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1)
(吉隆坡20日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說,他是一個有耐心的人,但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他今晚在「納吉參政40周年祈禱會」上致辭時說,人們不要以為對他可以隨心所欲、任意妄為,不要以為他不會採取行動。
別以為我不會採行動
「一旦超越底線,你們是知道(後果)的。」
他表示,他即使採取行動,也是基於事實,以及為巫統和政府的利益著想。納吉說,他之所以會在政治上取得成功,全仰仗一個原則,那就是相交更多朋友,而非樹立更多敵人。
他也說,他不是要求支持者對他愚忠,他也不贊成愚忠,要批評他的人盡可批評,但批評要有道理和合適的方式,而非導致黨被破壞。
批評要有道理
「我衹要求這點,外敵已足,沒必要再添蓆子下的敵人,甚至是褲子內的敵人。」
納吉也談及1987年他當上巫青團長時正遇上巫統變成非法組織,那時新巫統全靠巫青團才得以生存下來。
「那時馬哈迪的領導被近50%黨員反對,導致巫統被宣布為非法,是誰在那時救了巫統?是巫青!」
當年做巫青團長「救」敦馬
他指當時巫統區部不做活動,不招募黨員進新巫統,整個區部機關都凍結了,是巫青辦了一場大會,他為馬哈迪招募了數以千計的新黨員,才開始了新巫統的歷史。
他表示,若無巫青,新巫統早已瓦解,是因為巫青的功勞,巫統才得以生存下來,那時的領導才安然無恙。
「我不知道(人們)至今還記不記得,但我們要記住歷史。」
納吉在致辭中也回憶說,他清楚地記得是在1976年2月21日參政,那時他22歲又7個月,在北根國會選區不戰而勝,從此開始了政治生涯。
他說,那時他之所以選擇政治事業,是因為只有政治這一事業才能對人民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國家未來。
今晚祈禱會由「納吉87之友俱樂部」舉辦,該俱樂部會員是從1987年納吉任巫青團長開始追隨納吉的區部、支部巫青領袖和執委。
納吉的忍無可忍也挑起了網民的怒火:
《華爾街日報》編輯兼香港分部主任肯布朗日前在一個視頻中指出,《華爾街日報》擁有證據,可支撐該報這幾個月來的一系列報導,其中有關巨額獻金不是來自沙地,而是來自與1MDB有關的公司與帳戶。
視頻:
1MDB發表文告表示,《華爾街日報》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
它重申,1MDB堅持沒有將任何資金匯入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的個人銀行戶頭。
文告說,多個執法機構也重申了此事,包括大馬反貪污委員會、總檢察長,以及一些著名的國際刊物證實了有關獻金來自沙烏地阿拉伯。
有鑒於此,1MDB直指,《華爾街日報》對此事報導不曾求證,這不但是不誠實,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納吉,還要忍《華爾街日報》到幾時?居然認為是誹謗,那就去告啊!已經講了超過大半年了要告,還不採取行動?這叫「別對我任意妄為,我雖有耐心忍耐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