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灣 江湖風雲[第一章]

@ 2016-02-12

黑道自古即有,但本省兄弟台語稱為「七頭人」 又稱為「鱸鰻」,鱸鰻是非常兇猛霸道的魚類,

在深山溪流中自由自在的橫行,黑道兄弟自詡是「鱸鰻」表示他們自大、橫行無阻、人見人畏。

從前「兄弟」玩彈簧 刀、武士刀、掃刀,後來進步到玩鋼筆手槍、獵槍,

現今已演進到玩「大榔頭」三五七、烏茲及滾筒式衝鋒槍「行情」越來越高,

不但令小民怕怕,連情治人員也頭 痛,吾人來回顧一下中台灣黑道兄弟血淚演進史。

在大陸上早就有水陸幫會組織,如很早的梁山伯一0八條好漢,

近代的「安清」、「洪明」及四川的 「袍哥」等,他們標尚的是忠、孝、節、義江湖道義,

講究的是為兄弟兩肋插刀面不改色,但台灣早期的幫派因受日本浪人流風所及,已大部分質變,

很少講江湖道 義,大都是成群結黨包娼包賭、魚肉鄉里,其結合不是為「義」而是「利」。

四十年代初期,那時還沒有計程車,旅客代步的工具是人力三輪車,

車夫們為保有既得的利益及地盤,於是成群結黨,台中市火車站一帶歷來都是黃金地段,

生意特別的好,為保有此一「金飯碗」於是「車頭派」應運而生。

距車站旁不遠的建國市場專營果菜批發,每日凌晨車水馬龍,

「利頭」不錯,「建國幫」陣容日益壯大,「小漢狗」、「西客將」都是當時響噹噹的領導人物。

順中正路而下,就是「第一市場」和「第二市場」兩大幫派,其中以「第一市場」人才濟濟,

曾出道過許多有名的殺手,由旱溪出生越界過來的「跛腳冰界」更是縱貫線有頭有臉「教父級」的人物。

再下去就是成功路和柳川一帶的「西湖幫」、「九條龍」、「十三鷹」等等幫派,

其中「九條龍」又分「老九條」及「小九條」,其中「小九條」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名氣更為響亮,其中以楊介民是當時有名的殺手。

介民十來歲就出來闖蕩江湖,第一次殺死人關在看守所,還是十三、四歲的小毛頭,

他一生絕大部份時間都在鐵窗中渡過,每次假釋或刑滿出獄,不超過四、五個 月一定再回籠,

是全省有名的「監獄流氓」,許多在監所服務的管教人員,一見到他就一個頭二個大,

但玩火必自焚,他因和「太「輝」結怨,對方央人從中斡旋, 希望達成和解,

但被他所峻拒,並揚言「啥米郎來講都一樣,一定要相殺。」

隔了沒有多久,在介民三十五歲那年,他帶著小兒剛步入鬧區,就被計程車衝下的四位殺手,

一言不發的揮刀亂砍,他背部中八刀,胸部中了一刀,當場倒臥血泊中死亡,

柏油路上流下九條血龍令人怵目驚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