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 行行長周小川很久沒有公開發聲了,久到外媒們都開始將這位中國央行行長的沉默當作一種政策態度,尤其在人民幣和全球市場面臨近年來罕見動盪的當下。周小川 主要談了人民幣匯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以及數字貨幣等問題,其中人民幣匯率問題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針對一系列敏感問題,周小川在專訪中都做出了回應。 針對市場最關心的人民幣匯率及匯改問題,周小川仍然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匯改的趨勢堅定不移,但「我們也有耐心」。
據 財新報道,他指出國際上對中國溢出效應備加關注,「我們會審慎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和窗口,儘量減少負面溢出效應,特別是不要在國際上 造成相互疊加的影響。」針對敏感的應對資本流動問題,周小川認為要區別「資本外流」和「資本外逃」的區別,但強調「不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情緒」。他表示: 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要求的,要防止國內幾個金融市場之間交叉感染、相互衝擊,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中 學到,美國房地產市場、次貸、影子銀行交叉感染,衝擊太大。中國也存在交叉感染的土壤。為此,改革要有窗口選擇,講求時機、配合和操作技藝。
周 正面回答了「抽緊離岸市場人民幣供給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本身會是波浪型前進的,如果觀察到投機成為外匯市場中的主要矛盾, 就重點應對投機,等市場逐漸回到相對穩定狀態,人民幣國際化還會繼續前進。周小川重申對於外匯管制有一些很明顯的謠言,尤其是針對「經常項目」管制的謠 言。他認為不當管制會對「實體經貿帶來不便和困擾」,央行會精心把握合理、可行的平衡。周小川對中國改革藝術的描述:有窗口時就要果斷推進,沒窗口時不要 硬幹,可以等一等,創造條件。我們務實,有耐心,方向明確但不求直線前進,既要改革,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經濟大國。
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基礎
周小川:現在中國國民儲蓄率仍然很高,會帶來高投資,這個關係繼續存在。儘管高投資中的一部分是「走出去」投資,但與國內投資總量相比還是很少的,並不意味著國內投資增量和機會少了,國內投資保持高位還是很有基礎的。
貿易的比較優勢雖然有所轉移,但通過轉型升級走向中高端,中國的製造業仍然有巨大的優勢。製造業的短期調整,部分是因為環保要求,要減少「兩高一資」式的擴張。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從43%增長到2015年超過50%,空間仍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