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實施-0.1%的分級制負利率,從2月16日起執行。2月11日,瑞典央行決定從本月17日起將已處於負值的基準利率下調0.15個百分點至-0.5%,創瑞典負利率歷史新低。
摩根大通曾表示,警惕全球主要央行都可能把利率降至遠低於零。那些擔心超低利率對銀行和全球市場造成損害的投資人,或許需要為全球利率降至遠低於零做準備。
實際上,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央行採取超寬鬆貨幣政策,經濟、股市在刺激下迎來復甦。去年開始,面對大宗商品跌價、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的威脅,各國央行又開始祭出刺激措施,希望提振低通脹和增長。然而,上月末日本央行推出的負利率政策,結果市場反應未能如日本央行所願:日元匯率上揚,日本股市下挫。
面對經濟增長乏力,市場迫切想了解,各國央行的彈藥是不是打完了?還有哪些兵器可用?寬鬆貨幣政策、負利率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經濟良藥or毒藥?
今年1月底,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實施負利率,引入三級利率體系。一時間,「負利率」、「分級利率」成為全球熱議的焦點。事實上,回頭來看,多國央行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施過準備金餘額負利率。
目前,全球共五大央行下調利率至負值:
2012年7月5日: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下調至-0.05%,目前在-0.65%。
2014年6月5日:歐洲央行下調存款利率為-0.1%,目前在-0.3%。
2014年12月18日:瑞士央行將利率下調至-0.1%,目前在-1.25%~0.25%。
2015年2月12日:瑞典央行將回購利率下調至-0.1%,目前在-0.35%,並將在2016年2月17日調低至-0.5%。
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對商業銀行準備金設立-0.1%利率。
2015年12月16日,美聯儲宣布近十年來首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常年幾乎零利率上調至0.25%~0.5%。不過,前天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在國會發表的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中說,如果經濟發展非常令人失望,那麼美聯儲可能將放緩升息速度。此外她還表示,美聯儲在研究,如果經濟形勢惡化,負利率是否對經濟有幫助。未來,負利率並非毫無可能。
負利率能刺激經濟嗎?
央行實施負利率,目的就在於刺激商業銀行向外借貸,從而刺激經濟消費,拉升通脹率。不過,從「第一個吃螃蟹」的瑞典來看,負利率對經濟是否有巨大的刺激作用,還值得商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9年7月開始,瑞典央行開始負利率實驗,將存款利率減至-0.25%,1年後才恢復為零水平。
為了達到2%的通脹目標,使得名義利率走高,瑞典央行希望通過削減名義利率至零下,刺激實際經濟活動,使得通脹走高,然後再通過加息壓低通脹,使經濟回到正軌。不過,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2015年2月,瑞典開始正式實施負利率,將回購利率下調至-0.1%,此後又逐步調低到-0.35%;2016年2月17日,瑞典進一步調低利率至-0.5%。至此,瑞典的負利率水平創歷史新低。
過去三年,瑞典通貨膨脹率低迷,接近零點。瑞典央行信心滿滿地預計,通脹水平將在一年後升到2%的目標水平,並在兩年後超過這一數值。瑞典2014年初曾預計,通脹水平將在2016年初到達3%左右,但現在仍處於零點左右。
對於負利率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早在2012年,紐約聯儲經濟學家Kenneth Garbade和Jamie McAndrews就曾提醒:如果利率跌入負值,那就要倍加小心了——有可能因此出現新的金融系統風險。
迄今,華爾街分析師對於負利率政策並不看好,認為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下,資金未能有效進入實體經濟的情況並未得到緩解。花旗分析師Steven Englander更是將負利率形容為「毒品」。
股市漲或跌?
負利率時代,如果資金不再待在銀行,是否會流入更高收益的股市,從而刺激資本市場走高?
花旗分析師Steven Englander曾這樣評價負利率:負利率是促使資金離開銀行體系的強大動因,但是並沒有多少證據表明投資者會將這些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他們通常會去購買境外資產以及金融資產。
從日本實施負利率來看,一個明顯的副作用便是——毒害銀行的業務模式和證券價格。1月底,在日本央行對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實施負利率後,日本銀行股聞風下跌,日本銀行股指數已下跌近15%,今年累計下跌約25%。
不過,就在1月29日宣布負利率後,日元應聲貶值,美元兌日元從118.50附近一度飆升至121.25,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同時,日本股市快速走高。1月29日,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2.8%。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進入二月份後,日本股市又遭遇了連續下跌。
不過,在負利率時代中,瑞典投資者選擇相信股市是最佳選擇。
提供線上銀行、交易和基金服務的瑞典Avanza Bank Holding AB執行長Martin Tiveus表示,身處在負利率環境之中,資金其實並沒有太多選擇。固收市場很難取得理想的收益,因此股市還是投資者的首選。
瑞典最大的基金公司控股公司Swedbank AB也給出了「超配股市」的建議,因其他資產實際收益將十分有限。
去年12月末以來,瑞典股市整體跌幅已經達到了8%,不過從相對的長周期來看,負利率還是伴隨了瑞典股市的上漲趨勢。
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各國紛紛實施負利率,對股市來說表面上是好事,但可能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堪憂。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認為,人民幣過去半年的貶值,導致了日本擔憂其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日元進入負利率時代,無疑將加劇貨幣貶值惡性競爭。
瑞穗銀行策略師Ken Cheung認為,日本央行採用負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其他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一決定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程度,進而推動美元走強。
海通證券認為,人民幣匯率承壓,面臨兩難抉擇。在美國加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而日本負利率或加劇貨幣競爭性貶值。未來要麼一次性大幅貶值,釋放利率政策空間;如要堅持穩定匯率,則必須加強資本管制,同時利率政策將受約束。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聯儲加息給各國央行造成的壓力,除了加大貨幣貶值外,對外匯市場實施直接干預也是應對手段。面對近期因美聯儲鴿派聲明而備受打壓的美元指數,美元兌日元在2月11日觸及111.32,幾乎抹去了2014年的寬鬆效果。而日本股市近期也大幅動盪,更是催升了日元的避險價值。
摩根大通證券首席日本經濟學家Masaaki Kanno稱,如果政府的確想採取緊急政策行動,干預匯市看來是其中一個選項。不能排除日本央行在3月會議之前宣布加大寬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