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生想問:「我地都係講普通話,點解剩係開廣東話嘅堂?:3」

@ 2016-02-17

這台灣女生的名字叫婉吟,日本研究系一年級,對語言很感興趣,正在學阿拉伯語和廣東話。訪問時會突然問:「咦,這個字廣東話怎樣唸?」連白板上問題,也是用廣東話寫的。就算對語言這麼感興趣,她還是覺得普通話開的課程太少了,「你知道嗎,像UGFN,只有一班是講普通話的。除了特殊科系(中文系),廣東話的課還是佔大多數。」

婉吟覺得現時選舉有太多政治情緒在裏面,好像把中大分成內地生和本地生。今次學生會選舉,星火認為中大遷就內地生,把教學語言改成普通話,忽略了本地同學。星火「對不起,我們聽不太懂普通話」一文亦引起不少台灣、內地同學關注。台灣同學婉吟則有不同的觀察:「因為有內地生而改為以普通話授課的例子,我沒有聽過,因國際生而改用英語授課倒是有。其實我現在還沒有上過用普通話教的課,大部份都是英語的,只有體育課用廣東話。」

不能用普通話,只用英語聽課會有困難嗎?「其實要看老師流利的程度,基本上我聽英語比聽廣東話好,但老師的英語能力如果不夠,我會希望他說廣東話。我認為比起指定授課語言,使用讓雙方溝通最順利的語言比較重要。你選了這堂課,就代表你接受它以指定語言教受的前提。雖然不是完全不能上英文的UGFN,但不代表普通話的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既然有普通話是母語的老師跟想用普通話上課的學生,有何不可?」

「我也是說普通話的,如果只用廣東話教課,那我怎樣辦呢?例如本地生(中文口語有一定水平)和台灣學生要上課討論,普通話是一種大家都能溝通的語言,為甚麼不用?有國際生的課會轉用英語,也是一樣呀。普通話跟英文並沒有高低之分,我認為尊重對方而使用不同語言是一件體貼的事。」When you speak another person’s language, you speak into their hearts.」 而且那不妨礙我去學習廣東話呀。」

婉吟也有一些內地生的朋友。「我的經驗是,身邊的內地生都很用功學廣東話,幾乎都會上初礎粵語,主要都是有意願融入香港的環境。我覺得大家對內地生aggressive或太用功的印象,是因為他們來自一個競爭更激烈的環境,這也不是他們能立即改變的。」「內地生跟台灣人可以說是最努力學廣東話的兩個群體,也希望大家可以多跟我們交流。聽起來可能很官腔,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愁找不到廣東話的練習對象。」至於她自己也表示「說實在,還滿擔心會不會被認為是內地生。我的台灣腔並不明顯,在辦證件或訂位時就會特別禮貌一點。但事後想想,這也算是一種對內地生很不禮貌的想法。」

婉吟坦言對中港予盾不太熟悉,但是覺得學生會始終要代表中大台灣同學、內地同學和其他國際生,始終是中文大學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我不太喜歡星火,太Emotional了,說得要維護本地生的利益,就可以把非本地生的利益犧牲掉了。中大學生會要照顧的是所有在中大讀書的學生,不管是本地生,內地生,或國際生。在中大有計畫的招收下,從台灣、內地來中大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你卻提出要減少用普通話教學,又減少內地生宿位。有跟學校的招收趨勢相反的政綱,你真的會和校方談,要求他們減少收非本地生嗎?那是對整所大學收生制度、收入、國際排名的問題呀,還是你們只打算拿到選票就不做事了?」

「簡單的來說,不管是本地生、內地生、台灣人(;p)、或國際生,大家都很棒r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