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門口的B.Y.O.是甚麼意思?有關澳洲的B.Y.O.

@ 2016-02-17

相信大家一定瞭解,入國問禁,入鄉隨俗是在海外生活或去海外旅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去一個國家之前最好瞭解一下你要去的這個國家有哪些基本的風俗習慣,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以及在什麼場合要注意那些事項等。在今天的節目裡我要跟大家談一個與此有關聯的重要話題。說重要呢,是因為俗話稱「民以食為天」,而今天要講的話題正是與吃有著密切的關係。

澳洲人很喜歡用縮寫的字母,你能在報紙上、看板上、請柬上頻頻看到這些縮寫的字母,但是最常見的可能就是B.Y.O.了。你去餐館吃飯時,能在很多餐館門口看到寫有B.Y.O.的牌子。另外在很多請柬上或活動的通知上也都有這三個字母。

也許大家會問這三個字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怎麼會與我們的吃連在一起呢?我本來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但因為我只知皮毛,因此我的解釋就缺乏點權威性,因此為了讓我們的聽眾朋友對這三個英語字母有個比較好的瞭解我採訪了一些澳洲朋友,讓他們來談這個問題。

我在墨爾本一家中餐館採訪時碰到了喜愛中餐的拉瓦蒂女士,她向我解釋了這三個字母的意思。「B.Y.O.是英文Bring your own的縮寫,意思就是自己帶東西。但是通常來講這是指各種酒類,因此也有人把它說成是Bring your own grog。Grog在英文裡就是酒,因此這就更加明確了B.Y.O.意思是「自己帶酒。」

您還別小看這三個字母,它們對從海外來澳洲旅遊的朋友來說還真是非常有用。您要是不瞭解的話會給您帶來不便,還可能給您帶來遺憾。

大家可能都知道澳洲的葡萄酒以低價位,高品質搶佔世界市場。現在,它的葡萄酒出口名列世界第四,排在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之後。澳洲的葡萄酒在世界各地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那麼很多朋友來澳洲旅遊時都希望能夠在飯店吃飯時品嘗一下澳洲的葡萄酒。但是,如果您去了門口掛有B.Y.O.牌子的餐館您就慘了,就喝不到酒了。這是因為所有B.Y.O.餐館是不允許售酒的。不管是啤酒、葡萄酒或是其它的酒一概不許出售。這就是說您如果去了這樣的B.Y.O.餐館,那麼您只能改喝汽水、果汁或茶水了。

由於牽涉到售酒執照的問題,門口掛有B.Y.O.牌子的飯店都是沒有售酒執照的,因此如果您要想在這類飯店裡喝到酒的話就必須自己帶酒,也就是說在去吃飯之前先到酒類專賣店買酒,然後再去吃飯,否則的話就會發生喝不到酒的悲劇了。

中國或其它一些亞洲國家與地區的朋友已經習慣於在飯店買酒,因為在這些國家幾乎每一家飯店都會出售各種酒類,因此不存在自己帶酒的問題。但是,在澳洲售酒是要執照的,只有一些專賣點和擁有售酒執照的飯店才可以賣酒。為此我採訪了維多利亞州售酒執照部經理威爾希爾,請他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售酒營業執照的問題。他首先跟我談論B.Y.O.的由來。

「B.Y.O.飯店也就是顧客自己帶酒的飯店在維多利亞州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這些掛有B.Y.O.牌子的飯店不賣酒,顧客要自己帶酒。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申請一張賣酒執照費用很高。從一九八十年代後賣酒許可證的費用就不斷下降。二十年前擁有一張賣酒執照你需要繳納上萬澳元的執照費。因此這種B.Y.O.飯店就應運而生,為顧客提供了一種比較便宜的選擇。」

由於當時領取售酒執照費用很高,只有那些高檔飯店和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飯店才有能力支付這筆費用,因此那些飯店只適合經濟上富裕,又愛講排場的人,因為通常來講那裡的飯菜比較貴,酒的價格也要比售酒專賣店高出很多。這是因為飯店把昂貴的售酒執照的費用都攤在了成本裡了,也就是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很多飯店則負擔不起這筆費用,很多人,準確地說很大一部分人也同樣負擔不起這些飯店的消費,那麼自己帶酒去B.Y.O.飯店吃飯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使經濟不那麼富裕的人也可以去飯店吃飯。聽聽拉瓦蒂是怎麼說的。

「你去這樣的飯館吃飯時,你可以自己帶去你最喜愛的酒。飯館通常會提供一個冰桶給你冰酒。這在墨爾本這兒是非常流行的一種形式,因為這是一種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

拉瓦蒂的丈夫德斯蒙德非常同意他太太的看法,他還特別補充了B.Y.O. 飯店的另外一個特點。

「一般來講這種餐館都比較隨便,同有售酒執照的餐館相比,你也可以更加盡興。另外有售酒執照的餐館裡的菜一般做的比較精緻,但量比較小,而B.Y.O. 餐館通常來說上菜的量都比較大。」

