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次對越作戰中,實際上中國最為出彩的兵種並不是空軍。因為空軍沒有參加實際上的作戰任務,而陸軍則是在長期的消耗戰中,把步兵作為一種按照傳統作戰方式布置打了一場陣地戰,那麼最為出彩的兵種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們的戰爭之神-炮兵,中國的炮兵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在對越反擊戰中有過不少輝煌的戰果,尤其常因為戰友們在危急時刻打出過非常給力的戰果。
在1985年的1.15大捷一戰中,我們參戰官兵在大霧瀰漫,能見度不足十米的狀態下的清水口地區,抵擋了越軍兩個團的大規模瘋狂反撲,為了這次反撲越軍可以說是精心準備,利用大霧的掩護出動了兩個主力團,先鋒是越軍軍821特工團一營利用持續炮火掩護的快速掘進進入到我們的眼皮底下不到40米的距離!還好我們的營屬炮兵連和支援炮兵提前對這個防禦地域擬定了火力計劃,對所有目標提前進行了反覆的諸元計算和打擊方式,也和步兵之間擬定了協同計劃。就在這關鍵時刻炮兵開始怒吼,營屬85炮和122榴彈炮(增強後)直接對前出敵人實施打擊,把對方壓制在地表陣地20米範圍內,給了步兵可以喘息的機會。隨後炮火延伸,打出一道道火牆,把越軍前出部隊直接壓制在我們步兵火力的掃射範圍,就這一役就消滅了1052名越軍,越南821特工團一營幾乎全滅。而越南為了拯救自己特工營也下了血本,這這一役就傾斜了17000餘發炮彈,導致我們的地表攻勢40%-90%摧毀。要不是我們的炮兵果斷出擊,瞬間打開局面,我們也無法獲得這麼大的戰果。
僅此一役就足以看出中國炮兵牛氣沖天,因為你要消滅牽制敵人,還要不誤傷自己戰友,要的就是准,再就是個打的要狠!在戰場上我們的炮兵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打擊體系。遠程炮兵和和軍、師、團、營、連為單位進行炮兵編成部署,按照縱深寬度,梯次配置,集中於分散有機結合、遠近結合、大小結合、重點擊中轟擊和伴隨火炮之間結合,就為了一個目的全面支援步兵作戰。遠程火炮多數都是大口徑,152加農榴彈炮,122榴彈炮等,其中榴彈炮彈道彎曲,用於壓制越軍表面陣地上的有生力量和摧毀越軍攻勢;加農炮彈道低平,可以直接瞄準射擊,用於打擊越軍的坦克、碉堡、加固攻勢和暗藏火力都是絕佳的選擇。還有107/130毫米火箭炮,可以在10公里內對目標進行大面積的迷行殺傷,關鍵時刻覆蓋越軍表面陣地有奇效,往往可以有效打擊越軍即將發起的攻勢。近距離火力支援,基本都是以團、營、連屬小口徑火炮為主,迫擊炮最為合適,82迫擊炮和100迫擊炮可消滅距離較遠的敵人的隱蔽工事和反斜面火力點。伴隨步兵衝鋒的82無後坐力炮,可打坦克,還能打火力點。可以說構成了完整的戰場體系。
而且中國炮兵不單火力猛,打的還准,炮兵曾經還進行過相當漂亮的「斬首行動「。在高平戰役中,我軍繳獲了一份越軍的作戰地圖,發現越軍346師的前進指揮部前出太多,而且還挨著彈藥庫和糧庫。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2個榴彈炮營和1個火箭炮營直接開始發言:直接對既定目標像梳頭一樣梳理一個編,隨後安排榴彈炮值班,對重點區域進行冷炮8發急速射的方式進行」點名「。等到步兵衝上去後發現一段電報報文:「中國的炮彈已經落在師前進指揮所的洞頂和洞口上……」隨後就沒有了,可見來的這個迅猛!
越南老兵中有句話:「越南炮一響,中國炮稱王!」講的就是我們炮兵堪稱神一般的表現,就怕你不打,你打了我就必須第一時間打回去!而現代我軍的炮兵體系已經形成了遠中近結合,多口徑搭配,常規彈藥和制飛彈藥有機集合的。如果有人再想試試,炮兵們一定保證你有來無回!