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先進武器再奪桂冠:翼龍成最大黑馬

@ 2016-02-21

隨著世界各地軍事行動的上升和局勢的動盪,無人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偵查,監視的能力讓它在戰爭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最近,有媒體報道指出,根據從作戰能力上和軍事武器裝備上的評估來分析,中國「翼龍」II顯現出光彩的一面,突出重圍,被列為當今世界最先進同時最「致命」的軍用無人機之一。

「翼龍」Ⅱ無人機是一種中低空、軍民兩用、長航時多用途無人機,其採用活塞式發動機,正常式氣動布局,機身結構選用鋁合金材料,將透波復合材料應用於天線罩。「翼龍」Ⅱ無人機能夠對敵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還能夠攜帶偵察設備對敵方目標進行遠距離長航時偵察,其總體性能在國際上同類型無人機的先進水平也是有的一拼的。

中國翼龍無人機

「翼龍」Ⅱ無人機作為中國空軍偵察的重要手段,偵察、監視和對地打擊任務不在話下,機上的武器裝備可以對地面實施空-地攻擊。

中國翼龍無人機

外媒猜測,「翼龍」Ⅱ無人機預計將成為解放軍空軍的一個組成部分。據悉,「翼龍」Ⅱ無人機系統配備了由光電監視/瞄準裝置、合成孔徑雷達、雷達告警設備、雷射制導飛彈和雷射制導炸彈組成的標準配置設備,更是有電子偵察、雷達干擾、通訊偵察、情報收集、偵察相機、通信中繼、搜索救援等眾多選擇,完全能適應在多種任務需求的複雜環境。

據悉,「翼龍」Ⅱ無人機能夠達到370千米/小時左右的最高速度,並能達到9千米的高度。其有效載荷能力和續航能力都非常之強。這表明中國無人偵察攻擊機已經達到了更高的水平。全自主平台之下,將令中國「翼龍」Ⅱ無人機上升到新高度

翼龍Ⅱ無人機閃亮登場:憑優異性能折服海內外

近年來中國在無人機方面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規模以及品種數量,都是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都自嘆不如,如今剛曝光的一種新型無人攻擊機,則讓海內外都驚嘆不已。9月16日在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的第十六屆北京航展上,在中航工業的一份宣傳頁中,出現了「翼龍Ⅱ」無人機的設計方案效果圖。據資料介紹,「翼龍Ⅱ」無人機系統是在翼龍I無人機基礎上研製的一款中空、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化多用途無人機,可以執行偵察、監視和對地打擊任務,適合于軍事任務、反恐維穩、邊境巡邏和民事用途,該系統由「翼龍Ⅱ」無人機、地面站、任務載荷和地面保障系統組成。宣傳頁上這架「翼龍Ⅱ」無人機,6個翼下掛架採用復合掛架的方式掛載了12枚飛彈,宛然就是一架功能強大的轟炸機。

中國「翼龍」無人機

早前,人們對美國高技術無人機在戰亂衝突區上空巡邏、向地面上的叛亂分子發射「獄火」飛彈進行毀滅性的攻擊早已習以為常,所以對這樣的事情也不再多想了。人們認為,美國是無人機技術的主要提供者(據說以色列緊隨其後)。據美國國防部預計,將來大部分空戰將在無人機之間展開,飛行員可以安然無恙地坐在可能遠在數千英里以外的地面上。然而,這種情況看來可能會提前發生,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消息說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無人機生產裝備國,現在正將類似美國「捕食者」無人機的「翼龍」系列無人機裝備軍隊並開始出口到更多的國家。

這裡提到的「翼龍」無人機,在中國軍隊里的稱呼是GJ-1(GJ代表攻擊),是中國研製的首款具備偵察打擊能力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該機是「翼龍」系列的察打一體型無人機,能夠執行長時間情報偵察、監視和火力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翼龍」無人機用途和技術指標與美國著名的MQ-1「捕食者」無人機相似,屬當今世界最先進無人機之一。

中國「翼龍」無人機

GJ-1「翼龍」無人機主要用於長時間情報偵察、監視和現地勘察,能夠廣泛執行各種任務,包括火力打擊效果評估。根據不同的任務,GJ-1「翼龍」無人機能夠配備各種類型的光電設備和其他觀察設備,包括LE-350、YY-1、YY-12觀察吊艙。GJ-1還能用來實時定點精確攻擊,能夠廣泛攜載各種精確制飛彈藥。有報道稱,「翼龍」無人機重1100公斤,航程超過40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約為20小時,最大載彈量為200公斤,可攜帶2枚國產KD-10(「藍箭-7」)雷射制導飛彈或LS-6 GPS制導炸彈或FT-7衛星制導航空炸彈。

雖然從技術和應用上來看,GJ-1「翼龍」無人機已經趕上了美國「捕食者」無人機,並且中國也將該機出售到了沙特等幾個中東國家和中亞一些國家,但是總體來看,該機還存在武器攜帶量偏少和滯空時間以及巡邏範圍較小的局限。當然,最大的缺陷就是只能攜帶兩枚飛彈,這樣一個航次只能最大攻擊兩個目標,這與其1500公里作戰範圍內需要承擔的打擊任務不能成正比。因此,按照系列化發展的原則,「翼龍Ⅱ」無人機順利誕生。