鄰桌的賴斯告訴我說他是不經常出來吃飯的人,但是如果出來吃飯他通常會選擇B.Y.O.。他談了他喜歡B.Y.O.餐館的原因。

「我覺得B.Y.O. 飯館比較輕鬆自在,有售酒執照的餐館價格都比較貴。如果你去一家B.Y.O. 飯館一般都比較便宜,另外,自己帶酒你會有很多的選擇,你完全可以帶自己喜愛的酒,而一般有售酒執照的餐館提供的酒種類不是那麼多,它們只是提供幾個酒廠的產品,而價格又特別貴。他們真的能在酒上大大敲你一筆。而B.Y.O.飯館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再有,B.Y.O.飯店還有一種家庭的氣氛,非常適合家庭聚餐。」

賴斯說,一般來講B.Y.O. 飯館會提供一個冰桶供客人冰鎮酒或軟飲料。他告訴我說,有些B.Y.O. 餐館會收取開瓶費,一般來說是兩、三澳元。但大部分飯館不收開瓶費。因此,我在這裡提請大家注意來澳洲的B.Y.O. 飯店吃飯喝酒時如果他們向你收取開瓶費,不要感到驚訝。

賴斯的太太瓊也隨機談了她對B.Y.O.飯店的看法。

「我叫瓊,跟我丈夫來這裡吃飯。我們喜歡去能夠自己帶酒的餐館,這樣的餐館通常比較便宜。

如果你自己帶酒和飲料,你還可以有多種選擇,您除了可以帶葡萄酒,因為澳洲出產很多的葡萄酒,和香檳或烈酒之外,還可以帶不含酒精的酒和軟飲料。這樣在帶孩子去吃飯時就可以省點錢。"

賴斯和瓊都喜歡B.Y.O. ,我問拉瓦蒂她是喜歡去B.Y.O.餐館呢,還是有售酒執照的餐館。她說她都喜歡,沒有什麼偏愛。

「我想這兩種我都喜歡,去一家有售酒執照的餐館顯得比較正式,價錢也比較貴一點。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我喜歡去那裡。如果我要比較隨便時我就去B.Y.O. 飯館,那時我想帶什麼喝的就帶什麼,或我想喝酒就帶酒,不想喝酒我就帶軟飲料。因此對我來講這兩種形式我都喜歡。」

拉瓦蒂說,現在澳洲人越來越喜歡去外面吃飯,特別是墨爾本人,因為這裡有很多非常好的餐館,而且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不同風味的食品,因此人們都喜歡在外面吃飯。

有不少人有一種看法,那就是擁有售酒執照的餐館裡的飯菜要比B.Y.O. 餐館的好,賴斯同意這種說法,並非常有意思地按照階級來劃分這兩類不同的餐館。

「一般來講有售酒執照的飯店飯菜的品位會高一點。去這樣的飯店吃飯的人也會覺得這是檔次比較高的飯店。上層階級的人一般都去有售酒執照的餐館,而中產階級則喜歡B.Y.O. 飯館。」

但是德斯蒙德對上述的比較有不同的看法。

「別人都這麼說,但是我的親身經歷總是使我多少有點失望。我是一個比較實際注重物有所值的人,但到目前為止在這些高檔餐館裡吃飯我還沒有經歷過物有所值。那裡飯菜的品質還說得過去,但是量太小了。」

維多利亞州售酒執照部經理威爾希認為不少B.Y.O.飯店的飯菜品質還是蠻高的,但是與擁有售酒執照的飯店相比還是有差距。

「不過一般來講有賣酒執照的飯店檔次確實比自己帶酒的飯店要高。每年評比獲獎的飯店一般都有賣酒執照。他們出售的品牌酒也成為吸引顧客的一個項目。」

據說B.Y.O. 起源於澳洲,是典型的澳洲風俗。雖說現在 B.Y.O. 已經流傳到其它國家,但是都不如澳洲用的那麼多,那麼泛。拉瓦蒂向我介紹了B.Y.O.的新用途,她還給我講了她的一個英國朋友因不瞭解澳洲本地的風俗而鬧出的大笑話。

「到了後來人們請你去聚會時就會在請柬上或口頭告訴你B.Y.O. food,或者是B.Y.O. drink。 food就是食品,那麼B.Y.O. food意思就是自己帶吃的。那麼 B.Y.O.drink就是自己帶喝的。這不僅僅是指酒,還包括飲料。我還記得幾年我有一個朋友從英國來,有人請他去一個聚會,主人說B.Y.O. plate。plate 在英語裡就是盤子。B.Y.O. plate要是直譯的話就是自己帶盤子。他是英國來的,不瞭解澳洲這裡B.Y.O.的規矩,因此他去的時候就真得帶了一個空盤子去。他當時想可能是去的人多主人家沒有足夠的盤子。其實是讓客人自己帶一盤菜去供大家分享。所以當他帶這一個空盤子去的時候大家都笑了。」

