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個空無一物魚缸的主人,原來是有強迫症
大家好,我是利華,一年又過去了,再次和大家分享新缸的帖子。
直接進入主題,得益於更合理的外置管道布局,實現了這款新缸的以下特點:
1、缸內沒有任何阻擋(空無一物?)
2、具備一鍵(開關)排掉整缸水的功能
3、三檔水位(高中低)自由切換
4、更合理的底櫃(布局)應用
先來整體的效果
缸內沒有阻擋
長1600mmX寬600mmX高750mm+底櫃高800mm(底濾,4面金晶超白,推拉缸蓋,水位可實現30/45/60三檔可調節/通過各閥門更可實現各檔位1~3厘米的微調)
主缸:缸內沒有任何阻擋
底櫃:鋁合金貼膜、烤漆玻璃底、PVC內部結構、側板玻璃+亞克力、推來門玻璃+亞克力
底濾:新款的底排水系統、供水系統、更強勁的一鍵排水功能、 抽屜式物理隔)上水25/下水40;工業給水管及優質球閥
1
鋁合金底櫃詳情
底櫃這次是用回了鋁合金,契機是這樣的,剛好還剩下一些鋁合金,就用上鋁合金了,現在十足一個懶漢,跑市場買東西現在也懶得動。
這次底櫃三面封的是8mm高密度PVC,櫃內質感比以往要好,不怕潮濕,螺絲是不鏽鋼的,底用的是黑色的烤漆玻璃,即使潮氣產生的滴水,也不用擔心底部有侵蝕。而通透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註:鋁合金主骨架型材尺寸是76mmX44mm,輔助支撐是50mmX25mm,壁厚都是2mm。
帶紅外射線切割鋁合金
切割好的鋁合金等待組裝
開孔以及螺絲
簡單的工藝
內扣的組裝
一次組裝好就是這個樣子
感覺很山寨的樣子
用手去清除山寨的味道吧
還可以看
就這樣整個粘完就可以了
玻璃鑽孔,這個是我不喜歡做的功夫
內外牙固定好
底排整套
這次底櫃全部用了PVC做結構加固,更實用和耐用美觀
PVC利用不鏽鋼螺絲固定
玻璃推拉門和側邊裝飾板是採用玻璃+亞克力
這樣做個人覺得安全、色澤、細節美都是自己喜歡的
推拉門的特寫
底櫃基本組裝好了
推拉門是隨意拆卸的
底櫃內里是PVC+玻璃的,都是耐候的惰性物質
這次把凈水器安置在了廚房,引水過來,因此底櫃內簡潔了許多
2
缸體和瓷片
缸體粘合都是老生常提了,沒有記錄,裝飾板是3mm亞克力;
主要因為承載了新的外置管道,因此這次一開始就搭配著瓷片的應用,準確得開到匹配的孔裝嵌而上,是一項十分苛刻地應用了小學算術的一次挑戰(你確定你能挑戰嗎?)
亞克力的裝飾板,沒有什麼新意
總體而言,感覺實用
注意到兩個缸之間那套組件了嗎?後面的特色就靠它了
瓷片定位開孔
我的加減算術還可以,百位內表示無壓力
不要被我的架勢嚇到了,這麼大的開孔器我第一次用
真心厭惡做這個
只是更不情願請出錢請別的師傅幫我鑽
鑽出來的馬虎可用
這個圓圈原本外圍是個螺絲六角形狀的
磨這個也是很多灰塵,味道有害
好在一步到位,因此算術在這裡體現出重要性
微微凸出來的那一小圈後來給我拆出來磨掉了
特寫,好像蠻藝術
穩固安全才是最重要,這個缸最核心的就是這個點
3
外置管道
*這個缸是從3月下旬開始做,於4月上旬很快就把底櫃和缸體做好了,但管道一直未布置;之後由於期間發生了一些事情,擱置停工了5個多月,9月下旬開始把管道和細節都完善好了,於9月30日正式開始養水。
實現缸內無管件,意味著管道要外置,既然外置,能發揮的空間似乎就多了很多,亦希望藉著本帖給更多以後DIY的漁友產生不同的靈感,往後會有更多變化的作品;
缸內沒有溢流管、礙眼的管道電線,是很多漁友的追求,更是強迫症患者的夢寐以求,我理應是患有輕微的強迫症的(我估計),很多偶然有它的必然性,都結合在一起後我最終去實現這個新方案:三檔水位自動切換、每個水位還可以利用管道調節而產生微調、一鍵換掉全缸水、可按額定水位線換掉標準的1/3水以及3/5水,這些都是新型的外置管道賦予這個新方案的便利,可以預見,有了這種應用,操作的便利性和變化性,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這裡需要說出「油膜孔」的做法,是可以做油膜孔的,在水位上層開一個孔利用管道和彎頭可以實現油膜吸附回流到滴濾盒,我的這個缸為了照顧整體美感,因而而犧牲了油膜孔,暫時由飼養的飛鳳完成清理油膜的工作。
很多地方都要面對這個噁心的鑽孔
終將是為了穩固
上下4個扣,保障足夠的穩固
支撐的就是這套組件,可實現3檔水位(精準易用地控制高中低水位)
不過弊端是魚缸後面不能完全貼牆
底濾排水的反虹吸口
吸髒東西會得到加強
管道開始裝好了
基本上的管道就是這樣了,一目了然
