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以穆斯林難民問題綁架北約;
俄羅斯以烏克蘭危機作為敘利亞問題談判籌碼;
美國畏懼再次深陷中東戰爭泥濘;
沙特企圖搶在伊朗前頭當中東穆斯林老大。
群雄各懷鬼胎,中東與敘利亞亂局該如何收科?
作者:占豪
中東局勢近代以來一直極為複雜,特別是經過二戰後的這幾十年的演變,更是利益關係繁雜。就當前局勢而言,這個地方已涉及到大國角力、地緣博弈、地區國家爭奪、能源利益爭奪、宗教矛盾、教派矛盾、恐怖主義與發展的矛盾······等等各種利益盤根錯節,可以說現階段中東局勢根本看不到任何解決的跡象。甚至,在這場大博弈之中,也根本沒有任何一方現在能說自己一定能會成為最終贏家。這,就是當前中東的現實。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占豪的看法是,沙特、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中東現在所謂針對IS的反恐戰爭,完全可能演變成國家之間、國家聯盟與國家聯盟之間的戰爭。
在敘利亞局勢瀕臨崩潰,有可能陷入更大規模戰亂之時,迫於形勢壓力,在德國慕尼黑出席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第四次外長會上,各方就敘利亞內戰達成暫時性停火協議,敘利亞有望在一周內開始全國範圍內停火。各方還將擴大提供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救援。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是由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歐盟、阿拉伯聯盟、德國、伊朗以及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代表組成。想想也是奇葩,這個國際支持小組竟然不包括當事國敘利亞,而且包括沙特、土耳其、伊朗、阿盟在這個平台上基本沒有任何共鳴的聲音,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一妥協不過是美俄歐三方的一次暫時性妥協。
事實上,所謂達成臨時性停火協議,不過是暫時創造一個緩衝時間,避免局勢進一步激化,是更大規模戰爭迫近之時,大家彼此給更多一些的反思時間。因為,現階段日內瓦的敘利亞問題談判陷入了僵局,難以取得突破,如果在此期間局勢進一步惡化,無疑戰爭進一步擴大將不可避免。這一點,從沙特、土耳其的蠢蠢欲動中我們已經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那麼,這種妥協真的能給中東局勢帶來實質性緩和嗎?真的能解決敘利亞問題嗎?能避免沙特和土耳其出兵嗎?在占豪看來,恐怕很難很難。之所以如此判斷,原因基於如下四個方面:
一、美俄歐的妥協缺乏實質性,且已不能代表中東國家。
美、俄、歐三家達成的所謂暫時停火協議,本質上都是在爭取時間,並未達成實質性妥協。對美來說,其目的是要推翻巴沙爾政權,這一根本目標沒變的情況下,如何可能妥協?對俄來說,現在戰略目的並未達到,妥協只是因為更大規模戰爭正在逼近,俄需要爭取時間。對歐盟國家來說,雖然很不希望戰爭進一步擴大,難民問題已經對歐盟的穩定性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歐盟在這其中並無任何主動權可言,甚至連土耳其都搞不定,完全可能迫於土耳其的壓力和形勢的壓力而默許戰爭的擴大。在這種狀態下的妥協,又有什麼實質性可言?
美俄歐的妥協沒有實質性是其一,更為重要的是美歐俄中除了俄羅斯可以代表敘利亞之外,美國和歐盟完全不能代表沙特和土耳其。更何況,美國在這件事上有推動沙特、土耳其介入攪局,並進一步拖死俄羅斯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沙特、土耳其都正在基於自身的情況準備出擊,那麼美歐俄的妥協客觀上並不能對局勢起到根本性變化,甚至所爭取的時間也不過是彼此準備的時間更長一些而已。而且,站在沙特和土耳其的角度,會給俄羅斯更多準備時間嗎?難說。
二、俄羅斯退無可退。
現在無論是美國、沙特、土耳其或歐盟的一些國家,他們普遍希望俄羅斯做出讓步,但問題在於,俄羅斯根本沒有任何後退空間。俄羅斯的烏克蘭問題沒有解決,在沒有控制局面之前俄羅斯不可能放棄巴沙爾政權,放棄意味著大國戰略的崩塌,事實上俄羅斯退無可退。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退,美國不退,歐盟無能為力,沙特、土耳其進逼之心越來越強,這局又如何穩定?局穩,需要能量耗得差不多了,但現在角力的能量在進一步集聚,這些能量不能釋放的情況下,局勢很難緩和。
三、沙特想更早改變當前格局,並已派了先頭部隊。
沙特現在是非常想改變中東格局的國家,原因有兩個:
