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身材好,真的不要吃碳水嗎?
我們經常了解到的宏量營養素其實一點都不神秘,特別是最熟悉的碳水化合物,它就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米飯、麵條、麵包、土豆等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支持高蛋白飲食,很多人會認為碳水除了會讓人長胖之外別無好處。但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高蛋白飲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你要知道的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碳水,這樣的高蛋白飲食對於你的訓練和恢復其實沒有太多的幫助。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碳水化合物的一些小秘密吧!
1.高碳水+高蛋白=更多的肌肉
在你嘗試增加肌肉量的同時,攝入足夠的碳水和蛋白質。缺少碳水,會讓蛋白質開始分解供能---而它本應該被用來修復和建造你的肌肉。你需要至少每磅體重攝入2.5克的碳水化合物來確保蛋白質處於合成狀態。蛋白質方面,至少保證每磅體重攝入1.5-2.3克蛋白質。
2.訓練後鈉+碳水=生長
訓練後90分鐘內,攝入一些碳水和鈉的混合物。鈉可以讓更多的水分停留在肌肉中,這就能最大化你的肌肉生長和恢復。
3.窗口期不止90分鐘
傳統的說法總是讓你在訓練後90分鐘內攝入蛋白質的時候配上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個窗口期內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你的胰島素水平,阻止肌肉阻止分解,同時能夠迅速恢復肌肉的糖原儲備。
很多小夥伴也許不知道,在訓練後6小時內肌肉都渴望碳水化合物。在訓練後90分鐘內,攝入高碳水,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內在攝入一頓高碳水,儘量保證你攝入的都是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
4.不要冷落土豆
很多小夥伴都會避免攝入土豆,他們害怕土豆會迅速轉化為糖,這種快速轉換的結果就是無法控制的飢餓。然而,不是所有的土豆都是一樣的。我們應該避免赤褐色的土豆,它們的確會迅速轉化為糖。選擇紅色的土豆,它們分解的更慢,同時也會留給你更好的飽腹感。
5.混合碳水
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目標是提升胰島素水平來促進肌肉生長。而提升胰島素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慢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混合起來,如果汁和燕麥。
6.高碳水和低碳水
如果你想要看起來更大更飽滿,無論你是要參加比賽還是只是為了某些個人因素,你需要在三天裡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另外兩天增加碳水化合物。原則上,你減少了多少克碳水化合物,就在充碳日多補充1.5倍的碳水化合物。
舉個例子,如果你體重200磅,每天吃500克碳水,現在減到了每天100克,你減少了400克的碳水攝入。那麼在充碳日你就應該多攝入400*1.5=600克的碳水。
7.配合脂肪
增肌的飲食要求20%的總熱量是來源於脂肪的,如魚油。這些不飽和脂肪能夠幫助你的身體儲存碳水,提高糖原儲備;額外的熱量可以被當作能量來使用。記住更好的糖原儲備往往意味著更好的訓練恢復和肌肉生長。
為了自己的好身材,要選擇合適自己的碳水化合物,比完全不攝入來得重要,相信這裡的碳水化合物配方已經可以滿足各位立志用健身改變自己的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