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迫擊炮彈裝上這個小部件,奇蹟發生了,射程猛增!
我們經常會在圖片或電影中看到,迫擊炮的尾管上往往會裝有形狀各異的附加裝置,有的網友問我,這些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呢?還有的網站將其稱為迫擊炮的密封裝置。那麼,到底這種裝置是做什麼用的呢?這還給從迫擊炮的發射原理來說。
對步兵來說,迫擊炮由於輕便簡單,彈道彎曲且射擊死角小,所以深受各國陸軍喜愛,特別是基層步兵單位對於迫擊炮可以說是十分的依賴。我們知道,迫擊炮的原理就是利用炮彈在炮管內的自由落體運動,炮彈底火在重力的作用下撞擊擊針,從而引發發射藥完成發射。
當發射藥被擊發後,發射有會發生劇烈的爆燃,急速膨脹的火藥燃氣會從迫擊炮彈尾管上的小孔噴出,炮彈在這股高溫高壓燃氣的推動下迅速飛出炮口,完成發射。
迫擊炮的發射藥基本原理和一枚12號霰彈的原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根據炮彈直徑不同,裝藥量也會有些許不同。但是問題來了,一枚12號霰彈的的直徑也僅有18.5毫米,想要增加裝藥量就必須加長發射藥的長度,這也是為什麼口徑越大的迫擊炮彈尾管就越長的原因。即便是在長的尾管也不能裝下足夠多的發射藥,所以早期的迫擊炮的射程並沒有十分理想。
最開始科學家想到了利用爆炸性能更加先進的炸藥來製作發射藥,但是由於安全性的考慮這種方式最終並沒有被採用。而另一種方式就是提高迫擊炮的裝藥量,迫擊炮彈的尾管是不能再做手腳了,於是軍工人員就另闢蹊徑的在炮彈的尾管或尾翼上家裝附加藥包來增加發射藥的裝藥量。
答案有了,這些形狀各異裝載迫擊炮彈尾部的裝置就是附加藥包,這些藥包的作用是增加迫擊炮的初速和射程的一種十分有效的裝置。附加藥包的原理很簡單,當迫擊炮彈被擊發後高溫的火藥燃氣會從炮彈尾管的小孔中噴出,這時掛在尾管外部的附加藥包會被這些燃氣點燃,發生劇烈的燃燒從而達到增加射程和初速的目的。
最早的附加藥包在裝配上很簡單,就是一種裝有發射藥的布袋,甚至還有的附加藥包直接就是一大把管狀發射藥捆在尾管上。後來又出現了一馬蹄形的附加藥包,這種藥包是一種壓製成型的發射藥,士兵可以根據戰鬥情況增減數量。中國最早在民國時期就在60毫米迫擊炮上使用了附加藥包。現在,也開始使用馬蹄形的附加藥包了。(下一張圖就是迫擊炮的恐怖威力,面對殘酷的戰爭,人類是這麼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