3#開關和球閥開關是同一路的進水管,1#開關具備一鍵排空主缸水的功能
球閥開關補水到水泵倉滿後就自動停止運作了
關閉2#開關(水泵開關)之後,啟動3#開關,開始直接補水到主缸
4
開始養水&管道應用
管道的常規作用會在途中有相應的解說,至於更多細節的應用無法做更多闡述,相信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多看幾次,會明白個中關聯。
主缸開始補水
開始試運行
瓷片上堆積的達到6個月的灰塵
開啟1#開關之後,整缸水就能排走
雙下水控制
底濾設置濾材隔板,每個倉配好氣盤,運轉的時候做反氣舉
濾材也設置好了,用了半張藤棉、30L細菌環、30L鈣鎂離子
氣盤開始應用
底濾倉一切是正常的
總而言之,底櫃內還是簡潔令人舒服
圖中1#開關,就是具備一鍵終結整缸水的功能,要看好家中的小孩子了
雙層抽屜式滴濾盒(乾濕分離器)
結構是這樣的
易於成型,是DIY愛好者的好選手
5
養水心得
說說養水,這個是比較多老玩家不願贅述的,也應該是很多新玩家很想詳細知道的;
我說一說自己這次開缸的步驟:
9月28日~
9月29日:濾材全量設置好,裝滿水,運轉2天;
9月30日:上午把整缸水水全部抽干,重新灌滿水,下午往缸里放了一支科迪硝化菌;
10月1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下午往缸里放 了一支科迪硝化細菌,晚上放闖缸魚(4條大粗線和一條銀龍)
10月2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下午往缸里放了一支科迪硝化細菌,晚上闖缸魚開始喂食(泥鰍或蝦)
10月3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下午往缸里放了一支科迪硝化細菌,晚上闖缸魚開始喂食(泥鰍或蝦)
10月4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晚上闖缸魚開始喂食(泥鰍或蝦)
10月5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下午往缸里放了一支科迪硝化細菌,晚上把大金龍移入缸內
10月6日:上午換水1/3,補滿水,下午把魟魚、大虎移入缸內,當晚少量喂食
10月7日:沒換水,少量喂食,魟魚狀態很好,大虎狀態一般,金龍狀態很好,其它正常
10月8日:沒換水,沒喂食,澄清度都在滿意之中。
以上養水過程深圳的『路人叮』、『七號小龍』、「阿喜」等多位漁友都有親眼目睹。
新缸運轉,硝化系統建立尚未足夠完善,因此遵循少量喂食的方法,逐漸增加,一般150以上的底濾缸,正常建立足夠穩定的水質,需要30~40天。(在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底濾配合乾濕分離的重要性!)
養水第二天開始下魚
養水第四天
養水第五天
澄清度開始好轉開始加了背景瓷片
第六天,借朋友的測試劑來測試一下
反正要裝出個專業的樣子
第六天,金龍過水了
中檔水位運行
大虎下也下水了
第七天基本都下齊了
唯一的特色就是,缸內除了魚和水,幾乎什麼阻擋的東西都沒有
澄清度是我開過的缸里算最快的
如果不擔心魟魚堵塞以及喂食的食物被抽走,這個組件我都想省掉
燈管我用的是3支燈,前後都是白色LED燈,中間是24KT5管,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多多指正
這個角度是不是從未有過的沒有阻擋?澄清度在第八天算是達到了不錯的表現
再看看……
缸內空無一物,是否魚兒的最愛!
6
總結
首先感謝龍魚之巔這個大舞台,讓我們這種對新生事物懷揣求知的人有個很好的學習平台;這個缸的概念是之前一個附近的漁友給我看龍魚之巔的一個前輩的成品缸改造作品帖子,我結合了一下,把一些自己的理解融合了進去。
正因為如此,這套缸的管道布局和更多想法,一哥們曾經和我說過:沒必要和盤托出,這東西一旦發布,行家一看即能明白的!我思前想後,我的很多學習到的東西正是取之於龍魚之巔,而現在正可以用之於龍魚之巔的時候(可以的話),讓更多的漁友飼養技術有所提升,更有利於龍魚的熱度,才會令更多準備加入飼養龍魚行列而心懷不安的新漁友充滿信心!
而作為那些魚缸生產廠家,假如能把這些新的應用更加優化或者更加成熟度地推出新產品,依我看也是廣大漁友的福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