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製造機:服役35年 帶走了84位飛行員

@ 2016-02-16

1960 年 5 月 26 日,台灣接收了第一批 F-104A/B ,從而開始了台灣飛行員的噩夢。F-104 各型軍機在台灣的 35 年時間,總架數在 200 架以上。

被稱為「飛行棺材」的 F-104 有致命性缺點,例如,它的機身長、機翼短小,升力自然受限制,遇到發動機熄火故障,不能像大飛機飄滑降落。

被稱為「飛行棺材」的 F-104 有致命性缺點

有人形容,這時的 F-104 機會像一塊廢鐵一樣從空中掉下來。

1958年部署在台灣的F-104A

「飛行棺材」的稱號即是德國人喊出來的,原因是西德山區氣流不穩,曾遇過 F-104 在一天內四架撞毀,西德國會群起反對軍方再使用 F-104 戰機﹔然而台灣卻從西德買來一批 F-104G 型機,結果這批飛機卻是德國人封存的倉儲機,修護人員還從封箱內抓出一堆死青蛙、死老鼠。

在台灣,F-104 失事頻傳,早年軍方封鎖消息,外界還不得而知,根據統計,F-104戰機已造成八十四位飛行員殉職,1978 年底至 1979 年底,即六次失事,損失八架飛機,六位飛行員喪生。

而美國洛克希德公司早已於 1972 年停產該機,F-104 成為各國航空博物館的古董陳列品﹔但在台灣卻仍是空軍第一線的主力戰機。空軍透過各種管道向巴基斯坦等國購買退役的 F-104 ,來更換零件,空軍內部將這種做法比喻為「死刑犯的捐贈器官」﹔一位基地隊長形容說,「台灣的 F-104 除了編號沒換,其他部份都換過了」。

F-104 在台灣服役 35 年,可謂垂垂老矣,經過各種的延長壽命做法,國外訂為飛行安全時數 4,000 小時的 F-104 ,台灣卻訂在 6,000 小時,甚至還更高。

台灣空軍裝備的 F-104 戰機

在物質缺乏的年代,早期的飛行訓練,灌輸飛行員要有「護機」的觀念,飛行員孫國安(飛 F-104 3,115 小時,世界第一)自己的一次失事經驗,是在一次惡劣天氣中飛行,機身的高溫產生火警把所有操縱電門燒掉,飛機的儀器板指示都失去訊號,起落架也放不下,當時,他顧慮飛機在本島內飛行,若摔落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區將造成嚴重傷亡,一直熬到空曠地區才勉強降落﹔當時一個救援人員不小心摸到機殼,整隻手都燙焦了。

F-104 超音速戰鬥

F-104 也有「WIDOWMAKER(寡婦製造機)」之稱,飛行員被冠以「玻璃丈夫」。孫國安的太太駱思媛回憶說,當年她和孫國安交往時,她的哥哥即警告說:「這種丈夫很容易碎掉。」要她慎重考慮。F-104 飛行員沈先康上校則形容自己的太太是「全世界最笨的女人。」

F-104 的高失事率,飛行員比擬為就如「雞瘟」,一群人飛出去,回來一排枕頭都空了﹔在這種打擊下,隊員依然要出門執勤,內心的衝擊只有當事人才能知曉﹔不幸事件也拆散了許多飛行員的家庭,甚至有二、三位飛行員在婚禮前夕失事,徒留傷悲的待嫁「未亡人」。

1996 年 6 月 24 日,晴朗炎熱,新竹空軍基地刮著乾燥的風,飛行的好天氣。兩點正,兩架 TF-104G 凌空,返航時李俊斌和僚機還表演低空飛行。大俯衝下來的銀灰色機身有一行隱約可見的紅字:「價值台幣五一六四萬,來之不易,當心使用維護」﹔長日將盡,在藍天的背景下,機尾噴出兩道濃濃的黑煙,像是為老戰機時代做了一個註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