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什麼竟只得1分?2015年評分超低的20大PC遊戲

@ 2016-02-20

參考了Gamespot、IGN以及metacritic三大評分網站,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2015年度評分最低的幾款PC平台遊戲,那種1分2分的遊戲誕生的意義在哪裡……

TOP 20:《龍珠:超宇宙(Dragon Ball Xenoverse)》

Gamespot:6

metacritic:N

IGN:6.7

《龍珠:超宇宙》由Dimps工作室開發,並由NBGI發行,登陸PC(Steam)、PS3、PS4、Xbox 360和Xbox One平台。

遊戲擁有炫酷的變身、龍珠系列遊戲中最精細的面部表情和更進化的遊戲畫質;玩家還可以從人類、賽亞人、那美剋星人、魔人和弗利薩五大種族中選擇一個創造屬於自己的角色,與《龍珠》裡非常熟悉的角色進行戰鬥。

此作缺點是任務設計並不大合理,戰鬥略顯無聊,雖然在亞洲人和大多數《龍珠》伴隨著長大的玩家眼裡,這部遊戲並不至於那麼差,但是甩開情懷的包袱呢?又或者這是東西方玩家的口味差異?

TOP 19:《磁力:牢籠緊閉(Magnetic: Cage Closed)》

Gamespot:N

metacritic:61

IGN:6.5

《磁力:牢籠緊閉》由Guru Games開發,登陸XBOXOne、PS4、PC平台。

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囚犯,從代號「Facility 7」的密室中逃出,而且據開發商Guru Games透露,「Facility 7」的每一個房間都有不止一種的逃脫方法,房間的改變是隨機性的,遊戲的故事線也會出現很多分支。

該作在解謎上並不需要特別燒腦,磁力也很炫酷,即使配樂不錯,也被遊戲本身的畫面和遊戲方式給拖累,讓人有種上不上下不下的感覺,還有沒完沒了的加載也讓人很心累!

TOP 18:《刺客信條編年史:中國(Assassin's Creed Chronicles: China)》

Gamespot:6

metacritic:67

IGN:6.4

本作登陸PC、PS4和XBO平台,由育碧蒙特婁工作室聯手Climax工作室開發。

玩家要穿越歷史前往三個不同的文明時期,包括1526年動盪不安的中國明朝(Ming Dynasty),1841年處於戰亂的印度錫克帝國(Sikh Empire)和1918年經歷了「紅色十月」( Red October)革命的俄羅斯。

每個編年史都有獨特的設定、藝術風格、劇情和角色,玩家要分別扮演官方動畫《刺客信條:餘燼》(Assassin's Creed: Embers)中的中國女刺客「少芸」(Shao Jun),官方圖畫小說《刺客信條:婆羅門》(Assassin's Creed: Brahman)中的印度男刺客「阿爾巴茲·米爾」(Arbaaz Mir),以及官方圖畫小說《刺客信條:隕落》(Assassin's Creed: The Fall)和《刺客信條:鎖鏈》(Assassin's Creed: The Chain)中的俄羅斯男刺客「尼古拉·奧列洛夫」(Nikolai Orelov)。

相比於前作,該作可以說是高分不再,它在場景革新上並無進步,其枯燥單調的打鬥也讓人有些提不起興趣,說到故事情節,那也不夠豐滿,《刺客信條編年史:中國》確實有很多實打實的硬貨,但是這些東西都不能傳遞出刺客的特質和刺客精神。

TOP 17:《範海辛的奇妙冒險3(The Incredible Adventures of Van Helsing III)》

Gamespot:6

metacritic:64

IGN:N

《範海辛的奇妙冒險3》由Neocore Games製作並發行,遊戲登陸PC平台。

《範海辛的奇妙冒險3》延續前作,依然是一部黑暗哥特蒸汽朋克風格的動作RPG,將會是范海辛三部曲的最終篇章。此次遊戲將會擁有六個不同的職業,玩家將會遇到並消滅許多經過科學變異的角色。

