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又出新花招,看中國如何應對?
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是目前發展一個熱點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提出要用「蜂群」戰術,製造大量的低成本無人機來對付中俄,引起外界的關注。
乍一看,這個看法有點可笑,但是這種戰術和GPS一樣,前端設備簡單,但是系統複雜,一旦取得突破,將會在軍事取得重大的突破。
前不久有一個新聞,說的是GOOGLE圍棋程序戰勝了人類棋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新聞實際上卻存在技術上的關聯性,那就是人工智慧,圍祺程序戰勝人類選手,表明人工智慧向前又邁進了一大步,有人評估「人和人工智慧之間的屏障正在一點點崩塌」,而人工智慧的進步又促進了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說低成本無人機的「蜂群」戰術正是建立在人工智慧提高的基礎之上。
GOOGLE圍祺程序戰勝人類選手,標誌著人工智慧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從目前來看,儘管無人機的自主作戰能力已經得到了提高,具備自主起飛、巡航、進入戰區、搜索目標、鎖定目標,將目標傳遞給後方指揮員,由指揮員下達命令摧毀目標,實際上從技術上來看,無人機可以自主摧毀目標,不過從倫理上來講,讓一個機器決定是否消滅目標,顯然讓人無法接受。
不過目前無人機的自主作戰能力仍舊局限在單機或者小規模編隊,以我們熟悉的捕食者無人機為例,它的指揮控制系統只能同時控制1架無人機,或者以中繼模式控制2架無人機,無法象有人作戰飛機那樣進行多機編隊協同作戰,這樣就限制它的作戰能力。
目前無人機仍舊以單機或者小規模編隊行動
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研究多架無人機在空中協同作戰的理論和技術,包括多架無人機形成編隊、保持編隊和實現協同任務規劃,進行戰術決策與下達作戰命令,顯然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無人機具備較高的智能,也就是說無人機的人工智慧水平比現在要有一個明顯的提高,從相關資料來看,美國在這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美國已經在無人機編隊協同作戰能力的理論研究、仿真試驗都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並且進行實際運用方法的探索。目前美國已經完成了有人機與無人機、無人機之間的空中加油試驗,並且在計算機上面進行了「數十架」無人機的集群活動,進行了仿真模擬,集群無人機之中每架無人機都能夠共享戰場信息,進行互相協同作戰,這些探索以後無人機空中協同作戰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美國進行無人機空中加油試驗
為以後集群協同作戰打下基礎
不過無人機集群協現作戰除了技術上的障礙之外,倫理障礙仍然是一個暫時難以逾越的問題,也就是不能讓機器決定是否消滅目標,所以最終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仍舊需要後方指揮員下達攻擊命令,因此可能還是需要有人機來控制這些無人機的作戰,因此採用時分多址的方法研製數據鏈,實現一站多機數據傳輸,以便讓有人機/地面站能夠控制更多的無人機,這是近期發展一個重點。
有人機/無人機的編隊協同作戰是近期研究的重點
目前中國相關單位也在相關領域進行研究和攻關,從珠海航展的資料來看,國內無人機已經具備了單機自主作戰能力,並且正在進行小規模編隊的試驗,為以後的國產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