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江振誠? 台灣之光 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 2016-02-13

或許我生來就是要走廚師這行業,也或許不是。

今年24歲的我再許多人眼中是剛出社會的菜逼八,

但從12歲開始我做過鞋店小弟,雞排店員工,便利商店工讀生,飯店服務生,法式料理學徒,咖啡館廚師,甚至還曾在工地做過苦力。

既然也長達12年的工作經驗,自己回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再大學畢業及退伍後我確實躊躇了一陣子,我思考什麼事我所喜歡的,甚麼工作是我可以常保熱情及活力。

我在咖啡館思考著未來的同時,看著許多所謂「成功人士」所寫的自傳。

唯獨對「初心」這本有深刻的印象。作者即是台灣土生土長的米其林主廚「chef Andre "

在我猶豫的時候一通電話響了,是高中的西餐老師打來的,他直接了當的詢問我有西餐工作的職缺,有沒有興趣。

也是這通電話,讓我茅塞頓開甚至打通任督二脈。

我帶著忐忑的心情迎接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但似乎也不是這麼陌生。

餐廳主廚的資歷顯赫,對於我這種「菜鳥中的菜鳥」當然會多加「照顧」。

有做過餐廳學徒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被罵被酸被笑算是小菜一疊。

從早到晚每天12小時無接縫的工作,加上假日禁休,月休天數又非常少,能撐過三個月就應該能報名鐵人三項的耐力賽了。

沒想到一轉眼時間就半年了。

到現在我還是對我工作保有熱情,放假時我會找米其林名廚的食譜,或是與朋友相約嚐嚐新開的餐廳,不間斷的往料理的道路前進,我不知道速度,但我仍努力在跑。

那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找到方向。

人就是要不段思考,才能找到出路。

當下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也因為這些決定建構了現在的我們。

我一直在想所謂的「成功」到底是指什麼?其實沒人能決定你的成功,也別讓別人定義你的成功。

自己執行自己的目標,完成,對我來說才是最大的成功。

或許我不是第二個Chef Andre,而是第一個Chef Boom from TAIWAN

作者:boom

來源:2014轉職徵文活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