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公路車彎把 這麼握對嗎?

@ 2016-02-10

[訓練]公路車彎把 這麼握對嗎?

對於沒有接觸過公路車彎把的騎士而言,可能會認為彎把看起來非常的帥氣且專業,但背後想到的卻是難以操控或舒適度不佳等讓人不敢親近的印象。其實在正確的設定下,公路車的彎把其實是非常多才多藝且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如果你始終覺得你的公路車只有在握某些把位時才會舒適安心,那你的把手調整可能出了問題!

(翻攝自 www.cinelli.it)

公路車彎把的學問可是比你要想像的要大,特殊的造型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把位來應付不同的騎乘狀況,善用這些不同的把手握姿,不論騎乘的距離有多遠,都可以讓你遊刃有餘,減少手部、頸部甚至是上半身的疲勞。

首先,要挑選適合身材的把手,一般在做車輛的 fitting 時,便會選擇好適合的把手及龍頭,把手的寬度一般都會與車手的肩寬相同,女性也許會在 36~38 cm, 男性大概在 40~44 cm左右為常見的大小,而把手的 reach (把手最彎處至橫把所在平面的長度) 及 drop (彎把最低點至橫把所在平面的距離) 也會因大小比例及各廠牌的設定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東方人的身材選擇drop跟reach都較小的為多。

把手的調整同時牽涉到龍頭及煞變把的調整,事關舒適性甚至騎乘安全,建議可前往有口碑的店家由專業技師代為調整,但身為使用者要注意到的是,在各種不同的把位下,上半身、頸部、手腕應該都要感覺舒適,而非某一種把位OK,而換了把位卻難以撐住,正確的調整應該要能夠使得車手在騎乘時能夠善用所有可用的把位,若是在各種把位的舒適度上必需要有所取捨,則要視你平時騎乘最常使用的姿勢而定。

若是想自行試驗調整,可上網查閱把手廠牌的官方文件,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調整後各螺絲請務必依照建議的磅數鎖緊,不可太松或太緊,以免騎乘的途中鬆動而造成意外。

(翻攝自 FSA 說明文件)

一般在騎乘時,公路車彎把常用的主要把位有:

上把把位(Tops)

雙手握在把手頂端龍頭兩邊的橫杆部位,當騎乘強度不強,待在集團中沒有特別的狀況,甚至是還算輕鬆的時候常被利用,這時上半身的姿勢相對的較為正直,騎乘時不會有太多的方向控制或變速操作,另外,在上坡或速度較慢時(累的時候...)也常會抓這個把位。記得使用這個把位時,虎口必須扣住橫槓,環握住把手,以免路面造成的震動使手掌滑離把手,造成意外。

煞變把把位(Hoods)

雙手握住煞變把,幾乎是大家最常用到的把位,由於這個把位,手指可以兼顧到換檔及煞車,要爬要衝任君選擇,是最能兼顧各種狀況的萬用把位。由於直接握在煞變把上,上半身的位置剛好介於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把位之間,而上半身也會比在上把位時再較為伸展一些。

下把把位(Drops)

雙手握在煞變把之下的把手即為下把把位,通常會在下坡時使用,而你也會發現,在下把位時,煞車的行程變長了,煞把力距變大而較好控制。不只是下坡,當你想要減少風切取得更小的空氣阻力,或是在極速衝刺想要把全身的氣力都榨出時,下把都是最適合的把位。

其它在這三個把位中間的位置,其實都可以善加利用,如橫把末端開始要彎曲的地方或是下把要結束前的最末端等,都可以視不同的狀況交互變化使用。有了這麼多不同的把位,相信可以幫助剛接觸彎把的車友變換更多種舒適的姿勢,而進階的車友能夠找到更具有攻擊性的握法,發揮彎把所具有的潛在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