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會讓寶寶直接躺在床上喝奶。
而專家指出這麼做卻可能使得寶寶中耳壓力異常,進而影響寶寶的聽力。
因此,不論寶寶多大,都應該避免讓寶寶平躺著喝奶。
困擾1:寶寶多大才可以躺著喝奶?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肢體動作越來越靈活,常見許多父母開始讓寶寶直接躺在床上喝奶。
當然,很多媽媽同時也有疑慮:讓寶寶自己躺著喝奶,寶寶會不會溢奶?實際上,讓寶寶直接平躺著喝奶,在喝奶的過程中會提高寶寶中耳壓力異常的幾率,進而影響聽力發育。
正確做法:將寶寶頭部墊高30度
為了避免中耳積水問題,不論寶寶的年齡多大,都不建議讓寶寶直接平躺在床上喝奶。
可以讓寶寶自己練習抓握奶瓶,但前提是一定要將寶寶的頭部墊高,維持與床呈30度的高度,這樣能有效避免中耳壓力出現異常。
困擾2:躺著喝奶不拍打嗝,可以嗎?
至於媽媽們擔心讓寶寶直接躺著喝奶,不再拍打嗝,是否也會容易溢奶或擔心嗆奶的問題。
陳怡伶醫師特別表示,平常喝奶就容易嗆到或溢奶的寶寶,顯示其吞咽能力並不好,吸吮和吞咽不夠協調,如果喝完奶之後沒有拍打嗝,自然容易嗆到。所以,最好還是幫寶寶拍打嗝。
正確做法:將寶寶頭部墊高45度
讓寶寶平躺喝奶時,奶水的流速較快,寶寶如果來不及吞咽,自然容易嗆奶。
因此,陳怡伶醫師建議照顧者,應該將寶寶的頭部墊高至少45度,讓奶瓶與寶寶維持水平而不是垂直90度的角度,以減緩奶水的流速,進而避免寶寶嗆奶。
專家解讀:平躺喝奶會造成中耳壓力異常
針對媽媽們躺在床上哺喂寶寶母乳,以及讓寶寶直接平躺在床上用奶瓶喝奶,曾有耳鼻喉科醫師進行了一項研究,通過測量兩組寶寶在喝奶過程中雙耳的壓力反應,結果發現,直接躺著用奶瓶喝奶的寶寶,中耳壓力異常的幾率高達60%,而由媽媽躺著哺喂母乳的寶寶,發生中耳壓力異常的幾率只有15%。
造成寶寶中耳壓力異常的關鍵,與寶寶喝母乳還是喝配方奶無關,而是與寶寶躺臥的姿勢有關。
由媽媽哺喂母乳的寶寶,通常採取側臥的姿勢來吸吮,但是,用奶瓶喝奶的寶寶,通常則是以平躺的方式來喝奶。
據專家醫師介紹,平躺與側臥吃奶的影響之所以不同,是由於寶寶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耳咽管是連接鼻咽管和中耳的管子,寶寶的耳咽管比大人短,而且發育尚未成熟,當寶寶吞咽奶水時會打開。
如果寶寶躺著喝奶,會增加中耳壓力異常的幾率,容易導致中耳積水,進而造成中耳感染。
所以造成嬰兒中耳積水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洗澡的時候水跑進寶寶耳朵,而是因為家長們長時間讓寶寶平躺著喝奶。
中耳炎會影響聽覺,但即時治療,大多可恢復正常喔!
幼兒常見的中耳炎疾病
1、小兒常見疾病
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就是中耳炎,嬰幼兒發病的機率僅次於感冒。根據醫學統計,三歲前的嬰幼兒高達75%以上曾經罹患耳內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還曾感染三次以上。
知識家:中耳炎可能只會發生在一側,也可能雙邊感染
2、深受病痛折磨
大多數嬰幼兒罹患中耳炎,都會因為疼痛而哭鬧,甚至出現拉扯耳朵的狀況。中耳炎反覆復發,不僅會讓孩子受到病痛折磨,還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甚至阻礙孩子語言能力發展。
3、大多數可預防
目前,中耳炎疾病還無法完全杜絕根除,例如多發性中耳炎就是屬於遺傳疾病,而且好發於秋天出生的男寶寶身上。雖然如此,但大多數的中耳炎類型還是可以完全預防的。
寶寶中耳炎常見症狀
1、耳朵疼痛閉塞
罹患中耳炎常見的症狀為耳朵會出現疼痛感,而且還會有耳朵塞住的閉塞感。較小的幼兒因為不會表達這種感覺,所以就會出現不斷用手拉扯耳朵或是摳挖耳朵的現象。
2、聽覺產生扭曲
患有中耳炎的寶寶,因為耳朵壓力以及耳朵的閉塞,容易聽覺扭曲。此時寶寶聽到的聲音會顯得低沉,有如耳朵被遮住一般,這是因為寶寶耳朵內的積液導致耳膜無法正常震動所造成的。
3、及時治療處裡
若是能及時作適當的治療及處理,使耳內的積液排出,聽力就可以恢復正常;但若是發現的晚或是處置不盪,則會造成寶寶聽力永久性的損傷。
延伸閱讀
【餵哺/副食品/食譜】寶寶各階段餵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