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孫中山的左右手,更是第一位行政院長,卻遭眾人唾罵,赴日時被公然槍殺!死後還被蔣介石炸墓取棺,原因竟是...震驚眾人!

@ 2016-02-18

1946年1月18日,中山陵與明孝陵之間由軍警封閉所有道路,斷絕行人往來,也暫停了遊覽。為防止有人躲在暗處窺探,封閉清理工作持續了3天。1月21日,74軍51師工兵營負責爆破,他們共使用了150公斤TNT炸藥。第一步炸開外層鋼筋混凝土,第二步炸開盛棺的內窖。

這一幕出現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即將率領國民軍隊返回南京。根據何應欽的指令,在蔣介石回京前,將汪精衛的陵墓「遷」掉,遂出現了上述「炸墓」情景。

據知情人回憶,內穴炸開後,就發現了汪精衛的棺材。打開棺材蓋後,發現汪精衛的屍體上蓋著一幅國民黨黨旗,身著國民政府文官禮服,黑色馬褂,藏青長袍,頭戴禮服。由於使用過防腐劑處理,死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屍體並沒有腐爛,面呈褐色,長有黑斑。經過詳細檢查,發現汪精衛長褂的口袋裡,有著他妻子用毛筆寫下的「魂來歸兮」四字。

汪精衛的棺材搬出陵墓後,官兵當場將墓穴填平,陵墓的原址看不到一點痕跡,又在原址的上面建造了一所小亭子。而汪精衛的屍體,則被運到清涼山的一個火葬場進行了火化,火化後的骨灰卻不知道國民政府如何處理。標榜著「曲線救國」的一代漢奸,就這樣煙消雲散。

汪精衛如何走上國民黨行政院院長的位置?

汪精衛1883年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家庭雖然不是大富大貴,那也是小康水平,祖父汪漫亭是清朝舉士,自幼熟讀「四書五經」。1905年見到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於起草同盟會章程。1911年汪精衛和袁世凱認識後,主張孫中山讓位,袁世凱擔任大總統一職。1917年參加孫中山號召的「護法運動」,並於兩年後創立了《建設》雜誌。

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危後,汪精衛主持召開了「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會上確定了總理的頭銜永遠留給孫中山先生,國民黨以後啟用委員制,就是我們後面所說的」蔣委員長「。

同年7月1日,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宣傳部長等職。

」九一八「事變後,汪精衛尋得和蔣介石合作的機會。1932年,1月28日,汪精衛正式履新國民黨行政院院長。

汪精衛如何曲線救國?

還是」九一八「事變後,汪精衛親自和日本軍方簽下了」淞滬會戰停戰協議「。日軍為了掩飾其侵略的醜惡嘴臉,便大肆宣揚「經濟提攜」「中日友善」等口號,而汪精衛不僅不揭露反抗,卻與之遙相呼應。

汪精衛認為,憑藉中國的財力、物力、人力,根本不可能戰勝強大的日本。中國抗戰到底只有兩種下場:犧牲和投降。

汪精衛在私人曾對人說:「別看現在都大喊」抗戰到底「,實際上真正敢為國家犧牲的又有幾人。大多人嘴上高喊犧牲,而內心犧牲概念卻是讓別人去犧牲。為什麼大多人不敢說出犧牲的老實話?因為他們怕被別人罵作賣國,害怕承擔亡國的責任。」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汪精衛所謂的「曲線救國」,根本是具有欺騙性的。一邊打著「不讓國土淪為焦土」「不使民眾慘遭殺害」的旗幟,妄圖作一個「越王勾踐」式的人物。一邊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出台各種媚日政策,打壓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

汪精衛是如何死在日本的?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南京召開,按照慣例在開場前,全體委員集體合影留念。而因為主持司儀的疏忽,在開場流程里竟然忘記了」默念孫總理遺囑「這一重要環節,導致現場一片混亂。開幕式結束後,蔣介石對於混亂的現場很不滿意,決定不去出場合影環節。

照完相後,就在大家起立的時候,從記者人群里衝出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衝著汪精衛砰砰砰就是三槍,一槍打在左臉頰,一槍打在左臂,一槍打在脊梁骨上。汪精衛應聲倒在血泊里,最初人們以為這次暗殺事件是沒有出席的蔣介石,為了打擊政敵設計的。後經過細查才發現,這是被稱為」殺手之王「的王亞樵為了暗殺蔣介石而精心設計的,由於蔣介石沒有出席,遂把目標換為了二號人物汪精衛。

左臉頰和左臂的彈殼成功取了出來,而打在脊梁骨的子彈,因為危險性大,卻始終留在了汪精衛的身體里。而就是這顆子彈最終要了汪精衛的生命。

這顆子彈在汪精衛的身體里,時不時就會發作,使其疼痛難忍。1944年元旦,傷口處感染惡化,汪精衛感到身體不適,遂全家飛往日本名古屋接受治療。日本方面很重視汪精衛的傷情,派出了一個專家組為其治療,雖然有過短暫的好轉,但病情還在繼續惡化著。

1944年11月10日下午4點20分,汪精衛躺在病床上最後抽搐了幾下,停止了呼吸。

死後汪精衛的屍體運回南京,陵墓的位置選在了與中山陵不遠的梅花山上,汪精衛的陵墓完全是按照中山陵修建的。可」一代漢奸「死後也沒能安生,也就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炸墳取棺「的那一幕,令無數人唏噓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