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是湖南的,活了三十來歲,卻一直過著《我想去桂林》那首歌里歌詞里的那種生活,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點余錢的時候又沒時間,所以一直也未能和家人好好的外出旅遊一番。
這個春節假期,終於抽出了時間,陪家人旅遊了一番,也不敢去遠,就去了趟張家界。張家界地處湖南湘西,對於咱這個歷史迷來說,最感興趣的還是湘西這地界的歷史事件,而提到湘西的歷史事件,自然少不了解放後的幾年,解放軍對湘西的剿匪了。
當和是本地人的客棧老闆聊起這段往事時,他問我知不知道一個名氣頗大的傳奇土匪金珍彪。這個名字我似乎聽過,可是所知不詳,有何傳奇經歷就更不知道了。
於是老闆便跟我聊起了這位傳奇土匪金珍彪,也可以說是民族英雄金珍彪。回到家後,我也查了些資料,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下這個傳奇人物。
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下湘西土匪:
湘西重山疊嶺、灘河峻激,又多密林深洞,是土匪們絕佳的天然藏身處。湘西又是苗漢混雜之地,民風桀驁彪悍,因此自宋代以來匪患一直不斷,更在晚清民國數十年的戰亂中空前壯大。
到1949年,整個湖南有18萬土匪,其中湘西占了10萬以上,是全國土匪最集中的區域。
這時的「湘西土匪」,不少更接近於結寨自衛的地方自治武裝。此外,10萬湘西土匪中,只有少數真正的職業土匪,絕大多數是「兼職」。他們無事為農,有事則拿起槍跟隨團伙行動,但通常不會騷擾地方。
而 他們入伙的原因,往往是被「貪官污吏壞保甲逼到無可奈何時,為自保或另謀生路攜槍入伙,並非樂意為匪」,而金珍彪是因為解放前夕的一天去山上搬樹,遇到了 當地的一個土匪,土匪用槍威逼金珍彪給他背小孩,金珍彪沒有辦法,只好上山給他背了三天的小孩。剿匪時,這個土匪給抓了起來,金珍彪也因為給土匪背了三天 的小孩,便以「土匪」的名義給抓了起來。
也就說是金珍彪不算是真正的土匪,他是被逼的,而且也沒幹什麼壞事。
1949年9月中旬,解放軍第38軍由常德挺進湘西,先後解放了湘西10餘座縣城。然後,在9月下旬,47軍、46軍136師、38軍114師等主力部隊也奉命進入湘西,決心徹底清剿「黑腦殼」(土匪的俗稱)。
到1951年2月,解放軍共「殲匪92081人」、宣布數百年湘西匪患基本肅清。
與此同時,湘西新建立的各級中共政權,開始著手處置3萬餘名被俘、投誠,乃至曾經干過但早就歇手了的土匪們。其中2萬多名「職業土匪」,以及「有血債」的人,陸續被處決。剩下金珍彪等1萬多「罪惡較輕」或有「立功表現」「積極悔過」的土匪,被集中關押「學習改造」。
雖 然很多土匪是兼職的,並不是窮凶極惡的,大多數都是被逼做匪的。可是土匪就是土匪,當中確實有很多窮凶極惡無惡不作的混帳,甚至手上是血債纍纍的那種。對 於這種窮凶極惡之徒,當時政府是堅決不姑息的,可是金珍彪只是在山裡呆了幾天,還立了功(他在解放軍進山後,將藏起來的土匪的56條槍捐給了解放軍),所 以解放軍對他還是教育為主。
可是當時每天都會槍斃罪大惡極的惡匪,也會聽老百姓對土匪的痛斥,金珍彪以為自己也活不了了,這個時候解放軍找到了他,覺得他身手靈活,是個漢子,便問他願不願意去朝鮮打美國人,戴罪立功。
那個時候的金珍彪甚至不知道朝鮮是什麼地方,只想著能戴罪立功,便點頭同意了。
在 朝鮮戰場上,金珍彪作戰勇猛,在朝鮮3年間,金珍彪等人隨47軍連場血戰,其中最為慘烈的1953年老禿山攻堅戰上,金珍彪共殲敵165人,成了殺敵最多 的志願軍戰士。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稱號。很多年後金珍彪回憶那場戰爭時還記憶猶新:「組長、班長,還有紅旗手、彈藥手都已經犧牲 了」。
