的明珠。但是二戰結束以後,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越來越大。聖雄甘地 領導印度人民展開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對英國的打擊相當大。不要小看這個印度小個子,他被愛因斯坦稱為人類的良心。英國當時面對印度問題已經是焦頭爛 額,一方面是情緒高漲的印度民眾,另一方面是不願意放棄印度的英國官員。英國內部確實有用武力鎮壓這次運動的聲音,因此英國不想把有限的兵力浪費在占領日 本的問題上。美國對各國的要求是駐軍兩萬以上,這簡直是要英國人的命。英國人的2萬軍隊在印度可以占領好大一塊地盤,何必在日本九州島上糾結。

二、中國軍隊要忙著打內戰,沒有功夫去日本

日 本對中國造成了傷害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為了打敗日本,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造成了經濟損失高達5000多億美元。如果蔣介石手 里當時有原子彈,他肯定敢玩命的扔。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美國邀請中國派遣軍隊占領日本四國島。當時蔣介石的心裡非常矛盾,一方面占領日本有助於提高 中國的國威,也能增加自己的威信度。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準備集結部隊打內戰。派出那種三流部隊當然是不行的,作為中國軍人的榜樣,當然需要派王牌部隊前 往,至少也得一流部隊。問題是經過8年抗戰,中國軍隊中那種真正能打仗的部隊已經不多了。蔣介石不願意把真正具有戰鬥力的軍隊派往日本。

除 了軍隊問題,駐軍的經費問題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當時中國是一個窮國,國防開支非常有限,而在國外駐軍的投入要比國內大的多。美國雖然邀請中國軍隊參加占 領日本,但是在四國島上的一切設施都有中國自己出錢建設。營房、公路、港口等等,全部都要重新建設。早先日本建造的設施早就在美軍的轟炸下,變得支離破 碎。中國計算了一下具體的經費,對於中國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蔣介石一再拖延派遣軍隊的具體日期,內戰爆發以後,直接調回了已經到達日本四國島的先頭 部隊。

三、蘇聯很想來,但是不敢來

美 國給蘇聯劃定的占領區是日本北部的北海道,這裡屬於山區,非常不適合機械化部隊展開。由於當時美蘇冷戰已經初見端倪,美國專門讓蘇聯駐紮在北海道,這裡的 地形可以限制蘇軍的規模和裝備。美國對蘇聯到底能不能來占領北海道,一時之間還把握不准。處於最壞的打算,美國已經在本州的北部布置了大量的航空兵。一旦 將來美國與蘇聯全面交惡,美國立刻轟炸駐紮在北海道的蘇軍。起初蘇聯確實也打算派兵占領北海道,這樣可以拱衛自己的遠東地區。史達林甚至專門挑選了將領和 部隊,並且還命令蘇聯太平洋艦隊的一支分艦隊開赴北海道。

但 是歐洲的局勢越來越緊張,美蘇兩國在中歐地區開始了劍拔弩張的對峙。此時蘇聯不得不重新考慮派遣軍隊占領日本的問題,因為派去的蘇軍很有可能是「肉包子打 狗」。美軍擁有就對的海軍和空軍優勢,蘇聯的機械化軍團雖然強大,但是在群島之中完全無法展開。一旦美蘇兩國在歐洲發生衝突,駐紮北海道的蘇軍很有可能被 美軍圍殲。更何況北海道地區什麼也沒有,這是把蘇聯往死里坑。中國占領的四國是農業區,英國占領的九州是工業區,美國自己占領的本州是日本的命脈。而分給 蘇聯的北海道地區,除了火山就是溫泉,再沒有其他的了。史達林斷然不會為了一個面子,而做賠本的買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