一方面,被解除制裁的伊朗,無論是在地緣上、能源上都會對沙特構成很大威脅。
在地緣政治方面,一旦俄羅斯在中東站穩腳跟,並推動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構建一個聯盟,那麼沙特在中東的影響力將會被侵蝕,特別是如果伊朗逐漸緩過勁來,更大力度支持葉門胡賽武裝,這將是沙特的噩夢。當然,這種噩夢還包括伊朗可能在實力恢復後再搞伊斯蘭革命。
在能源利益方面,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背後還有一個俄羅斯,這幾個國家若在俄羅斯的引導下,與中亞的幾個國家一起形成一個能源聯盟,那將會對沙特領導的OPEC構成很大的威脅。特別是,俄羅斯與中國的特殊關係,可能會對沙特經濟造成比較嚴重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沙特絕不想敘利亞反對派被滅,也不想俄羅斯在中東站穩腳跟,更不希望伊朗崛起。
另一方面,沙特想以快制敵。
我們知道,沙特在通過打壓油價來打壓俄羅斯是毫無疑問的,否則沙特完全可以通過OPEC聯合減產來實現油價的回升,沒必要完全不顧及油價的大幅下跌而擴大那麼一點原油出口量。事實上,增產部分的收入遠不能抵消油價下跌的損失。沙特為什麼置油價下跌而不理?甚至王室的矛盾增大沙特國王都不在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擊俄羅斯。當然,另外也有打擊新能源、頁岩油的策略在裡邊,但打擊俄羅斯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但是,這種情況沙特也不可能長期持續,畢竟沙特的產業單一,是靠石油支撐經濟的國家。既然沙特也不能長期持續,那麼沙特也不想拖,也想在伊朗經濟還沒起來之時速戰速決。於是,沙特才在進入2016年後蠢蠢欲動,隨時準備出擊。
事實上,面對美歐俄的所謂暫時停火妥協,沙特聯盟和土耳其都表現出了我行我素的態度。沙特聯盟重申稱,向敘利亞派兵的決定是最終和不可逆轉的;土耳其則說這是相關國家的事,不會影響土耳其的決定。而根據最新美國媒體的消息,五角大樓已經證實,沙特和阿聯的先頭特種部隊已經進入了敘利亞。
就在這個時候,沙特的外長在慕尼黑和俄羅斯外長舉行會談,國防部長則在布魯塞爾和美、英、德、意的國防部長舉行會談。如此高密度的會談,外長對的是俄羅斯外長,防長對的是西方主要國家的防長,這表明沙特動武實際上已經是在實質性推進了,否則防長沒必要到歐盟總部和美國、德國、英國和義大利的防長會談。
四、土耳其已準備將北約拉下水。
土耳其總統、總理在短時間內連續指責美國、聯合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什麼都沒做,並且拿出要放幾百萬難民給歐盟來威脅歐盟,這就是要迫使歐盟做出讓步,支持其在敘利亞軍事行動的意思。幾百萬難民對歐盟來說無疑將是災難,以歐盟的行事態度,妥協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在這件事上,德國默克爾政府都快支撐不下去了,誰在這個問題上還有話語權?而對於土耳其的介入,美國甚至從心底里根本就是喜聞樂見。
對美國來說,敘利亞再打出更多難民,必然會導致歐盟經濟進一步惡化,安全性、穩定性都會降低。如果土耳其最終因敘利亞問題和俄羅斯出現軍事衝突,則必然增加歐俄對立,這對於美國所希望歐俄新冷戰是有利的。何況,哪怕這些國家都打爛了,又關美國什麼事呢?美國仍然可以漁翁得利,因為這可以消耗俄羅斯。
美國在態度上的曖昧以及埃爾多安政府冒險的性格,最終土耳其出擊敘利亞的可能性也會很大,在這方面一定會和沙特聯手。事實上,還不止沙特,根據最新消息,土耳其與以色列新一輪的和解談判又要開始了,土耳其和以色列關係的快速和解,會提升土耳其冒險的衝動。對於以色列來說,中東的伊斯蘭國家彼此之間打得越狠,對以色列國家的長期存在越有利。
基於上述,美歐俄就敘利亞問題上達成的協議基本上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中東局勢將該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按現在趨勢,只要沙特、土耳其侵入敘利亞的念頭不被打消,那麼中東的戰爭規模很可能在未來不久進一步擴大。但現在看,美國是不想攔沙特和土耳其,歐盟和俄羅斯是根本攔不住,中國態度則更多的是政治外交斡旋和人道援助······那麼這事好像已經箭在弦上了。到底會怎麼演化,恐怕要戰場上見真章了!
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預料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做好相關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