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竟不知道,這樣服用阿司匹林很危險

@ 2016-02-15

老百姓當中有個說法:床頭三寶:一杯水、一枚針、三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向都被大家尊為救命神藥,不僅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在床頭備著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急性發作可以嚼碎服用。喬岩醫生說,這也是不靠譜的。阿司匹林需要在醫務人員指導下才能服用。就像胡大一教授在現場救治的那位患者。因為患者曾經做過支架,出現胸痛就可以考慮是心肌梗死發作,這時候是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的。但一般老百姓不具備這種判斷力。一般來說胸痛的疾病當中,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還有一部分人是主動脈夾層導致。

圖:動脈血管分為三層

主動脈夾層是怎麼回事?正常的人體動脈血管分為三層,內膜、中膜、外膜。(如上圖)三層結構就像三明治一樣貼的緊緊的,為的是共同幫助血流順利通過。而主動脈夾層則是由於內膜局部撕裂,受到強有力的血液衝擊,導致內膜逐步剝離、撕裂,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個腔。導致劇烈的疼痛。(如下圖)

圖:主動脈夾層導致的血管內膜撕裂

如果是主動脈夾層導致的胸痛,吃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因為阿司匹林是一種抗凝藥,主動脈夾層則是心臟血管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如果血液在撕開的那個大口子一下子凝住了,這個口子就不會越撕越大。但如果這個口子沒有血凝塊給凝住,血壓又越來越高,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會把口子越撕越大。順著血管可能一直撕到心臟、撕到心包。如果主動脈里的血一下子填到心包里,心臟就會被瞬間壓扁,發生猝死。阿司匹林應在專業急救人員到達後指導下應用。

十年腦卒中風險超過10%應服用阿司匹林

總有一種說法相信大家都聽說過:「45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冠心病。」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認識。

既往患過心肌梗死、腦卒中、造影確診冠心病或做過支架或心臟搭橋手術,沒阿司匹林禁忌證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但對於無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怎麼用阿司匹林在國際學術上是有爭議的,但就目前臨床研究發現,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如果十年腦卒中、冠心病風險超過10%,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了。這是指:

(1)高血壓但血壓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同時有下列情況之一應服用阿司匹林:

①年齡在50歲以上;②具有靶器官損害,包括血漿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2)40歲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以下有心血管危險因素者:

①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直系親屬男50歲,⑤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

喬岩醫生特別提醒:服用阿司匹林有個前提,就是需要把高血壓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再開始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藥,也是抗栓藥。血壓太高的情況下,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