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會不記得這個三分?
文/昌成格
作為當今聯盟的第一得分利器(這麼說應該不算過分吧?),庫裡的進攻技巧幾乎無懈可擊,在球場上的任意地點,他都能用各種手段將球弄進籃筐:請問有人能找出他不擅長的投籃點嗎?這個問題顯然沒有答案,但有一點似乎是確定的:庫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投籃點,好像恰恰是很多射手都不太喜歡的地方:左側底角。
庫里為啥總愛在這個地方投三分呢?我們先來看看庫裡的投籃熱圖。
庫裡投籃熱圖
看出什麼了?沒錯,庫裡在左側底角投出的三分確實比右側底角多。但這兩個數量並非如我們印像中那般差距懸殊,並且他在左側底角的總命中率比右側還低;如果不限於兩側底角,從他總體的出手數來看,右側其實比左側更多。可為什麼我們都對他左側的三分印象深刻呢?
分析起來,這個原因正是庫裡與其他傳統射手不同的地方,總結一下,大致有二:
一是庫裡的自主進攻能力。異於其他純射手,庫裡有著極強的控球自主進攻能力,因此他的防守人一定是不敢放他半步,而且防守人大都有一個習慣:將進攻球員往他的非慣用手一側趕。庫裡也因此更多的被逼向左側底角。
二是庫裡的投籃姿勢。他的投籃姿勢與雷迪克、科沃爾都不同,後者這二人的投籃動作堪稱教科書,但庫裡的動作嚴格來說,非常不標準。他投籃時沒有任何瞄準動作,從球在胸口的位置(甚至是腰間)開始,他就已經啟動自己的投籃了,利用手臂的擺動將球向上「吸」,當球到達肩部以上時(此時他還可以在傳球和投籃之間快速轉換,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投籃動作快到難以防範的原因),瞬間用右手將球「推出去」。這樣投籃時,他的身體並不是正面籃筐,而是向右傾斜,右肩向前略微探出;因此,如果他在左側底角投籃,因為球多數情況下控在左手,這些動作可以一氣呵成;但若在右側底角(此時球多數情況下由右手控制),他還需要作出一個微微轉體的動作,一定會影響投籃的速度。
其實,庫裡的這一投籃特點,與兩位明星內線有些許相似之處。讓我們來看看這二人的投籃熱圖:
熱圖1
熱圖2
看出這是哪兩位了嗎?正是聯盟越來越稀缺的具有紮實背打技術的內線,阿德和諾天王。這兩位在左側45°投籃的成功率很高,也正是因為:一他們有非常好的投籃技術,二在左側轉身右手投籃比在右側轉身後右手投籃要順暢得多。
人有一種習慣,總是願意記住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以上說的這兩個原因,造就了庫裡這樣一位非典型三分神射,所以,我們總是會對他的左側底角三分記憶猶新。
但是,說來說去,我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真正的賽場上,電光火石,瞬息萬變,特別是面對這樣一位「變態準」時,不管他在哪個地點投籃,只要球一出手,恐怕對手能做的就只是祈禱了吧:這球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