遺憾的是這部遊戲的畫面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本作並沒有在前作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較大的改動,甚至物理特效都是一摸一樣的,戰鬥模式也是一模樣的,之前遊戲中的畫面瑕疵這一作仍然保留。而遊戲上的整體畫面和陰影效果則趨向於暗色調,偏暗的畫面還是讓人不是很舒服,雖然更強大的陰影效果追求是沒錯,但是給玩家的遊戲感受還是會變差。

TOP 16:《我是麵包(I Am Bread)》

Gamespot:5

metacritic:60

IGN:7.2

《我是麵包》由Bossa工作室製作並發行,登陸PC平台。

《我是麵包》跟《外科模擬》一樣考驗的是玩家協調操作的能力,遊戲的主角是一塊麵包,笨手笨腳的玩家需要努力讓自己這塊麵包翻越重重障礙,變得美味起來,當然了,最後還必須能吃。

遊戲的背景音樂初體驗會比較好,而後會因為不斷的重複變得不好了。在遊戲畫面方面最大的優點是非常柔和的風格,而最大的不足就是各個物件在細節的表現。整個遊戲在遊戲性的這一塊應該是最薄弱的地方,遊戲要求玩家控制一隻麵包,通過按1、2、3、4數字鍵讓一塊麵包的四個角黏貼在物體的表面,當然, Q、W、E、R分別是長久固定在物體表面。(根據螢幕正上方的掌控量大小來定義持續時間)在鍵位上還是比較少的。

新手在進入遊戲中之後,面對的最大難題應該就是尋找如何進行進入下一關的方法,這在遊戲中並未有關於新手的提示。《我是麵包》最適合」無聊「並追求「奇葩」的玩家進行嘗試,是一個比較趣味的遊戲,遊戲在手機上會比較適合,在pc平台上就顯的有些大才小用了。遊戲的整個空間相對比較自由,所以在操縱麵包時會讓人心酸手軟……

TOP 15:《H1Z1(H1Z1)》

Gamespot:N

metacritic:N

IGN:5.9

《H1Z1》由Sony Online Entertainment製作發行,登陸PC、PS4平台。

《H1Z1》將是一款以殭屍生存為主題的F2P MMO,遊戲將描繪受到病毒「H1Z1」侵蝕後殘破損毀的世界中倖存者們的故事,SOE董事John Smedley介紹「在世界末日中探求生存,無論是動物其他倖存者接觸,都是為了尋找食物和居所,為多活一天而努力。」

遊戲將盡可能採用沙盒遊戲風格,玩家可以使用各種資源進行建設自己的武器庫或是防衛要塞,物品的製作和組合也會非常豐富,大量武器可以提供製作。

《H1Z1》使用行星邊際2和無盡的任務NEXT所採用的Forgelight引擎,遊戲除了荒涼的野外場景外,也包含了各種城市環境,開發組解釋遊戲的背景將設定在「常見的」美國中部地區。

TOP 14:《視覺之上(Beyond Eyes)》

Gamespot:N

metacritic:62

IGN:5.5

《視覺之上》由Team 17製作並發行,登陸PC平台。

《視覺之上》是一部獨立遊戲冒險新作,以清新唯美的畫風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一個叫做「Rae」的10歲小女孩為了尋找她那隻叫做「Nani」的肥貓而踏上了冒險的旅途。

這款遊戲的劇情很短,主角行進很慢,雖然它有個感人的故事和結局,但整個遊戲就像一個半成品一樣。

TOP 13:《劍灣傳奇(Sword Coast Legends)》

《劍灣傳奇》由n-Space製作,Digital Extremes發行,登陸PC平台。

《劍灣傳奇》將延續《博德之門》系列故事,同時融合《博德之門》與《龍騰世紀:起源》的玩法體驗,除暫停的半即時制小隊戰術作戰,還包含眾多精彩的故事。該作的遊戲系統將參考《龍與地下城》最新的5版規則書,魔法飛彈,魔鄧肯之劍,火球術均將登場。多人模式會由4個玩家扮演角色,1個玩家扮演DM,4V1的遊戲模式, 同時還包括一人控制小隊的傳統模式。

