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已開發國家,當初為了打贏戰爭,卻把自己整個國家賣了
1823年8月3日,當一個叫做喬治·戈登·拜倫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從英格蘭僱傭 「赫拉克勒斯」號大船抵達希臘反抗鄂圖曼帝國殘酷統治的前線凱法利尼亞島的時候,原本以為會咒罵他的老鄉—英國士兵,居然熱烈歡迎這位英國19世紀初最偉大的詩人,高興之餘的拜倫當場朗誦了他的著作《唐璜》中的《哀希臘》。而對於拜倫這種享譽歐洲名人的援助,不管是對於希臘反抗政府還是當地的老闆姓來說都是歡飲鼓舞的一件事情。希臘起義軍甚至不斷的派人向他通報前線戰況和請求指導對於部隊的訓練,作為名人,拜倫也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並迅速地扛起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之一」的頭銜,為這塊他真誠熱愛的土地貢獻出了全部的精力,直至1842年4月19日因為受雨風寒病逝於希臘。為此,希臘獨立政府為拜倫舉行了盛況空前的國葬,並全國哀悼三天。
面對鄂圖曼帝國的統治,除了大詩人兼希臘革命家加斯·維列斯迪利斯號召起來,以亞歷山大·阿萊克桑茲羅斯·依普希蘭狄斯為領導的的人民起義革命軍之外,還有以「游擊」方式抗擊土耳其軍隊的希臘農民自發組織(特奧多羅斯·科羅克特洛尼斯為主要領導人)「克來夫特」,也有拜倫這種真心為希臘獨立貢獻了生命的偉人,包括歐洲許許多多的自由以及崇拜希臘浪漫主義的人。
然而僅僅靠他們當然是無法抗擊當時尚且強大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在土耳其龐大的軍隊面前,希臘起義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也就是這個時候,倫敦的金融巨鱷們看到了龐大的商機出現在戰爭面前。他們首先向希臘起義軍提議,在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希臘債券」,為其軍需籌資抗敵。按照協議,一旦希臘起義軍最後革命成功,希臘政府需要兌現債權人手中的債券,如果希臘政府失敗,這些債券自然是分文不值了。
雖然當時的希臘起義軍知道這無疑是一件飲鴆止渴的事情,然而現實情況卻逼得他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條件,而隨著希臘起義債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發行之後,希臘起義軍的輸贏就和整個歐洲所有購買了這種債券的債權人利益掛鉤了。
1822年6月,希臘起義軍設計埋伏土耳其部隊,在佩特雷全殲土耳其主力部隊。為此,已經無法獨立鎮壓起義軍的鄂圖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向埃及統治者默罕默德·阿里求援。1826年,經過埃及軍隊不斷增援並攻打了足足一年之久的希臘西部重要軍事港口梅索郎吉昂在炮火和瘟疫的雙重災難下最終失守,他的淪陷,幾乎已經宣告了希臘起義的失敗。而出於同情,也是對於手中不斷貶值的「希臘起義債券」,歐洲人民終於坐不住了,1827年10月,由英、法、俄三國組成的龐大聯合艦隊奔赴納瓦里諾灣,對土耳其埃及聯合艦隊發起了進攻,在一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之後,在這場被譽為世界上木製戰場最後一次大海戰中,以土耳其埃及聯合艦隊7000名人員傷亡,60艘戰艦損失而敗北告終。也正是這次海戰的扭轉,希臘在近400多年的壓迫後終於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只是在生命的自由歡呼之後,希臘人民欠下了之前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巨額債務又將他們推入了另一種壓迫,之後的故事,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席捲,本就不堪債務重負的希臘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危機的典範。
相關標籤: 歷史 軍事歷史 希臘 土耳其
收藏 分享 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