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自行車訓練融入你的生活
常上凸字台的那些常勝軍或是黑馬們,有很多都和你我一樣只是平凡的上班族,但平平都是一般人,為什麼他們就可以排定時間訓練獲得好成績呢?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被另一半罵臭頭,又可以留下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間,也不會落入因為訓練太投入而發生被老闆炒魷魚的命運呢?
相信以上是很多自行車愛好者一直以來的心聲,想要好好的訓練自己,但總是有太多生活中的瑣事(或是理由)綁著你,讓你無法持續的訓練,三天曬網一天打魚,進步有限。我們整理了訓練聖經的教練 Jeff Vicario 的忠告,希望可以給有心更進一步的單車業餘運動員們一些幫助。
讓訓練成為每日作息中的一環
每個人的作息不同,有人早上班、有人晚下班、有人要照顧小孩,生活中的各種事務排山倒海,但你總要選出一個最適合訓練的時段,找出這時段,固定下來,讓它成為你每日生活中規律的一部分,同時,可在整日的休假日中排入較長的騎車行程,這樣,你的計劃表便有了雛型了。再來為自己訂下合理的目標,透過目標不斷的達成,你便會有新的動力去完成接下來的目標,成為良性的循環。
(翻攝自Velonews.com)
產生訓練的動機
有了動機便不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或惰性而跳過己排好的訓練,教練 Vicario建議,開始為你每次的訓練做紀錄,有了紀錄便可以產生訓練的動機,同時可以將每次訓練的內容及時間列表管理,進行事後分析,檢討訓練有沒有成果,是否達到你的預計目標。若是成果不如預期,便可以回頭來看看,是那裡出了問題,是訓練的內容還是方式不對?或是因為那幾天偷懶沒有做好當天該做的功課,這些都可以經由紀綠看得出來,同時也監督著自己是不是有認真在實施訓練計劃,有成效的計劃便可以再度的拿來調整再實施,漸漸的你會愈來愈強大。
很多手機app、網站或是軟體可以針對運動的過程及內容進行紀錄及輔助,同時也可以紀錄你的體重及其它資料,讓運動訓練的管理更方便。
時間有限,請提早計劃
由於我們都不是職業運動員,所以能夠訓練的時間絕對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提早為訓練計劃是非常重要的。計劃中除了真正體能的訓練之外,別忘了,休息也絕對是訓練的一環,在經歷一連串的訓練,身體的負荷加重,精疲力竭後,適當的休息才能夠使你更強壯。如果已經預知在某一段時間會特別的忙碌,那麼也請記得要調整訓練的內容跟強度,以免達不到目標而直接放棄了那一段時間的訓練計劃。
如果各方面允許,能夠請一位專門的教練進行指導並協助設立目標,那當然是最好的,但若是無法實行,則可以以將要參加的賽事做為訓練目標,一開始由較廣泛的目標開始,隨著賽事的日子接近,再縮小到更為特定目標的訓練方向,以分階段的方式慢慢的加強訓練強度,最後達到預定的訓練目標。
騎乘訓練要兼顧室內室外
為了達到最大的訓練效果,平日的訓練台騎乘也請包含在你的訓練計劃之內。訓練台可以幫助你在較短的訓練時間內達到較強且持續的效果,可以讓你在飛輪健身和有氧區間訓練中事半功倍。因為訓練台騎乘是持續且穩定的輸出,在訓練台上待上60到70分鐘,便等同於在外面騎上90 分鐘的效果。
雖然騎訓練台好處多多,又不用注意路況,但在訓練台上的姿勢較為固定,再加上少了注意路況跟維持平衡的出力,某些特定肌肉的出力會加強,但有更多其它部位的肌肉卻較無法進行鍛鍊。要產生更大的 power 輸出,以及更好的有氧能力,所有的肌群都得要均衡發展,所以我們不能只靠訓練台,在平常日,我們還是得安排戶外的騎乘訓練以增強你的輸出功率,至於比例如何拿捏,則視訓練的目標,或訓練時間的多寡而定。
當與車友一同出外騎乘時,過程中打打屁,交換訓練心得固然是件很令人開心的事,但要記得你正在進行中的訓練為何,這次的外出騎乘訓練不是比賽,每個人的訓練目標各有不同,不要因為一時熱血或偷懶而忘了當天訂下的訓練目標。
(翻攝自Velonews.com)
綜合以上:騎!就對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持續的訓練絕對是最重要的,也是進步的不二法則,每日騎乘45到60分鐘,比每隔幾日的填鴨式長時間訓練要健康多了。持續規律的訓練可以逐漸的加強你的能力,同時避免運動傷害,所以別再當平日不燒香,假日騎百三的假日單車手了。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趕快找到你的目標擬定你的計劃,讓訓練成為你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別再說時間不夠了,只要能捉住生活中的一點點空檔,你也可以拾回想了好久卻一直無法開始的訓練,現在就開始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