該作有很多硬傷,只有一條主線戰役顯得有些單調,戰鬥趣味性不大,差勁的地牢創建工具中僅存的還算有趣的策略元素拼湊出了這個《劍灣傳奇》。

TOP 12:《劍刃風暴:百年戰爭&噩夢(Bladestorm: The Hundred Years'War and Nightmare)》

metacritic:63

《劍刃風暴:百年戰爭&噩夢》由Omega Force製作,Koei發行,登陸XBOX One、PS4、PS3、PC平台。

在《劍刃風暴:百年戰爭與噩夢》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僱傭兵,選擇與法國或者英國進行戰鬥,一些任務非常振奮人心,因為都是源自真實歷史事件,如百年戰爭(1337- 1453)。再次體驗歐洲歷史上最不穩定的時期,Omega Force開發的這款遊戲與三國無雙系列有所不同,玩家可以給不同的部隊下達指令,同時也可以發展自己的角色,提升他們的名望,金錢及軍隊。

作為一款07年發行的主機遊戲的移植版本,本作的CG就不用指望了,不要說2015這個水準,就算寬容度再往前面拉幾年,本作也是遠遠未及平均線的。而實際的遊戲畫面,也沒有達到官方宣傳中說的「次世代水準重製」,而相對錶現很不怎麼樣的貼圖與建模,更令人難以忍受的就是遊戲的高配置要求以及拙劣的優化。這樣的遊戲畫面,居然標上了GTS 450 與i7 870的最低配置要求,相信挺多玩家看到的時候心裡都是有些臥了個大槽的。

TOP 11:《白夜(White Night)》

metacritic:68

IGN:5

《白夜》由OSome工作室製作,Activision發行,登陸PC、PS4、XBOXOne平台。

遊戲的時間定為1938年的美國。我們的男主角在一起車禍後隻身闖入一間老屋,而目的則是尋找那個在車禍瞬間看到的女子。《白夜(White Night)》的畫面也是採取了對比度極強的黑白色,相當有特點。

《白夜》黑白鮮明的獨特畫風營造了很棒的恐怖氛圍,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非常重要和惱人的問題,比如說該遊戲的固定視角真的讓人很無力,而且遊戲的檢查點太少了,不便於遊戲的保存也是很心累的一個地方。

TOP 10:《最終幻想4:月之歸還(Final Fantasy IV: The After Years)》

Gamespot:5.5

《最終幻想4:月之歸還》由Square Enix製作發行,登陸PC平台。

《最終幻想4:月之歸還》講述的是塞西爾國王和羅莎王后之子——王子賽歐多瑞的冒險故事,自小繼承有優秀聖騎士塞西爾血統的王子,打出生開始就被國家寄予厚望,但他本人並不是很看重強大的力量這點,但礙於父母之情,還是勉強的答應了去遠方的洞窟尋找能夠證明自己力量的騎士之證,費盡千辛萬苦拿到了騎士之證的王子意外的引出了強大的怪物,正當王子奄奄一息之時,王子體內的暗黑力量覺醒了,故事由此拉開了序幕。

《最終幻想4:月之歸還》本來是手游大廠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13年11月發行在手機平台上的一款RPG遊戲,屬於08年日本在手機上配信的FF4的後傳。而時隔接近兩年之後搬到了PC平台,手游廠的心思也就不需多說了。

本作的畫面,也許大部分玩家都可以接受「災難性的」這種詞彙來形容。前身就是手機遊戲的《最終幻想4:月之歸還》移植到PC平台,畫面可以說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甚至解析度也一成不變。即使你選擇的是最低解析度,遊戲的畫面依然充斥著馬賽克,介面、細節、場景製作、建模,毫無疑問都停留在13年的水準,直接穿越到15年的今天,即使是對畫面要求非常低的玩家,也會對本作的畫面感到非常失望的。或許這樣的畫面和解析度表現,說明這款遊戲也僅僅是為最終幻想系列的粉絲準備的。而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這種粗糙的移植,個人認為是對粉絲熱情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消費。