據悉,「翼龍Ⅱ」無人機系統具有全自主水平輪式起降和巡航飛行能力、空地協同能力、地面接力控制能力,相對「翼龍Ⅰ」(也就是GJ-1「翼龍」),「翼龍Ⅱ」無人機優化了氣動布局、機體結構和機載系統,裝載大功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大幅度提高了平台飛行性能、載荷裝載能力、多傳感器綜合能力、數據傳輸與控制能力,可適應複雜使用環境下的多種任務需求。

中航工業宣傳頁中「翼龍Ⅱ」無人機的設計方案效果圖

「翼龍Ⅱ」無人機標準配置裝載光電監視/瞄準裝置、合成孔徑雷達(SAR)、雷達告警設備、雷射制導飛彈和雷射制導炸彈,也可根據用戶需求選裝電子偵察、雷達干擾、通訊偵察、情報收集、偵察相機、通信中繼、搜索救援等設備,以及其他先進的任務載荷設備、數據鏈和機載武器等。如果不出意外,按照「翼龍Ⅰ」服役後被命名為GJ-1的順序,「翼龍Ⅱ」交付部隊後會被命名為GJ-2,但兩者的作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翼龍Ⅰ」

新出現的「翼龍Ⅱ」相比此前的「翼龍Ⅰ」不僅體積更大,發動機更新,其6個復合掛架可掛12枚飛彈的掛載能力也為其贏得了「無人轟炸機」的綽號。人們現在把「翼龍Ⅱ」無人機與美軍MQ-9「死神」無人機進行對比,因為兩者在很多方面都有類似之處。拿「翼龍Ⅱ」與MQ-9「死神」無人機對比,可以發現後者以662千瓦的動力裝置獲得了常規6掛架,而「翼龍Ⅱ」的動力裝置是一台功率在500千瓦的渦槳發動機,因此「翼龍Ⅱ」在動力性能上不如MQ-9「死神」。同時參照MQ-9「死神」無人機的掛載能力,以及實際掛載12枚「藍箭-7」飛彈(彈重46千克)來看,「翼龍Ⅱ」無人機的掛載能力可達600千克,或基本接近這一載荷,是「翼龍Ⅰ」的近3倍。如果中國要想追趕上美軍的水平,那麼,採用新型發動機是一個捷徑,這可能會等到「翼龍Ⅲ」無人機才能實現。最厲害的是,「翼龍Ⅱ」無人機搭載的「藍箭-7」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靜破甲能力大於等於1400毫米,幾乎可擊破現役所有主戰坦克的前裝甲;而LS-6 GPS制導炸彈或FT-7衛星制導航空炸彈則可對敵方的各類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也可執行「斬首戰」任務。

「翼龍Ⅱ」無人機研發成功最大的好處就是帶來遠程攻擊能力的巨幅提升,可以想像,在偵測能力、巡航時間和載彈量上獲得大幅提升後,該機就能像一架轟炸機那樣,在遠離己方基地的地方執行多個或多輪精確打擊任務,甚至可以在評估戰果後決定是繼續打擊還是進入下一個目標搜尋程序。這種多模式的打擊能力,可使「翼龍Ⅱ」無人機廣泛應用中亞反恐、台海衝突、南海爭端甚至是東海糾紛上,使中國軍隊在沒有人現場參與的情況下擁有數千公里外管控戰場的能力,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發動對敵指揮部的摧毀任務。總之,「翼龍Ⅱ」無人機的亮相,不但說明中國在無人機技術上的巨大進步,還證明中國的對敵打擊模式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將讓任何頑敵在對抗中國時不得不三思而行!

據介紹,「翼龍II」無人機的翼展為20.5米,長度為11米,最大起飛重量為4200千克,最大外掛重量為480千克,最大速度為370千米/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為9000米,續航時間為20小時。「翼龍II」的研發進度如何?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機仍在設計研發中,預計還要等三年左右時間才能面世。在談到「翼龍II」的性能時,工作人員自信的表示,該機在國內應當是首屈一指,在世界範圍內也應該屬於最先進之一。

翼龍無人機

翼龍無人機瞄準畫面

宣傳頁上的「翼龍II」無人機6個翼下掛架採用復合掛架的方式掛載了12枚疑似「藍箭-7」的空對地飛彈,「藍箭-7」飛彈重46千克,據此計算,「翼龍II」無人機的外掛載荷應當超過500千克,而相關人員也透露,「翼龍II」的最大外掛載荷其實超過600千克。雖然不能像改進型「死神」無人機那樣外掛油箱,但是機翼內配備有內置油箱,載油量超過1噸。考慮到「翼龍II」是在「翼龍I」基礎上研製的機型,相比後者200公斤的任務載荷和300公斤的載油量,「翼龍II」的進步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