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3。5代(美標準)多用途雙座殲擊轟炸機。該機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MK2殲擊轟炸機。2013年初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
2011年10月17日已在瀋陽首飛,殲-16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殲16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殲-16不是一款隱身戰機,其氣動外形和蘇27基本一致。首批24架部署在空軍8師22團,其中16架已經交付使用。
殲-16不是一款隱身戰機
沒有例外,外媒照常一片吹捧,國媒同樣是照單全收,大夥就是圖網友能樂一樂。有美媒甚至說殲16已投入量產,至少生產了24架,但實際上最近曝光的殲16編號仍是"1601",按規則這應該還是殲16的第一架飛機,遠未達到量產階段。
所謂「雙重任務」戰鬥機,是指在保持大部分空戰能力的同時,擁有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改型戰鬥機,最早採用這一概念的是美國空軍F-15E戰鬥機。F-15E是雙座戰鬥機,前座為飛行員、后座是武器控制官,外形與F-15D幾乎一致。F-15E增強了機體結構,掛架數量增加一倍,可以掛載更多武器以及瞄準吊艙。但F-15E的空重達到了14。5噸,比起F-15C的13噸增加了1。5噸,加上F-15E在執行任務時一般都安裝有保型油箱,機動性能比F-15C有較大的下降。所以,F-15E儘管有「雙重任務」戰鬥機這麼一個概念,但在實戰中,美國空軍一般只安排F-15E執行縱深對地打擊任務,奪取制空權由輕盈的F-15C負責。
中國殲16
一般認為殲16是蘇30的仿製型號,蘇30與F-15E定位類似,也是一款在蘇27UB雙座戰鬥教練機基礎上發展的雙重任務戰鬥機。蘇30加強了機體結構,最大起飛重量由蘇27的30噸增加至34噸以上,能夠實現「滿油滿彈」(最大機內燃油9。4噸、最大載彈量8噸)起飛,此外還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具有很強的對地打擊能力。但蘇30空重也從16噸增加到17。7噸,而發動機推力、機翼面積保持不變,所以它與F-15E一樣,空戰機動性比蘇27要差。
殲16現在是處於"前有虎,後有狼"的狀態。如果殲16要在殲15之後、大約2017年才能大批量投產,這個時間點太晚了,因為空軍可能會在此期間再裝備2個團的飛豹A或飛豹B。屆時,中國空軍擁有約76架蘇30MKK雙重任務戰鬥機、168架飛豹A戰鬥轟炸機,負責縱深對地打擊任務的重型戰鬥機多達接近250架。而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空軍,其F-15E戰鬥機的數量也不過是236架。
對殲16來說,更為嚴重的衝擊來自隱身戰鬥機。截止去年,美國F-35聯合打擊戰鬥機已生產了100架,未來將逐步進行生產高潮,不但裝備於美國海空軍,周邊的日本、韓國也計劃引進,而且規模都不小。在這種情況下,國產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必然也會加快進度,到2017年進入小批量試產是非常可能的。也就是說,2017年以後,中國空軍的裝備採購重點就會轉向殲20等隱身有人戰機或隱身無人機,這必然會對殲16形成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