瓊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我說,他們在家請客時,比如在慶祝訂婚或洗禮這樣的時候也會請客人自帶一盤菜。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一點開支,還能省去很多功夫。

瓊的先生賴斯則對請客人自帶食品或飲料略有微詞,他認為這種所謂的新時尚主要是由物價過高造成的。

「開始實行B.Y.O.到現在大約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從有了B.Y.O. 以來請客的主人讓客人帶一個菜或帶酒和飲料,如果是烤肉的話可能還有讓你自己帶肉。而這種現象在過去是聞所未聞的,過去一般都是請客的主人提供所有的食品和飲料。但是看來現在這已經成為時尚了。我想可能這是因為現在物價太高。」

是啊,如果現在你要請二,三十人到你家舉行生日或其它類型的家庭聚會,這兒的華人把它稱作派對,或去你家烤肉的話,僅酒一項開支就會相當驚人。

現在,不少澳洲的組織或團體或學校在組織活動時都會在請柬上寫上B.Y.O.的字樣,去參加活動的人除了自己帶酒和飲料之外,男士還要帶肉、女士帶蛋糕和沙拉等。這對那些缺乏資金的組織來說確實是個好辦法,即可以舉辦活動,聯絡感情,又可以不化錢或少化錢。而且很多人都很樂意帶點東西去出席這樣的活動。

由於這三個字在澳洲已經用得太泛了,因此,當你接到某種寫有B.Y.O.字樣的請柬時,你最好仔細看一看,或者打聽明白,到底是B.Y.O.酒和飲料呢,還是所有的東西都要B.Y.O.。

剛才大家聽到了幾位顧客對B.Y.O.的解釋以及他們自己的喜好。下面我就請維多利亞州售酒執照部經理威爾希爾再從他的角度來介紹B.Y.O.。

他說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由於售酒執照的費用大幅度下降,現在領取售酒執照只需五百澳元的申請費,在獲得執照之後每年只需繳納一百五十澳元的執照費,因此墨爾本地區的有售酒執照和沒有售酒執照的飯店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改變。有執照的飯店數量成倍增長,而B.Y.O.飯店的數量則迅速減少。

「我認為B.Y.O.飯店數字的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當然這跟賣酒執照費用的降低是有關係的。自己帶酒的飯店數量正在逐年減少。就墨爾本而言,現在一共有一千二百家B.Y.O. 飯店,而有賣酒執照的飯店則有四千家。但是在四五年前,有賣酒執照的飯店只有二千家,而BYO飯店是一千六百家。這個數字顯示B.Y.O.飯店減少了四百多家,而有賣酒執照的飯店則翻了一翻。」

以前因為領取售酒執照以及每年的售酒執照費非常高因此擁有執照的飯店是絕對禁止顧客自己帶酒的,但是隨著執照費的不斷下降,另外為了增強競爭力,現在不少有賣酒執照的飯店仍允許顧客自己帶酒。那麼是否都能帶酒去有賣酒執照的飯店呢。韋爾希爾說,各位店主會對這個問題作出不同的答覆,因此還是要在去之前打聽清楚。

「有的店主會說可以帶啤酒,但不能帶葡萄酒,有的會說葡萄酒可以啤酒不可以,有的會說我們一般不讓客人自己帶酒,或者有的會說如果是一個特殊的情況,香檳酒可以。這完全取決於店主。」

雖說現在售酒執照很便宜了,但是有些飯店的業主認為申請一張賣酒執照,而只能賣出少量的酒划不來,因此仍保持B.Y.O.。不過韋爾希爾說,如果你沒有售酒的執照而售酒的話就是犯法。

「如果一個BYO的飯店要出售酒的話就會有麻煩。因為要出售酒就必須有售酒的執照,否則你就是犯法。如果員警發現這種情況,店主就會被起訴,就要上法庭受審。他還可能被罰款。但就從我們來講現在買一張賣酒的執照並不貴,申請也很簡單,因此沒有任何理由去犯這樣的過失。」

韋爾希爾還向我介紹了申請售酒執照的步驟。

「申請賣酒執照當中有一個步驟,那就是要向當地政府和警察局負責檢查賣酒執照的員警提供一份副本。申請人還必須向我們提供一份地方政府簽發的營業許可。另外申請人還必須在他的房產前張貼布告,時間為二十八天。布告的目的是為了通知當地居民他已經提出了領取賣酒執照的申請,使當地居民有機會在這段時間內對這項申請提出意見。其中包括不同意這項申請。」韋爾希爾說,他們在發放售酒執照方面要考慮很多事項。「我們主要要考慮的是發給申請人執照是否會給當地社區帶來不好的結果,比如為在居民區的店主簽發執照允許他營業到半夜兩三點鐘,那樣就不適合了。」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還要考慮有關健康與安全的問題。

以上資料來自澳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