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不斷加強打壓小販,令香港街頭小食文化逐漸消失。另一邊廂,歐洲卻有人將這種文化發揚光大。
捷克一名廚師深受廣東飲茶文化及車仔檔特色吸引,竟將兩者撈埋一齊在布拉格街頭擺賣,據聞更相當受歡迎。可是該廚師因有正職,小販只是短期兼差。
點心配紅酒,你試過未?
飲茶,雅稱品茗,也就是喝茶、品茶。
方言中飲茶也可以特指一種源自中國廣州的粵式飲食,而後在廣東乃至世界各地傳播,成為廣東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廣東,飲茶一開始是叫做「上茶樓」或者「上酒樓」,後來就叫了「去飲茶」,慢慢「飲茶」就變成了上茶樓喝茶吃點心的代名詞。
飲茶主要包括了喝茶和吃點心,而點心中數蝦餃和叉燒包在早期較為廣受歡迎,故此粵語內形容飲茶為「一盅兩件」(一盅茶+兩件點心),而且在某些語境下它還表示「最低消費」的意思。
飲茶在香港及廣東一帶非常流行,近年更流傳到中國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成為最具代表性的粵菜之一。在外國,飲茶差不多是點心的同義詞。飲茶的茶樓在歐美被稱為「Dim Sum House」(中譯:點心屋)。
澳紐索性把飲茶的地方同樣稱呼為「飲茶」,而日常交談亦會說「Let's go to Yum Cha」(中譯:我們去飲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