金珍彪重傷被抬下戰場後,戰鬥依舊繼續,他們連最後一位犧牲的烈士叫宋德清,在他犧牲前不久,他的弟弟宋海橋也在昭陽江247 號高地上戰死了。
金珍彪之外,還有沅陵寺溪口的姜長祿,在上甘嶺戰役中以一個連堅守陣地半個月,打死敵人近2000人,自己4次負傷,榮立三等功;和金珍彪一道參加老禿山戰鬥的桑植縣的張福祥,則戰至全班最後一人,立了大功;瀘溪的符勝虎也先後立大功一次,小功三次,並提升為志願軍連長。
這些戰士都曾是湘西土匪,這樣子鎮反後的土匪去朝鮮參戰的達一萬多人,各個捨生忘死,力求贖罪。
多年以後,原47軍軍長曹里懷將軍在《湘西剿匪史稿》定稿座談會上含淚說道:「湘西土匪大多是貧苦農民,被逼上梁山的。你們想像不到他們在朝鮮打仗有多勇敢。他們打出了國威。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戰死了,很壯烈,我常在夢中念著他們……」
朝鮮戰場停火後,志願軍陸續回國。活著回來的湘西土匪們大多又回到了老家務農。然而他們發現,從軍洗刷土匪烙印的自我救贖之路,其實無比艱難。
新晃土匪蒲昭義在戰場上收穫了幾枚軍功章,但回鄉後十里八鄉仍沒有姑娘肯嫁。至於金珍彪,因為功勳顯赫,歸國之初一度「金光閃閃」。1955年10月,他被調往桂林步校任軍事教官。
僅僅幾年後,一封來自家鄉的關於他做過土匪的檢舉信,就把他重新打入了另冊。校方組織全校師生舉行批鬥會,並宣布開除金珍彪的黨籍,撤銷正連職待遇,然後將他們夫妻送往廣西石龍縣武宣農場勞動。
1962年8月,金珍彪被「精簡」回鄉。回到老家後,他不堪忍受鄉親的冷漠眼神,決定逃往深山密林。幾年間,他住岩穴,睡茅草房,吃野菜,捉毒蛇充飢……
但偶爾幾次下山,還是讓他的行蹤被人發現了,於是數度被揪回批鬥,直到有一次舊傷發作、從戲台倒栽下來。金珍彪的苦難,1970年代末才告一段落:恢復了二級傷殘軍人的身份,但黨籍、戶口依然都沒有解決(現在戶籍已解決,黨籍楊帆沒查到資料,所以不知道解決沒有)。
1980年代,他曾去了北京軍事博物館,「三樓的抗美援朝展館,從左手邊進去,第一挺機槍就是我的」。金珍彪清楚記得他所使用的機槍規格、型號,還有槍托上摔裂的痕跡。
我 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楊帆老家是湘南的,湘南那地也鬧土匪,我一親戚(曾祖父的岳父的表兄弟)就是我們那一代最大的土匪,叫胡鳳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井岡山鬥爭」中曾指其名,毛主席是這麼回憶的,紅四軍「第二十九團隨即自由行動,跑向宜章家鄉,結果一部在樂昌被土匪胡鳳璋消滅……」。
這 個胡鳳璋就是個窮凶極惡之徒,他襲擊路過坪石的朱德南昌起義部隊;1928年,夜襲石泉村農會,殺害7人,農民胡苟奴對其濫殺有所不滿,當即被開膛挖心。 1934年10月,紅軍長征路過汝城,胡充當國民黨部隊的鷹犬,在蘇仙嶺一戰中殺害紅軍傷病員數十人。紅軍過後,他又四出「清鄉」搜捕,殺害紅軍留駐人員 200多名。
胡鳳璋這樣子的土匪比起湘西土匪還是頗有不如了,他就能如此作惡。大家再想想湘西那地界被土匪為禍了上百年,老百姓對土匪是絕 對的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所以他們對金珍彪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個時代的人,不可能都有那麼高的覺悟,都能以德服人,都能以德報怨,都能 有多強烈的民族大義。
不過大家也別太咬牙切齒了,金珍彪老人現在依舊健在,當地政府和民間組織對他們這群英雄都很不錯,他們現在有享受英雄應得的待遇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