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羞羞」惹得禍?】台灣火紅小吃「大雕燒」在馬六甲賣了6天後,卻被市政局下令禁售??網民:為何鮑魚、hotdog不被

@ 2016-02-15

(馬六甲14日訊)外型為男性生殖器官的包餡雞蛋糕「大雕燒」,在馬六甲老街售賣6天,即被市政局下令禁售,店家指沒想到執法單位無法接受這「創意」。 這個讓許多人看了「臉兒紅,心兒跳」的創意造型食品,今年大年初一才開始在著名的雞場街旅遊區一家店售賣,並在面書上爆紅,被廣為轉載,不過網民有褒有貶。

年初六晚上,警方就上門關切。隔日,也就是今早11時30分,市政局執法人員就發出警告信,指示店家立即停止售販外形猥褻的食品,否則將發出罰單。 接獲警告信的店家壹游精品店東主張創越受詢時說,該店在雞場街營業8年,向來以引進創意、創新產品為賣點,包括很受歡迎的「血袋」造型飲品,深受消費者歡迎,也沒有面對執法單位刁難。

單日可賣出300支

他沒料到這個陽具造型的雞蛋糕無法被本地執法單位所接受。 他說,「大雕燒」推出後,消費者反應熱烈,單日最高銷量賣出300支,每支售價8令吉。 他說,購買者除了華裔,也包括巫裔,大家都是抱著新奇好玩的心態買來吃。 「我嘗試向市政局執法人員解釋,我國是多元種族國家,應該互相尊重,我們開門做生意,沒有強迫顧客購買,可是執法人員執意要我停止售買被認為惹爭議的產品,否則可吊銷我店的營業執照。」

撤「大雕燒」宣傳帖 壹游精品店東主張創越說,昨晚警方前來店裡關切時,並沒有阻止他販售,只是告知說是「上頭」指示,欲了解情況。 「警員私下建議不要這麼張揚,售賣手法應低調一些。不料,今早市政局執法人員的態度很堅持,我是很想繼續賣的,但礙於擔心營業執照被吊銷,只好全部器具及廣告直幅都收起來,停售。」 他今天中午也撤下其店專頁宣傳「大雕燒」的帖。 抱持反對立場的「Don』t mess with Melaka」的專頁,昨日轉載此店家專頁的帖時直接批評指:「雖然是食品,卻是令人感到羞恥!我們不贊成如此造型的食品在馬六甲販售!希望有關單位能勸阻有關商家。 這項專頁被認為是甲州政府的官方影子專頁,專頁管理人的地址是填寫為馬六甲首長署。 此專頁經常張貼甲州政府與甲首長的活動。 「Don』t mess with Melaka」是甲首長拿督斯里依德利斯哈侖常掛嘴邊的口號,意思是:「不要弄髒馬六甲」。

市局發警告信予業者 馬六甲歷史城市長拿督再納胡先指出,當局已經發出警告信予業者,即刻停止營業。 他說,若業者一意孤行,繼續出售,當局將採取嚴厲的行動,包括開出罰單。 他表示,甲州首次接獲類似的投報,他也要提醒其他業者不要有類似的行動,因為我國擁有本身的法律,大家必須遵守法律。

執法者雖「小題大做」

市民:商家欠敏感

陽具造型的「大雕燒」引起爭議,受訪者固然認為政府下令禁售有些小題大做,但基本上都不支持這個造型出位的食品,也認為商家有必要顧及社會接受度及宗教敏感度。

李潔瑩 (23歲,新加坡人,學生):老一輩難接受 我認為社會還沒準備好去接受大雕燒這種新類型的食物,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士。 商家需對民眾負起責任,畢竟有些人能接受,有些卻不能,為了顧全大局還是要三思。 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看公眾能不能去接受這種食物,若能,相信會吸引更多人前來雞場街遊玩促進旅遊業;反之,就應該停止售賣。

林振威 (27歲,新加坡人,剛畢業):看了反胃拒買 我認為大雕燒對大人是沒什麼影響,因為如今這個世界已經逐漸開放,大家都可從網絡上獲得很多訊息。但我覺得反胃,不會買來吃。 政府不應該禁止商家出售大雕燒,畢竟這也是商家做生意的手法。

張盛強 (24歲,中國人,學生):荼毒小孩思想 我認為售賣大雕燒這種類型的食物不太好,畢竟若是小孩子看到將會荼毒思想。 馬來西亞是個絕大多人信奉回教的國家,在售賣任何東西前必須尊重別人的看法。 我認為政府不應該禁止商家售賣,畢竟這也是生意的一種模式,吸引更多的遊客。若是在西方國家,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有問題,最主要還是先尊重人家,看該國家是否限制售賣什麼物品。

鄭志勇(38歲,馬六甲人,眼鏡片區域經理):無須大驚小怪 我個人認為賣大雕燒是個很普通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也無須大驚小怪。 回教徒眾多的大馬當然會比較保守,而政府若禁止該商家出售也是合理的,以免觸及宗教課題。 我個人是還沒吃過,也不會買來吃,因為該大雕燒只是用麵包和香腸製作出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