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興替鏡
首先需要說一點,從漢朝到西晉的這幾百年中,朝鮮半島的北部一直中國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直到五胡亂華、北部分崩離析之後,才脫離了中國的統治。在隨後的南北朝的對峙中,北方王朝的主要對手是南方王朝,對於朝鮮無暇顧及。那麼唐朝以後的王朝為什麼也沒有將它吞併呢?
一、從軍事和地理的角度來看,征服朝鮮代價很大
在唐朝時期之後,朝鮮半島與宋朝不再接壤,宋朝想進攻朝鮮除非進行大規模渡海作戰,這對於國防壓力一直很大的宋朝來說是不可能的。先後與朝鮮接壤的遼金兩國不是不想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因為他們周邊的對手太多,實在是沒有力氣對付朝鮮。通過朝鮮自己的本身的條件來看,朝鮮半島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都是山地和丘陵,只有南部有那麼幾小塊平原。就是這幾塊平原成為了朝鮮的命根子,也是當年窮到家的日本一定要占領的地區。
朝鮮的北部全部都是山脈和丘陵,十分利於防守,即便是當年的蒙古騎兵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中國想進入朝鮮必須經過這些山地,這就將中國軍隊擋在了國門之外。如果進行長期作戰的話,中國軍隊還需要從國內運送物資十分的麻煩,而朝鮮軍隊卻可以就地補充。此外朝鮮的冬季十分的寒冷,如果戰爭進入冬季對於中國十分的不利,飢餓和寒冷是困擾中原王朝軍隊的很大障礙。此外從秦到明,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中原王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防禦北方的強敵上。對於朝鮮心有餘而力不足。
二、在文化、價值和利害關係上,並沒有必要占領朝鮮
在文化上,朝鮮與中國可以說是同根同源,朝鮮初期的兩個王朝建立者都是中國人。中國和朝鮮的關係類似於那種血脈已經相差很遠的老親戚,雖然已經疏遠,但是仍然不好下手。由於幾百年的分裂局面,朝鮮國人已經認同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事實。如果中原王朝硬要將朝鮮納入自己的版圖,憑中原王朝的實力這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占領以後,朝鮮人會無休止的反抗,就如同宋朝和明朝在越南的遭遇一樣。
按照地區的產值來看,朝鮮還不如越南,越南最起碼還有足夠的水稻產量;而朝鮮的糧食產量自古就不夠用,如果中原王朝占領了朝鮮,什麼都要從國內運輸,花費的代價比在越南還大。還拿越南為例,明朝軍隊對交趾地區(越南)進行占領以後,每年在交趾花費的軍費在300萬兩白銀以上,而明朝得到的收入還不到20萬兩,完全是一筆賠本賠到家的買賣。如果中原王朝占領了朝鮮,付出的軍費會更多,但收入卻更少,中原王朝不傻。
此外朝鮮這個國家也非常聰明,幾乎從來不和中原王朝搞對抗,弄的中原王朝想進攻都找不到理由。朝鮮的君主從來不稱自己是皇帝,一直稱自己是國王,並且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如果藩屬國遭到了宗主國的主動進攻,那麼其他的藩屬國就會離心離德,考慮這個宗主國是否可靠。最注重面子工程的中原王朝不會犯這樣的錯誤,要懂得統帥全局,而不是區區一個朝鮮。由於當時俄羅斯和日本都還沒有崛起,所以說占領朝鮮在當時沒有什麼具體的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