TOP 09:《F1 2015(F1 2015)》

IGN:4.8

《F1 2015》由Codemasters Birmingham製作發行,是一款賽車競速遊戲,登陸XBOXOne、PS4、PC平台。

《F1 2015》將承接F1的2015賽事,遊戲採用了全新的引擎進行製作,遊戲中玩家將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賽車手來體驗速度與激情的碰撞。據悉,本屆賽事包括漢密爾頓、羅斯伯格、維特爾和阿隆索等知名車手。

《F1 2015》的改進一點也不多,沒多少特色,煩人的AI,掛掉的多人模式,還怎麼玩?

TOP 08:《席德梅爾:星際戰艦(Sid Meier's Starships)》

Gamespot:4

《席德梅爾:星際戰艦》由Firaxis Games製作,2K Games發行,遊戲登陸PC平台。

《席德梅爾:星際戰艦》會為玩家們帶來更廣闊的空間,你要建造的不是一個小小的國家,而需要在星際間探索,創造一個龐大星際聯邦!同時你還需要開辟疆土、加大影響力、發展未來科技,當然還有不可避免的回合製星際戰爭!

《席德梅爾:星際戰艦》的設定是一個非常棒的太空戰鬥遊戲,但是無腦的AI和戰略制定係統毀了它。

TOP 07:《最終幻想13:雷霆歸來(Lightning Returns : Final Fantasy XIII)》

《最終幻想13:雷霆歸來》由Square-Enix製作發行,登陸PC、X360、PS3平台。

《最終幻想13:雷霆歸來》是SE社出品的日本國民RPG遊戲《最終幻想》第13部正統續作《最終幻想13》的最新續作。遊戲的故事發生在500年後的未來,不同於以往作品,本作將有著全新的故事、結局、世界、人物、以及遊戲增強系統。作為一款新作:戰鬥系統、世界觀方面都有很多革新之處,並且更加註重玩家對角色的自由可控度。

遊戲在畫面氛圍上還是值得肯定,但是拋開遊戲的畫面,遊戲上手的感覺並沒有想像中的好,移植到PC上後的默認鍵位簡直是給外星人準備的。退格鍵用來攻擊,其他的技能等等一系列的鍵位分布亂七八糟,親和力為0,不禁讓人想說,這真是為PC玩家準備的麼?

TOP 06:《WWE 2K15(WWE 2K15)》

metacritic:70

IGN:5.2

《WWE 2K15》由Visual Concepts製作,2K Sports發行,遊戲登陸XBOX One、PS4、XBOX360、PS3、PC平台。

《WWE 2K15》是2K Sports旗下體育系列新作,遊戲中參與的角色,包括Cesaro、John Cena、Hulk Hogan、Roman Reigns等,而在髮型、皮膚、面部等畫面的細節也會有大量提升。另外一個改動的是遊戲中的動作捕捉時間和內容會比系列前作更長、更多,這也就意味著屆時玩家看到的遊戲中角色的動作將更加豐富、真實!

遊戲雖然做了一定的提升的,但在細節上還是有待加強,場邊的觀眾簡直慘不忍睹,視覺效果顯得非常簡陋,內容有所閹割,而且它的參戰陣容始終讓人無法滿意!

TOP 05:《地下城2(Dungeons II)》

IGN:5.2

《地下城2》由Realmforge工作室開發並由Kalypso Media Digital發行,登陸PC平台。

《地下城2》是一款《地下城守護者》風格的策略經營遊戲。你扮演的是一位地下城主,想要建立一座獵殺英雄的地牢網絡。如果你願意,你將能夠直接控制任務。此外,遊戲還支持4人在線遊戲和局域網游戲。

《地下城2》試圖重振地牢守護類的遊戲,結果啪啪啪被打臉,災難性的即時戰略遊戲模式、令人困惑的教程而且賊拉囉嗦,旁白那麼完全沒耐心!

