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生命線,世界航道60%都要從這裡經過
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作為連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運輸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它對中國海運安全影響巨大,是中國能源供應的瓶頸,更是我國遠洋運輸安全的「軟肋」,被稱之為「馬六甲困局」。
在和平時期中國對海峽安全問題並沒有切膚之痛,但如果發生政局變動、恐怖事件、海盜襲擊、軍事干涉等其中任何一種情況都有可能掐斷這條生命線,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
2005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出席第四屆亞洲安全會議期間,就多次提及沿岸國海軍力量難以應付海盜和恐怖襲擊,希望美軍能夠進駐該地區,並稱美國願意與沿海國家組成聯合巡邏隊,確保馬六甲海峽安全,但是遭到馬來西亞中國與印尼的拒絕。
為了抑制美國野心,2015年9月,中國海軍在馬六甲海峽及其附近海域將舉行「和平友誼-2015」聯合實兵演習,這是中馬兩軍首次實兵聯演,也是中國迄今為止與東協國家舉行的規模最大的雙邊聯合軍事演習。中方主要參演裝備包括飛彈驅逐艦蘭州艦、飛彈護衛艦岳陽艦、和平方舟醫院船,以及4架運輸機和3架艦載直升機。
可見,馬六甲海峽對於中國的意義非常重大。我們國家出口商品的50%,進口石油80%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現在,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成功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生命線。任何國家想要介入馬六甲尤其是美國,中國都會以強硬之態把其趕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