TOP 04:《秋葉原之旅2(Akibas TRIP: Undead & Undressed)》

《秋葉原之旅2》由ACQUIRE Corp開發,並且由XSEED, Marvelous發行,遊戲登陸PS4、PSV、PS3、PC平台。

《秋葉原之旅2》是一款以寫實描寫的秋葉原為舞台的動作冒險遊戲,忠實地再現出秋葉原的街景。玩家可以選擇一位角色成為自己助手,和主角一起行動,根據助手選擇不同,故事內容會發生變化,在秋葉原襲擊路人的魔骸者,將他們消滅的唯一方法就是「脫衣絕技」,因為魔骸者害怕陽光,將他們衣服脫掉的話,就會讓魔骸者化作塵埃,本作中追加了許多華麗的招式。

這款遊戲可以說是一款紳士遊戲,內含福利,絕對是宅男的必備,遊戲就是一個大寫的二次元,但是在細節上做的還是不大夠,通過在PC上的移植,畫面沒有明顯的改變,這款遊戲只能說見仁見智,有的人喜歡這樣的風格便覺得瑕不掩瑜,而不喜歡的人可能對這款宅風遊戲難有好感。

TOP 03:《仇恨(hatred)》

Gamespot:3

metacritic:43

《仇恨》由Destructive Creations製作並發行,遊戲登陸PC平台。

反人類游戲《仇恨(hatred)》男主只因一腔對社會的憤恨就開始了自己的大屠殺之旅。而這樣的反人類反社會遊戲也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著名遊戲評論人Patrick O'Rourke還專門發文稱「這樣噁心的遊戲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仇恨》製作組Destructive Creations的開發者Przemyslaw Szczepaniak向媒體表示:「我想向所有媒體代表提出同樣的問題,他們是否相信電影中的暴力導致了民眾的暴力?他們知不知道PEGI 18分級制度不會阻止熊孩子偷偷看色情或者暴力電影?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什麼能允許,什麼不允許,而在於控制。」

只能說這部具有「反社會人格」的遊戲在開發之初三觀就沒長正,中途還被下架過,什麼樣的遊戲人才能想到這樣的推進遊戲發展理由——為找樂子殺人?

TOP 02:《烏鴉的悲鳴(Raven's Cry)》

Gamespot:1

metacritic:27

IGN:3

《烏鴉的悲鳴》由Reality Pump製作,TopWare Interactive發行,遊戲登陸PC、PS3、XBOX360、PS4平台。

《烏鴉的悲鳴》講述了一個海盜復仇的黑暗故事。遊戲中的主角在幼年時期遭遇劇變,村莊被毀,於是他立志找出兇手為大家報仇。在那次變故中,他全家遇害,自己的左手也被砍斷。現在他給左手裝上了鐵鉤,現在玩家需要的就是控制主角完成他的死亡復仇。

該遊戲是一個糟糕的海盜遊戲,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糟糕的,簡直就是一個半成品,雖然經歷過一次回爐重造,但是效果根本一點也不理想,移動的時候慢慢吞吞,人物對話像打啞謎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戰鬥系統太過累贅,遊戲還時不時出現崩潰,這要人怎麼玩?

TOP 01:《橄欖球世界盃2015(Rugby World Cup 2015)》

metacritic:25

IGN:1.5

《橄欖球世界盃2015》由HB Studios製作,Bigben Interactive, Plug In Digital發行,遊戲登陸PC平台。

體驗2015官方橄欖球世界盃的激情,從全球20個國家的隊伍中挑選一支加入最激烈的競爭,全面控制球員的各種動作,以你的策略與技巧戰勝對手。

就這款遊戲而言,對不起,橄欖球的球迷,這是一個可怕的地方,還是趕緊去看真正的世界盃比賽吧。遊戲崩潰各種bug就不說了,遊戲顯得毫無邏輯,固有的核心玩法被打破,這不是一種創新行為,還是一種破壞,這款遊戲的超低分也揭示著這款遊戲簡直就是個雷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